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身边

雪山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我很认同这句话,不管是做为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自觉遵循这条法则。下面我阐述几年前网上热议的一件事情,即“女儿劳动奖惩细则”。

该细则对生活习惯、考试成绩、日常劳动、为人处事均规定了相应的奖惩金额。其中还包括“早晨起床未主动喝水扣1元”、“爸妈、爷奶……身体不舒服主动关心奖2元,有具体关心行动再奖2元,没关心扣3元。”等内容。

我认为,如何引导儿童的成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莫过于忽视儿童的人格与情感。

当下,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很多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更是煞费苦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成熟与和谐,家长文化知识的不断提升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也逐渐出现。

论著《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第一章引言中有如下假设: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而且,如果他们有两万年的时间,且在恰当的环境下发展的话,他们也许最终可以适应现代文明人的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须关注并引导儿童成长。

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必须重视和掌握的工作。儿童有自己的独特世界,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召唤、影响他们,而不应该以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硬性训导儿童。

儿童自出生起,就会不断地追求发展与成长,追求人格的完善和希望的图景。这种图景是无意识存在的,它无时不在,而这追求的过程,其实就是和情感养成的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遵循的是无言之教,依理而非依人,依义而非依语。

把这些日常生活、道德伦理、劳动学习之类的人性方面的东西纳入习惯量化奖惩细则,是一种无知愚蠢的做法。

比如,“爸妈、爷奶……身体不舒服主动关心奖2元”,关心照顾长辈是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庭美德,岂能用金钱衡量?如果我们的长辈要想得到晚辈关心时,都需要通过金钱评价的方式来引导,那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多么的丑陋不堪?一个没有了人性只有功利的社会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例如,“早晨起床主动喝水”这一习惯应该是一种自动化的需要,是儿童能够更好的生长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如果父母养成了天天早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孩子也很容易养成喝水的习惯。但是当这种需要与功利联系在一起时,习惯就不是自觉的行为而变成了目的。当“未主动喝水扣1元”成了孩子喝水习惯养成的方式时,如果有一天孩子的面前没有了这样的量化评价,他们还会自觉地遵守这个习惯吗?而当“何时吃饭、何时喝水”这些人自然本性的行为也成为父母刻意教育的范畴时,儿童的成长就从成年人的引导模式变成了驯兽师训练动物的模式,父母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母,甚至会成为孩子心灵中可怕的梦魇。

硬邦邦的奖惩行为,会破坏家庭情感对孩子的指导性作用。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他们的头脑里会只有分数、金钱、目的,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他们会成为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孩子是“上帝的礼物”,教育孩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金钱就能做好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按照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积极的生活目标为他们做出榜样。

“花钱买习惯”的教育方法并不能起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作用。儿童的教育,需要多方面通力配合,从一点一滴处做起。

一是父母做法要一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形成统一意见,否则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二是家庭和学校教育要一致。父母应该要配合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巩固在学校学到的正确理念。

三是行为示范。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脏话往往就是在父母的随口中学到的。因此,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是好的行为,那么孩子学到的就是好行为,反之亦然。

四是家庭竞赛。如果想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加以强化,不妨经常举行一些家庭竞赛之类的活动,比如早上起床时,看父母与孩子谁先叠好被子,穿好衣服。孩子做得好,就及时鼓励表扬,这样能大大加强孩子良好行为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变为良好的习惯了。

荒凉

父母不参与,却想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方式规范教育孩子,这就像一名残酷的暴君,统治并强迫人们遵从它的意愿、欲望、爱好,抵制新的思想和事务。父母所秉承的“民主、自由、尊重”等教育理念可以说都是虚假的面具,成年人要求孩子必须做到的行为说教都是欺骗的谎言。

奖励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而应该具有明确的引导性,成为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和塑造。我们更应该以责任感、集体荣誉、成就感、自主选择等来驱动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驱动力。

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学习,沉迷于电脑游戏和手机浏览,有些孩子甚至对父母撒谎。于是便诞生了保姆型、警察型的家长,他们每天盯着孩子的学习活动,并希望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各种取悦于孩子的承诺应运而生。

但是他们却始终不懂得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实际;不懂得去激发孩子的内部驱动力,引导他们养成自我规划、自我认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是把目标聚焦到成人设置的游戏规则上,聚焦到学习成绩这唯一的事件上。因而孩子出现叛逆,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殊不知,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他们的成绩是不会依父母意愿而自然生成的,再多的物质性奖励也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在当下“一切为了孩子”的社会环境里,把学习放在对毫无价值观可言的表面奖励的追求过程之中,也成了现在学校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如发小红旗、发棒棒糖、量化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品、承诺评先树优优先、免做家庭作业等方式纷纷出现。

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似被调动起来,事实上他们的错误自我却随之发展起来。可以说,所谓的奖励机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促进作用,只能把学生推向急功近利的边缘,甚至让学生学会撒谎、造假等行为。

真正恰当的奖励是为了帮助学生以社会为取向、为标准,加强他们认识与社会的一致性。为了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优越性和更完美的习惯,是为了学生去实施更加广泛的学习和追求人生的意义。如学生得奖了,可以给图书管理员做助手,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为自己小组获得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以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权利;可以跟老师共进午餐,以体验荣耀感;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做主持人,以体验权威感;可以获得在教室外学校内的树林里读书,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等等,

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以他们的判断来理解他们。当家长和老师不再为了眼前的目的和利益而施教,不再以简单的物质奖惩措施来刺激孩子,让儿童有机会、有时间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习惯,在四季中体验生命成长的真谛的时候,他们的人格和情感才能够得到健康的培育。

冬季

我以对自己孩子的引导为例,进一步与大家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我认为,保护孩子的情感比讲道理更重要。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基础。

