浅思文本细读

教学之初,真的是一味的依附于教参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想来一是经验之不足,二是文化涵养太过欠缺。即便有几节看似精彩的课堂,也多流于形式太过浅表。随着不断地学习取经,逐渐意识到教学之法的深邃无穷,文本细读的魅力和重要。

执教于乡村学校,孩子们的见识和阅读面相对较窄。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去讲,无异于消磨时光,尘封了所选文章的美丽。《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关注学生体验、感知和实践过程”所以老师应细读在前,先领略和感悟文本之美才能做文本大使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共鸣文本之美。

一、读有字之文

  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是文本细读。当下科技、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之事,查阅到各方面自己所需的材料......遗憾的是滋长了教师的惰性,直接复制粘贴就大功告成!现在,反观我们的教学,有多少老师可以静下心来,独立解读文本,研备出有自己见解的课堂来。我们都知道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诗意语文大家王崧舟老师备《草船借箭》时,读了13遍才有了精妙出彩的课堂设计,所以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应该熟读有字之文,方知其义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挖掘文本深意的基础。尤其是针对一些长文、难文课前的细读尤为重要。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如果没有切实的读,根本无法理解、把握文意,何谈课堂之上的侃侃而教!对于一些经典篇目,如若 化读为诵、熟读成诵,无异于增色不少。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一位老师在讲该课的时候,先饱含感情的把这篇文章背诵给学生,获得了阵阵掌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开展的游刃有余,拿捏到位。再配以音乐、图画,使听课的人如身临其境倍感文美、课美!

二、品无字之情

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感同身受和作者形成共鸣,从有字之文细品字里行间的情感所在。但不是你熟读了就一定能把握住文情所在,还需要联系到背景,历史文化等方面,还原到作者写作的当下去品、去感受,而不是主观臆断,信马由缰,天地一通乱调!一篇文章的诞生,多是有感而发。不能剥离了它背后的故事,孤立的去阅读。教授《我的叔叔于勒》,在揣摩文中“我”的父亲、母亲对叔叔于勒的态度情感时,就一定得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只是浅层的停留在个人情感上,泯灭了这片经典之作的社会意义。现在,好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特别注重“咬文嚼字”,照搬一些名家课堂对字词的一些解读,只是现成的拿来主义,失去了文本字、词、句之美不说,文情更是无从谈起!比如曹文轩先生的《孤独之旅》课本节选片段的开始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杜小康家境的变化,如果单纯的去品析某个字、某个词,不联系整部作品的话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家境突变后杜小康真切的心理感受,和孤独之旅的深层含义。备课前我通读作品把先前杜小康的家境优势总结摘录出来,如当其他孩子只有一套衣物应对四季时,他却可以随四季温度变化增添衣物;其他孩子还是用绳子当腰带的时候他就拥有了一条闪着油光的皮带;他拥有油麻地第一辆自行车……这样再和节选的文本联系起来,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杜小康家境的“一落千丈”,可以读出来“只好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背后的无奈和心酸。文字本无情,是作者的情感将其串联起来,成了有温度、有情感的作品,散落在字里行间,留着我们去读、去品、去感同身受!

二、悟文本之美

文本细读读得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语言。世间唯文字之美不可辜负,当一篇文章带着作者的情感由段成文时,它就是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我们仔细端详方觅得美的存在。能被编者选入教材的文段多是经得起推敲和打磨的,不能为教而教走马观花的一讲而过。我们应回到语文教学的基点上,有效与文本对话,遣词造句发现美,感悟美!比如萧乾的《吆喝》,耳朵真是过足了瘾。俗常的语言将老北京带着京味儿的各种吆喝声齐聚一堂,质朴、有趣本身就是一种荡漾着生活气息的文字之歌,一声“刺啦”,一句“馄饨喂——开锅”,一段乞丐的唱词,无不让我们重回那年那时的北京城,冒着热烟的烤红薯,提溜着糖稀的冰糖葫芦,细细读来这些场景重现,宛若置身于中,何尝不是一种美啊!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静心去读,倾听文本发出的微妙之声,才能走进作者,悟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来。

再来看《孤独之旅》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四个黑字连用,重读、长读倍感压抑和天气的恶劣,不用再过多的描写天气怎样恶劣只这四个“黑”字,便足以。简约巧妙,丝毫不影响脑海中那天昏地暗,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场景再现。还有那句“黄昏……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唯一的炊烟……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父子两人,茫茫的河水,一艘小船,陌生的天空和水面,却在一段话中出现三次炊烟,慢慢读来,一个“第一缕”、一个“唯一”,这缕炊烟该是怎样的单薄,不再有那么浓那么诱人的饭菜之香,没有了昔日油麻地炊烟四起的温馨、祥和,那份“茫然”和“恐惧”犹如这缕孤独的炊烟从心底生发而上挥之不去,字里行间皆是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思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