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南部乡下过圣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先祝大家圣诞快乐!虽然是个洋节,也可以赶个热闹:)

圣诞节的准备其实有许多,周围的成年人似乎都并不太在意节前的Shopping,但只要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去街上采购圣诞树、买圣诞日历和各种装饰品肯定是少不了的。

我们还是像往年一样,并没有过多在意节日氛围。只是照例买了圣诞日历,在十二月的每一天打开一个小格子,取出里面的“惊喜”,直到圣诞来临。圣诞树呢,也只是环保利用了去年买的小树盆栽点缀些小装饰品。随着日照的减少,也会开始每晚点燃蜡烛,增加些温暖。不过照例在节前一家人去了趟市区的圣诞市场,今年特地选了市区内中世纪装扮主题的圣诞市场。说是主题市场,其实就是一块小区域,挤满了人,压根连走动的机会都很困难。天气则是异常的暖和,喝圣诞独有的热红酒Glühwein好像也不是特别的应景。

据新闻上说,在德国的年轻人大部份都是在过节前的一两天匆匆去购买圣诞礼物的。没办法啊,圣诞前工作还是比较紧张的,市区的商店又实在太拥挤,如今大多数人更愿意网购。

食物篇:

平安夜一早如往年一样,我们搭上了车回到了南德乡下的婆婆家。

早午餐是巴伐利亚州特色的碱水面包和白香肠,面包就是那种中间像打了一个蝴蝶结的棕色面包,上面有许多粗盐。味道就是,吃惯了德国面包,其实这个还算可以的了,至少不是酸面团的,也不是硬的像砖头一样可以当武器的那种。香肠一如既往吃不惯,于是打了俩鸡蛋给我。

晚餐是烧烤。像花岗岩一样的板上烧烤,除此之外,每个人拿到一个小铁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和萨拉米拼一块儿,最后铺上一层厚厚的芝士,放到烧烤板底下那层烤。据说,这种烧烤是跨年夜比较流行的一种吃法。主食是法棍,酒水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德国啤酒加各种各样的果汁兑气泡水。

第二天圣诞节的主食在南德比较流行的是吃鹅腿或者鹅胸肉,烤数几个小时配上自制的汁,话说这个味道真的不赖。搭配还有Knödel、紫甘蓝和沙拉。百度了一下,Knödel是马铃薯丸子,是一道以碎马铃薯块或者马铃薯泥、干燥的面包屑、牛奶、蛋黄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如果这样的食物可以称作美食的话,真的挺令人发指的)。总之它本身没什么味道,当你用叉子去戳的时候是非常有弹性,挺担心它一下子掉下来接不住。很软的口感,不晓得怎么描述,可能就是一言难尽又不想多回忆那个味道。

各种甜品篇:

圣诞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烤一些小饼干,分享给家人。今年家里烤饼干的人不少,由于自己不喜甜食,大部分饼干又是出奇的甜,每当我看到他们的手每隔三秒就伸向盘子抓来吃,表示各种不理解......惊喜也还是有的,比如姐姐烤的这款北欧特色的肉桂卷面包,虽然也是像撒糖雨一样制作出来的,但怎么说呢,热乎乎的点心总是不错的,尤其是要配茶,去解解腻。还有就是甜点香草冰淇淋,撒上热过的树莓,不爱香草的我也觉得蛮惊喜的。

平安夜、圣诞节怎么过?

德国人都是在平安夜晚上就开始拆礼物的。

吃过晚饭,一阵寒暄后,我们家都会由婆婆宣布,现在Christkind(圣婴耶稣)降临啦,于是我们就各自回楼上取上礼物,等到楼下婆婆敲响铃铛,再下楼把礼物摆在圣诞树下,等待人齐就可以打开各自的礼物了。今年来自家人的礼物大多数是好看的玻璃杯和有设计感的马克杯,一如既往许多的巧克力和茶包等等。虽然每每觉得所有的礼物都是特不环保,覆盖各种包装纸和塑料,况且很多礼物并不适合我,但是单纯的还是喜欢这样一个可以拆礼物和等待惊喜的过程。

平安夜晚上一般我们会围在一起看会儿电视或者玩游戏(德国家庭特别喜欢玩桌游)。每年平安夜好像很多家庭都有这个传统,要观看一部叫《Drei Haselnüsse für Aschenbrödel》的捷克1973年上映的老电影。其实就是灰姑娘的故事,每每看到男主角穿红色丝袜的模样总是忍俊不禁,女主角那时候应该非常年轻,脸上满满都是胶原蛋白。

图片来自网络

如同我们过年一般,圣诞节总是想睡个大懒觉。第二天起床,长辈们都早早在厨房烤上了鹅,准备了大锅烹煮各种食材。我们呢,喝杯咖啡吃块糕点,就这么懒洋洋的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等午餐。中午一点外婆外公会来探访,他俩一如既往的幽默,说“耶稣宝宝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信封(圣诞节压岁钱)”。饭后,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围坐在一起唱圣诞歌曲的环节,特别的温馨。之后大家还是会玩桌游或者吃点心,总之,吃喝是永远的主题。可惜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每当看到桌上的“甜食”时,无比想念我家冰箱里好不容易买来的鸭脖子、凤爪、扣肉......

等到外婆一家走后,我们也在五六点的时候驱车离开了婆家,回到了自己家。又是一年圣诞,没有安排度假,没有晒到足够的阳光,不过还算安逸。还是自己家的床舒服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德国南部乡下过圣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