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秬”是黑黍还是高粱

  《大雅·生民》中“维秬维秠”中的“秬”和“秠”,《尔雅·释草》和《毛传》都解释为“秬,黑黍;秠,一稃二米”。《广志》(晋)说黍有多种,“又有驴皮黍,又曰牛黍,南尾,秀成赤黍;马华大黑黍,或云柜黍;有温屯黄黍。”《康熙字典》解释说,“秬,黑黍之大名。黑黍中有一米者,別名为秠。宗庙之祭,唯裸为重;二米嘉异之物,鬯酒宜用之。”看来“一稃二米”这种黑黍,在古代也很少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这种解释有不同看法,说凡是稃都叫秠,并非二米一稃才叫秠。《说文解字》中说“一稃二米”是对秬鬯的注解。一稃二米说的是“秬”,秠之本义与稃同。《尔雅》之所以说“秬,黑黍;秠,一稃二米”,是“重言以晓人,更无异称也。”现代的工具书和多数《诗经》译注本,都解释为秬一种黑黍,秠是一稃二米,即一个黍壳中含有两粒黍米。

  除了“秬,黑黍;秠,一稃二米”这一解释以外,还有说秬是黑麦,秠是小麦;也有说秬是优质的粱,秠是一壳中有二个米粒的高粱。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诗经》植物的论文,说“秬”是高粱值得讨论。

  说“维秬维秠”之“秬”是黑麦的是唐朝的孔颖达。其所注《毛诗正义》说“秬是黑麦之大名,秠是黑麦之中有二米者,别名之为秠。”但他没说“别名之为秠”的出处。

  黑麦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形同小麦和黑麦草。黑麦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黑麦面粉富有营养,含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B和磷、钾含量较高,但因蛋白质弹性较硬而散,常与小麦粉掺合做成黑面包。现在在我国主要做黑啤酒等用。黑麦具有耐寒、抗旱、抗贫瘠的特性,因此中国仅栽培黑龙江、内蒙古和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与高海拔山地,产量也比普通小麦低很多。黑麦是不是有一稃二米者,未见记载,尚或有之。可能是古代《诗经》的解释者们认为黑麦不可能在周代各国所处的黄河中下游大面积种植。

  说“维秬维秠”之“秠”是小麦的是元代的黄公绍,他在其所编著的《古今韵会》中说“百谷之中,一稃二米,惟麦为然。《说文》解“秠”字,一稃二米。而解“来”字云:来牟,一来二缝。是秠正此来牟尔。”这种说法也没人响应。

    第一个说秬是高粱的是唐代著名经学家陆德明。他说“秬,今蜀黍也。盖蜀黍今名高粱,一名芦穄,一名芦粟,广雅名荻粟,又名木稷,其茎数寸一节,一节一叶,与芦荻相似,故有芦荻名。”其后,又有明代的梅膺祚说黍是高粱。他编著的《字汇》释“黍”说:“粟属。苗似芦,高丈馀,穗黑色,实圆重,土宜高燥。《诗缉》: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黍,如稻之有秔糯也。”清代经济学家邵普涵,也旁引广取证说秬为高粱,并秠亦为高粱。清代的多隆阿在《毛诗多识》极力赞成陆德明和邵普涵的说法,对秬是高粱这一说法从种植的时间、种植地候条件、植物的特性和用途以及民间俗称等验之证之,证实陆德明“秬云今蜀黍也”的说法不谬。他们认为唯有一稃二米它种皆无,唯有高粱有之。“高粱之实惟有红白二色,其稃则具五色,其高大者至丈余,小者亦有五六尺,其秆皆大一围,非他谷比,所以曰秬,曰秠,实红者色如赭,实白者色如粉,所以曰穈,曰芑;茎叶根穗皆似黍,故名黍,以其大于黍故加蜀以别之。是穈为赤粒蜀黍,芑为白粒蜀黍,秬为黑稃蜀黍,秠为一稃二米之蜀黍,似稷而黏者为小黍,高粱为大黍。”“然则秬秠为黍,黍即高粱,无可疑矣。”

