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遮掩了,我就是小镇做题家

文/苏子游

25年前,我念小学。

我住在赣北一个山坳里,那时候念书要走5、6公里的路。

春秋天,天气还算凉爽,夏天和冬天,滋味则不好受。

冬日一早,母亲把我的小火桶铺了一层黑炭,喝完粥,吃了些馒头,母亲把我的搪瓷饭盒饭菜塞得鼓鼓的,下面盛满了饭,用搪瓷勺压实,上面浇上一层肉汁,夹几块红烧肉,给我捎上当午饭。

戴好手套,裹上围巾,里外裹得严实,抹上雪花膏,背着书包,和母亲一路前往学校。

记忆里的冬天,很冷,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风一个劲地往脖颈处钻,走走停停,喘息之间,眼前冒出一阵阵的白气,远处的山脉像是冻僵了,岿然不动,头顶的天空湛蓝,像极了梦中的那片海。

走了许久,到了学校,母亲嘱咐我几句好好读书,便匆忙赶着回去干农活。

母亲的腿有些伤,走起路来一瘸一卦,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鼻子酸酸的,喉咙结咯噔下,想要哭。

母亲执意要送我上学,前几年好几个学生因为贪玩落下了水库,母亲怕,一路看着我。

那个时候,条件虽然很艰苦,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捧起课本,一定是精神最饱满的,声音最洪亮的。

小时候很奇怪,读书是一种精神避难所,即使生活困苦清贫,只要拿起书本,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大一点,念初中,学习有些吃紧,身体也跟不上,经常感冒发烧。

为了让我吃得好点,母亲起早贪黑的劳作,从田里到菜园里外忙个不停,养小鸡,种菜,种田,记忆里家里的蔬菜不缺,鸡蛋也吃不完。

鸡养大一点,母亲就宰鸡给我吃,母亲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而她总是借口闻不得鸡腥味,我信以为真。

初二以后,我的成绩飘忽不定,前几次模拟考试,只能上普通的高中。

我心里很难过,母亲为了供我读书,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而我却拿不出多好的成绩来报答母亲。

母亲却宽慰我,不用急,只要努力了就行了。

后来母亲经人介绍去了一家帽子厂。

一天要做10个小时的活,有时厂里忙起来,还要上夜班。

一次, 我回家拿衣服,母亲请了假,回来做饭给我吃。

我帮着母亲捡菜,淘米,在锅堂里添柴火。

母亲的一个手包扎着,切起菜来一顿一顿的。

一问才知道,由于长时间加班,厂里油水也不好,一时加夜班没忍住打了瞌睡,不小心手被缝纫机给绞到了,流了一滩血,断了一截,到了医院缝了好几针也没救回来。

望着母亲割断了的手指,我内心不禁酸楚,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我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改变贫穷的命运,给母亲一个好日子。

那个时候心里,只要有了妈妈,就拥有了全世界。

读书我很努力,但我天赋也不算高,同村的好多孩子,因为不读书,便早早地辍学,能读高中的更是寥寥无几。

我成绩中等,知道如果我不拼了命,我肯定考不上高中,我只有不断地刷题,反复的练习。

我的书桌上,写满了便签,都是给自己鼓励的话,每当看到自己考得不理想,想要放弃的时候,想起了母亲断了地手指和一瘸一拐的身影,我又鼓足了精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

后来我终于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高中,当年同村中考上高中的也就3、4个人。

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考上了大学。

如今,我在一家体制单位上班,往日的贫苦生活早已不再,有了孩子,买了房和车。

20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我不知道为什么小镇做题家,成为一部分人瞧不起的对象。

除了做题,除了死磕,除了努力,我已经找不出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首往事时,我以自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而自豪,小镇做题家,是一种敢于向命运叫板的精神,是一种不屈服敢于突破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到现在,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生命是一趟没有回头路的列车,只有努力和拼搏,才能通往幸福的终点,在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除了努力往前跑,再努力一点,再往前一点,我可能努力也是一部分人的起点,至少我收获了幸福,那就够了,人只能和自己比,而不用和别人比,小镇做题家要做的就是超越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遮掩了,我就是小镇做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