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见识》笔记—不做选择的幸福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先来看一个大家颇为关注的现象——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人比中国人多呢?比较流行的看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印度人走出国门比中国人早半个世纪,中国人在走出国门30年后的平均表现不比同样开放国门30年时的印度人差。其次是印度人的英语交流能力比中国人好。再次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西方国家对中国多少有些防范,但它们并不认为印度是威胁。最后是芝加哥商学院的奚恺元教授从幸福学角度给出了一种解释,那就是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以及不选择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帮助了他们的精英在公司里取得成功。

      印度人无论婚姻中还是在职业上选择通常比其他族裔都少,而且少得多,这个特点在他们的婚姻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大量的印度人采用一种古老的类似于包办婚姻的择偶方式,婚姻双方需要门当户对。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得选择的余地更加小。因为选择的余地太少,印度人一旦结婚基本上从一而终,虽然没有离婚的限制,但离婚后再选择的空间就更小了,因此印度人对婚姻基本上就是认命的态度。

      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在美国的印度人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和整体幸福感要远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离婚率则在各个族裔中是最低的。印度人对婚姻没有选择,只好更仔细的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反而比那些只注重选择、不注重经营家庭的美国要幸福的多。

      人的经济收入通常会在成功地选择职业或者更换工作单位后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却不是来回来去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

      印度人不仅在婚姻中没有选择,在工作中也大多如此。印度人到一个新国家之后,由于没有退路,只好死心塌地的在新国家经营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并不宽的上升通道挖空心思往上爬。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自己的主场,有太多的选择,不仅在婚姻上如此,工作上也是这样。因此很多美国人不仅有选择困难症,而且常常不能专心在一家公司、一个领域做太长时间。美国人很潇洒却不够执着。

      相比印度人,在美国的中国人今天的选择太多了,尤其是在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很多人从美国名校毕业后,在一个大公司里工作几年,或被提升一两次,原本应该继续努力发展,但是很多人会被发展更快的中国公司挖走,以至于很多人不再想努力工作而是巧妙利用在美国大公司的经历包装自己。既然有那么多的机会,还有必要在一家公司一个领域长期努力吗?

      学术界中国在海外的发展也堪忧。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美国的中国人,回国的少,基本一心一意在美国发展,很多人在美国的顶级大学里做了教授获得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大奖。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名牌大学里立足并快速发展的人越来越少,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选择太多,导致人太浮躁,不愿意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努力经营,而做到顶级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吴军《见识》笔记—不做选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