  秦汉以前的古籍中没有高粱的名称,古籍中也没有有关高粱的记载,只有西晋张华的《博物志》里,有“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的说法。但他说的“蜀黍”也不一定就是今天的蜀黍——高粱。直到宋人的诗里曾多次出现了“蜀黍”这一名词,如孔平仲的《遇雨》“客行日暮饥且渴,况值漫山雨未绝。蜀黍林中气惨淡,黄牛冈头路曲折……” 蜀黍既然成林,肯定蜀黍就是高粱了。所以,专家们推测高粱在中国大面积种植可能始于宋朝。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民乐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比较完整的炭化高粱籽粒,专家们就又回过头来研究古代的高粱到底叫什么。这一下就热闹了起来,有说古书上的稷是高粱,有说是粱是高粱,有说是秫是高粱,有说是大黍是高粱,但都拿不出过硬的根据,以至至今无有定论。所以,猜测秬是高粱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到底有没有“秬黍”这种农作物?除了考古和古籍记载,有没有别的办法来论证“秬”这种农作物到底是高粱还是黍子呢?我想到了汉唐的累黍定度量衡。根据东汉、唐以秬黍数量与长度和重量的换算,即可知道古人所说的秬黍到底是什么。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即将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的长度定为9寸,选用中等大小的黍粒,横排90粒为黄钟律管之长,100粒黍子的长度定为一尺。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衡:黄钟之龠恰好能容纳1200粒黍,重量是12铢,24铢=1两,16两=1斤,1钧=30斤,1石=4钧(即120斤)。

  唐朝也是用秬黍来作度量衡的基础单位。唐《唐六典》载:“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10分为寸,10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1200黍为龠,二龠为合,10合为升,10升为斗,三斗为大斗,10斗为斛。凡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24铢为两,三两为大两,16两为斤。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调钟律,测晷影,合汤及冠冕之制用之;内外官悉用大者。”

  据《汉书·律历志》,已知10枚秬黍之广为一寸,汉制的一寸约合现在的2.3厘米。那么,将高粱、稷子、黍子、谷子之子实取十粒或更多些,量一下就清楚了。网上看到有篇《汉代度量衡与张仲景方药剂量》(作者不详)的文章说,他们“取用陕西省咸阳地区的秬黍(中大者)实测,结果十黍之长正好为2.3厘米,100黍之广为23厘米···”我手头没有黍子,粗略测量了一下高粱粒和谷粒(黍子粒小于高粱大于谷粒),结果是十粒之长在4厘米左右;而谷子10粒之长也达2.3厘米左右。由于优良品种的推广,现在的谷粒肯定较古代的大些。同时,根据高粱、黍子、谷子的比重进行了推算。已知汉黄钟之龠能容纳1200粒黍,重量是12铢,24铢等于一两,16两等于1斤;西汉的1斤等于现在258.24克,东汉的1斤等于现在222.73克。这样,只要能知道每公斤高粱、黍子或是谷子的数量或是每千粒的重量,就可以比较出“秬黍”是什么。虽然网上查到的资料不是很准确,但并没有影响计算的结果:

  如按照西汉的1斤等于258.24克计算,那么1斤(中大粒,下同)高粱约是8600—13000粒;谷子约是77500——86500;黍子约是32200——51600粒。如果按照东汉的1斤等于222.73克计算,那么,高粱约是7100—11100粒,谷子约是71200——89100粒,黍子约是27800—44500粒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是采取尺量法,还是按照黄钟之龠衡制换算,都是黍子最接近“10枚秬黍之广为一寸”(2.3厘米)和黄钟之龠的1200粒,也最接近1(汉)斤秬黍38400粒(2400粒X16两)。这个秬黍,无疑就是“维秬维秠”中的“秬”,即黑黍。由此,我们还可以反推出,这个黄钟之龠衡制,应该是东汉的衡制。同时,还可以证明,所谓“秬”,就是一种黑黍。

  黍子在《中国植物志》里的的正名叫稷。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高40-120厘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似谷而稍短。圆锥花序通常开散,成熟时下垂。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

  《中国植物志》说稷大体分为粘或不粘两类,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民间又将粘的称黍,不粘的称糜,沂蒙山谓不粘者为稷子。稷子产量低,口感粗糙,现已不再种植。黍米通常称为黄米,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北方做年糕和包粽子常用此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里的“秬”是黑黍还是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