孩子的心灵就像钻石一样,只要我们用光去照耀它,它就会折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是我与儿子共处时,慢慢体会到地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保护儿子情感的心灵感悟。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感,并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和宣泄,孩子就会把真我表现出来。我因工作原因,经常调动单位,儿子也被动地不断更换学校。儿子上高一时,都晚上10:00多钟了,还在我们的房间迟迟不肯离开,唠唠叨叨,最后竟然向我们发起脾气来,大声地对我们吼叫。此时我对儿子说:“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吧,我们理解你。”儿子断断续续地哭诉着:“你每次换工作换地方,能理解我吗?我不断失去我的好朋友,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老师,我的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原来如此,儿子是因为这些事情感到了压力和失落。儿子哭诉了大约半个小时,慢慢安静下来,此时,我与他交流了对交朋友、适应环境的看法,并对他的处境表示了认同与尊重。儿子好像有所放松,回自己房间休息去了。

孩子在日常交往和学习生活中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否定情感,如果这种情感受到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被挤压到潜意识中,将来一定会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再表现出来,也有可能向外转为敌视环境和他人。儿子的表现属于前一种现象。其实,大多数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如打架、上网、早恋、偷东西、逆反等不良行为,都是与其情感没有机会宣泄出来的原因,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破坏力。

儿子在小学和初中时,一直在我的学校上学,当时我是校长,怕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影响班主任发挥,因此儿子的家长会一般由他妈妈参加。但是到了高中,儿子到了另一所学校。一天儿子吃饭时告诉我:“爸爸,这次家长会你必须亲自参加,不要再让我妈妈去了。”我知道在此方面对儿子有欠缺,满口答应下来。

按时间去了儿子的教室,找到座位坐下,发现儿子课桌上有一个信封,上面写着一句话:请爸爸亲启。我从信封里拿出信纸,展开读起来。读着读着,我的眼圈红了。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爸爸,我很感激您,您对我的两次宽容改变了我,您总是保护我的情感,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您能够理解我的感受,与我一起体验我的苦与乐,给了我安全的世界,让我不再感觉孤独和寂寞,您让我更加有了自信心,我会加倍努力的,不辜负您的期望。”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儿子初中毕业后暑假期间,报了一个英语特长班,自己去了北京学习一个月。一天,突然接到儿子的一个电话,他说:“爸爸,有一件事你千万不要告诉我妈妈,我对不起你。”我吓了一跳,是不是在北京闯了祸了。我急忙说:“儿子,你放心,我不会的,你说吧,不管什么事我都理解你。”儿子说:“我早恋了,我对不起你。”我松了口气说:“儿子,没关系的,早恋不是很正常吗?你能告诉我,我太高兴了,但是你得考虑好,……”。我跟儿子耐心地交换了意见。

第二件事是我有时和妻子随便交流时,会说起自己的同学家的孩子都很优秀。言外之意是都比儿子学习好,有更多地爱好特长。儿子虽然不说话,自己却产生了压力。但是我经常对儿子说:“安全、健康、平安最重要,学习成绩吗,只要尽力就够了。关于分数,不要在乎名次,最要紧的是多研究出错的问题,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策略就行了。”

没想到我对儿子的宽容,对其情感的保护,竟然有如此重要。在面对儿子的情感问题时,我并没有先去关注他的行为,也没有辨别其情感的正面还是反面,也就是在我的脑海里,没有好坏的概念,先倾听和接受,然后在保护孩子情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与其合作,一起解决行为问题。同时,要相信孩子有自己处理事件的能力。

“当然,当我们向孩子打开了情感和理解的大门,当我们设身处地的尽量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观点也是有根据的。孩子有向父母表达情感的权利,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轻易地忽略掉或是错过了孩子向我们表达情感的机遇。

接受孩子的情感,保护孩子的情感,不指责、不评价、不讲道理,将处理事件的责任还给孩子,那么,孩子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说得是外国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路上没有一辆行车和行人,但是她自觉地等待绿灯亮了才过马路,当有人问她为什么不闯红灯,此时过去是很安全的啊。这位老太太说,我怕万一被一名儿童看到,会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件事情让我很感慨,于是引发了如下思考,构建完善的学校、成人、老年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良好的教育,应该提升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对人对事的文明言行、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公共秩序与规则、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社会风气等等,所有这一切代表国民文明程度的素养,都来源于教育、巩固于生活。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科学、历史与文明的观念祛除大众生活和意识中愚昧、无知。成年人教育也许比未成年人教育更紧迫。未成年人毕竟很多习惯与素养首先受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但是, 不能仅仅依赖学校这一个地方,如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来落实成年人对子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艺术的提升。对于学校教育本身来说,可以积极主动地开设基于国民文明素养的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知识与体验相结合、学校与世界相整合的文化、课程与活动,推动家庭与社会参与,做好家校社的协同发展。 根据现实状况,仅仅依赖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远远不够。建构“家庭学习中心”,共创高效能家庭文化,打造学习型的生活环境;建构“社区学习圈”,有效调动各领域资源,重构家庭和社区关系,实现包容性全时段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文化,追求社区可持续发展。迭代新社区功能,赋能人与人的关系价值。也就是构建“学习型”家庭与社区空间,将是今后教育部门、学校需要关注与引领,社会、政府需要营建与推动的急需任务,更是长期使命。如建设社区图书馆、社区文明素养大讲堂等。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行动,形成一体化联动机制。只有土壤被激活,环境文化被重视,所有人抱着同样的价值观,充分调动所有人的智慧去参与共同创造未来的生活,每个家庭、社区、机构才能真正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长久活力。这样的社会环境,一定是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空间。这应该引起所有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联合起来,共同推进落实,营建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身边。

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