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度写作营第54篇3167字,累计85610字)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从3岁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与在家庭中的表现经常是判若两人的,很多家长在和老师谈论关于孩子表现的时候,老师和家长的感受和看法是不同的,比如有的老师感觉孩子表现一直不错,但是家长却认为孩子在家的表现很差劲。为什么会这样呢?
寻求关注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
因为人类从降临到这个世界那一刻开始,既是独立的,又是依附于他人的,是一个从完全的依附到完全独立的发展过程。
为了让自己能存活下来,人类首先通过发出“哭”声来寻求关注,哭声既可以表达生理的需要,同时也表达了心理的需要。
从用“哭”寻求关注满足需求,到用“语言”寻求关注满足需求,是判断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由于刚出生的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因此也就只能用“哭”声来寻求关注。如果孩子的哭声不能得到有效的回应,最终会演变成哭闹。
抚养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我们一直强调在宝宝出生的前8个月,要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和“关心”。
那么问题就来了,所有的家庭成员,在给孩子提供“爱”和“关心”的标准是不同的,因人而异的,从而产生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最终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
我们知道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用最好的方式抚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应对孩子哭闹方面,还真是让很多父母不知所措。
如果孩子因为有生理方面的需求而哭闹,家长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和判断,并且生理方面的需求也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变得越来越简单。
但是面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需求很多家长就素手无策了.
例如一个7个月的孩子,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感觉有效寂寞需要家长来陪一陪,因为他已经受够了整天眼望天花板的时光,于是开始哭闹,家长按照护理常规,也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不适,但是孩子却一直不停的哭闹,于是很多家长就不知所措,甚至开始胡乱猜测、咨询他人、借鉴他人经验等等。
所以说面对幼小的孩子,要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从8个月开始孩子心理需求会越来越多,而且表现形式也会越来越复杂和经常变化,家长需要认真去理解孩子的这些哭声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应该就是我们建议父母在成为父母前后需要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
当然我非常理解很多家长的想法,总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即快又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孩子的不适宜的行为表现,但是我在这里要负责任的说,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家长在育儿方面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尤其是当你遇到难养类型孩子的时候,你付出的努力是超多的。
你必须要理解孩子内心世界,了解他的真正需求,满足他合理的需求,学习有效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需求等等这些重要技能,否则你会面对一个很聪明但是却整天无所事事的孩子。
孩子的不适宜的行为方式通常都是从8个月开始,通过哭闹这个突破口突破了父母和其他家长防线的,这就是摆在父母面前最大的挑战,也是父母要学习的重要的育儿技能。
孩子发展到3岁其人格发展基本完成,家长要改善孩子不合适宜的行为已经开始变得困难起来,因此分享一些有效的育儿经验,来帮助家长了解和识别孩子引起关注的行为特征、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
家长付出的“爱”、“关心”及“关注”的差异导致最终孩子发展方向的不同,孩子的行为方式也就有了适宜与不适宜之分。
之前我的工作就是在幼儿园经常会依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对老师回应孩子的行为方式进行改善和指导。
经过指导之后,老师很快就找到了应对孩子方式,并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关注方式,让这个孩子变得安静了下来,并按照符合社会规则要求的方式在表现他自己获取他人的关注。
就是说当我们的应对方式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对孩子采取了积极而有效的关注的方式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不再轻易产生那些以引起他人关注,而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不适宜的行为方式。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引起他人关注的行为逐渐消失了,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回家后这些行为也就消失了呢?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也希望如此,但是实际上,孩子这种用自己的一些不适应的行为方式来吸引他人注意的行为,通常还是不会消失的。
虽然老师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有可能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一些,也可能会让孩子引起他人关注的行为变得少一些,也可能没有什么改变,也或许会变得更加糟糕。
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如果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他的父母或其他的家人,对待他的方式没有改变,那么我们就指望孩子能彻底改变他那些不适宜的引起他人关注的行为方式,是不切实际和不现实的。
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是改善孩子不适宜行为的有效途径。
就是说,老师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同时,也要让家长在孩子3岁以后再学习积极关注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并养成积极关注孩子行为的习惯是非常重要但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其难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难。
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脑细胞也在不断的发育,其思维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所以孩子引起他人关注的方式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增加,而且引起关注方式的隐蔽性也会越来越强,有些行为变得甚至连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说不明白了,最终导致到底自己内心需要什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举动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例如,有些孩子自从有了弟弟或妹妹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如果去幼儿园,每次去幼儿园的过程,全家都是一场战争。家长非要让他去幼儿园他就会生病,不是感冒就是发烧,但去了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结果,一个学期下来去医院的时间比去幼儿园的时间还要多。
再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爸爸妈妈说的很对,而自己却总要去反对他们。以至于自己后来在工作中也是有意无意的顶撞朋友、同事或者领导,最终导致自己人际关系紧张,没有朋友。
上面这些孩子的表现,就是心理学上经常提到的一个人为了能引起他人的关注,而在潜意识中构建的心理防御体系。
因此,一个人引起他人关注的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真的变成了问题,而这些问题行为有时候就在惯性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思维,最终影响一个人社会能力的发展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家长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或者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甚至从来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更有甚者,家长自身也需要引起他人的关注,因此也就不可能投入更多的经历去关注自己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更不要指望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关注的方式,来关注自己的孩子,并养成积极关注的习惯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应该清楚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为什么会判若两人。
因为家长和老师很多时候在应对和回应孩子的行为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老师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必须去面对很多的孩子,如果他做不到准确的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那么他们就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活动也就很难开展。
但是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对孩子的方式可能与老师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最终导致孩子行为方式的结果不同,这些不同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促成的:
1、家长自身的素质不同
由于受到家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行为方式的回应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却是影响回应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2、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不同
由于不同的家庭成员的教育目标、期望值、教养方式等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导致回应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家长或许认为这个行为不需要回应,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回应的程度还不够。
3、家庭教育的环境不同
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的具体行为,父母看法难免会不一致,当前的情况就更复杂,因为教育过程通常还会有祖辈的参与,就让应对孩子的方式产生更多和更大的差异,最终导致孩子都不知道应该听谁的,陷入无人回应的状态。
因此在指导老师观察、分析和应对幼儿不适宜行为方式的同时,采取家园和在的形式,同时也邀请家长,系统的学习和习惯有效的应对孩子不适宜行为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效的改善孩子不适宜行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