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当初如果”不过是现状≠预期

我们经常在面对自己现阶段不能接受的事情时,总是会说如果当初怎样怎样,就像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可能面临用人单位的专业挑选,很多时候会因为专业不符合而在简历环节被刷下来,每当这个时候总是会有人说:“当初是咋想的,要是选择学科就好了。”其实不是一定拥有学科才能够找到工作,每次的“当初如果”只不过是对于现状的不满意而已。

生活不可能事事都如意。现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就在想当初如果学校军校,可能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境况,但是如果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也会有另外一一条路的难处,没有哪一条路是简单易行的,多少都会有些挫折伴随着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用“当初如果”作为自己后悔的理由,而是应该想着在现阶段的条件下我们如何让自己找到更好的选择。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轻松的,都希望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但是生活就是生活,不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生活是公平的,但是也是不公平的。公平在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有生之年都要承受一定的痛苦,也都会有一定的喜悦伴随着我们,不同的就是经历这些的年龄阶段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生下来就享受着丰厚的资源,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但是有的人却要承受着生活带来的考验,无论怎样,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现在生活的原因。

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如果当初”一定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是没有经历又怎么会知道在那样的一个选择下道路是怎样的呢?我们不满足现状,不过是因为现状和自己的预期是不一样的,但是选择了别的道路现状就一定等于预期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期望是随着现实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人的期望是没有定数的,所以也就不存在现状是否满足自己的期待的问题。所有的不等于是自己选择的一种对比标准,这个标准并不是统一的。就像室友找的工作,在一个县里的公立学校,工资待遇也还可以,室友最初的想法就是要签到一个公立学校,但是真正签了之后也还是会不满足,总之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说明现状和预期是有差距的。这也是人的本性所在,总是想要更好的,即使现在的状态和自己定的标准没有什么差别,也还是不会满意的。

所以现状等于预期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现状是真实存在的,但是预期却是不断变化的,既然这样的基本前提不存在,那么“如果当初”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无论当初怎样,我们已经按照既定的道路走到了现在,生活赋予我们的是我们应该接受的,或者说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生活自有定数,等于与否自在人心。即使“当初如果”可能按照我们想象的道路去发展,但是这也只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不能够得到印证的,除非我们用时间来见证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如果当初”带给我们的不是另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对于现今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但是生活就是生活,没有彩排,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后的安排,都是终稿,所以不要用不能发生的假设来解释现实的无奈。现实和期望总是那么近也是那么远,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是真是的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的“当初如果”不过是现状≠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