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技至道,教无止境----记一堂失败的赛教课

        那次赛教的题目是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赛前我充分的研读教材,把握课文在单元的位置,了解本节课在单元教学及整本书中的作用等等等等。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情无法把握,所以平日熟悉的备两头无法落实,只能按照猜测预估学情。整个教学设计由三部分组成,看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看段(学习汪曾祺语言风格),看究竟(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阅读汪曾祺其他作品的几个片段,了解汪曾祺的人生态度)课堂的重要环节是我以第七段为例,从修辞,用词,句式,标点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再让学生任意选择角度,分析课文其他段落。学生进了教室,有学生小声问我:“老师,今天上哪一课?”,我才了解到,学生第四单元还没有学习,也没有预习课文,我当时就有一点点心慌。深呼吸几次,调整情绪,然后开始教学。前面几个环节都比较顺利,课堂按照预设推进。到了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我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我巡视发现,这个班孩子们真不错,自学能力强。到了展示环节,这时候,很尴尬了,可能这帮孩子们平时就不怎么爱发言,这会儿更是不愿多说。明明看到他们在书上圈点、勾画了很多,就是不愿意跟大家共享。我用了很多的办法鼓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情况稍有改善,可是展示依然不充分,无奈就草草结束了这个环节。因为这个环节用时比我预计的少,下一个环节就显得有点拖沓。而且因为展示不充分,感觉整个课堂不饱满。比赛结果,我铩羽而归。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了解学情,这样的课堂应该怎样上呢?过后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我的教学能力还很欠缺,随机应变能力特别不够。我写了一篇教学反思,题目是《预设充分,才能游刃有余》。面对陌生的学生,尤其要详细的做好多种可能性,要求教师百分百熟悉教材。


      我常想,假如再给我一次赛教的机会,我会如何上好这节课呢?这样的假设虽不能实现,但我却觉得磨练自己上好课的决心不能变!教贵有法,教无定法。根据课堂生成,随时调整教学的能力,我还很薄弱,我还很欠缺。但我可以从简单的模仿开始。我相信,只要有一颗追求的心,勇于追求,“书声朗朗,情意融融”的教学境界 不甘平庸,教学水平一定可以越来越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技至道,教无止境----记一堂失败的赛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