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业还是要趁热打铁,上一次课作业没有及时写,经过一个悠长假期后再回味起来就淡了很多,也没有为了写而写,今天就把两次作业合在一起写吧。
上次课老师花了7个小时的时间,站在课堂上一帧帧的带着我们复盘,中途课休时还问我们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枯燥,怕我们觉得乏味,犯困,老师是在怎样呕心沥血的把自己拿出来给我们,还怕我们消化不了,用趣味生动的方式为我们做高质量的督导,指出每个人通过陪伴映照出身上的问题。周日的课程,是在刚经过长途飞行后需要倒时差的情况下,跟我们上了一整天。那种旅途奔波回来后的身体状态我是很有体会的,恨不得倒头昏睡几天,而老师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拿出全部的自己。说实话,课堂上我感到很羞愧,因为我们自己的状态和老师掏心掏肺的给真的太不成正比。写到这里,不知道说什么,只有自己踏实去做。
上午的理论课程,老师通过一个抑郁症的个案,用不同流派来进行解析,我整理了一下笔记,也再次复习一下。
一、精分的角度
1、人格:本我是快乐原则(主发泄),自我是现实原则(主调解),超我是道德原则(主控制)。抑郁是超我强大到死死压制住本我,也压制自我。道德原则至上,有很多的理应如此,看上去很对,但是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放在一个家庭系统里,如果一个人以本我面貌生活,那么一定会有一个超我面貌的人经常敲打,会有一个自我面貌的人出来调解。就像孩子经常会闯祸不听话,妈妈通常会教育孩子应该怎样,不该怎样,爸爸平时睁只眼闭只眼,看不下去了会出来一起管孩子,做调停。当家庭里一方很强势时,自我本我的力量就会相对比较弱,而很敏感细腻的孩子就会出现抑郁。我想到在我身边看到的家庭,有两例都属于家庭里永远都是道德观念很强,永远要求积极正面,家族里看起来最弱小的孩子都出现了精神问题,而这又成为他们心目中很不光彩的事。这个出了问题的孩子,正是所有家庭能量被压制那一部分的出口。
2、意识:当意识层面活跃度降低,僵化固着,前意识层面也变得很窄,导致最底层的潜意识发生改变,变得膨胀庞大,但是表述不清。
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出很多问题,而没有能力去解决,因为解决问题很大程度决定于意识层面。治疗就是通过刺激他使意识层面恢复。
3、本能:生存本能减弱,死亡本能亢奋。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会出现“活死人”状态。通过做一些感觉美好的事,激发生存本能,让生本能超过死本能。
二、森田疗法
1、首先有疑病素质。
2、探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3、出现反应,比如郁闷,过分关注,郁闷的情绪。
4、在生活中找各种事情反复,觉得自己很难快乐,不断强化。
5、形成固着,发现自己就是开心不起来。
6、形成抑郁。
三、行为主义流派
经典条件反射。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外在环境的改变,从而引起内在环境的改变,产生行为的变化而带来的精神上的变化出现抑郁,那么治疗通过研究行为来改变外在环境。
说实话这个疗法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怎么听懂,所以是有些不太清晰的,还需要更多的拓展一些内容。
四、认知疗法
情绪行为的改变,是认知出了问题。当认知出现出现问题,会带来情绪的萎靡不振,最终出现行为上的不与人交流。疗法认为好认知会出好的情绪行为,反之亦然。通过改变认知来进行治疗。
五、人本
1、马斯洛的需求论
第一层生理需要
第二层安全需要
第三层爱与归属
第四层尊重
第五层自我实现
因为事情的发生,在第二层与第五层需要三者之间出现匮乏,导致无法自我目标的实现,出现抑郁。在HF的课堂练习中,我体会到从这个角度确实是很能解释得通的,正是因为在安全,爱与归属与尊重层面出现了问题,导致在自我实现的迷失,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的什么。
2、卡尔罗杰斯
之所以出现抑郁,是因为很善良,很为他人着想,一个人封闭的承担。治疗就需要帮他打开封闭的那一部分,听到他对事情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内心的压抑得到释放。
六、武汉雅心心灵回归团队
对我们的人本回归而言,抑郁只是一种状态,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体验过,抑郁是绳索,引领我们去看到内在的精神实体,进而看到内在受伤小孩,通过一路的陪伴,支持和懂得。着眼点不在抑郁,问题,而是借助问题回到生命那里,连接到生命本源的力量。让这种力量进入到生活,问题可能依然还在,却不成之为问题。陪伴精神实体,内在受伤小孩,打造一个空性,清明的生命陪伴师的同时,让生命本源的能量不断出来,二者互相促进。
老师6天的理论课上下来,很大程度的扩充了我对整个心理学领域和各流派的认知,也让我这个之前对理论知识一直有些排斥去了解的人,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做一名咨询师,那些前人摸索,走出来的路,那些各自流派的特点,入口和方向,都是很有必要去了解的。
下午的督导老师对每位陪伴者所呈现的状态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是在问我们每一个人。
1、咨询开始,来访者准备了100分,你准备了多少分?老师再一次强调,你做好准备了没有?
回看自己,在平时练习或者大群陪伴时,有时是提前准备好的状态,有时确实也是匆匆忙忙的赶时间才停下来。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我会起码拿出5分钟的时间,提前让自己静下来,成为习惯。
2、咨询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关系,作为咨询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你?这个你和来访者建立的是怎样的关系?
这个其实也是我在近期进行大群陪伴的时候,体会到的一个感受,当我对分享者的内容以及所呈现的状态,是一个很接纳的状态时,我会发自内心的跟随和心疼。但是如果对他的呈现,我心里并不接纳时,虽然出去的语言是一样的,但自己能感受到温度是比较冷的。这也让我感受到似乎和自己之间都像隔了什么。我想这也是我对待自己的方式,对自己不接纳的部分,其实也是很冷的。
3、如果对方带你去看意象,去到阴曹地府,你敢吗?你会害怕吗?如果你也怕,怎么办?
我怕的好像并不是意象,也不怕一起去看和陪伴意象。而是担心这样子出来时的反应对周围人的影响,比如会大哭,尖叫,这样激烈的反应,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我有时在家里练习时关上门,关上窗户,也是不敢大声哭出来的,我怕我的哭声会传出去,会让别人以为你家里在干嘛?特别是如果男友在家时,我更是会压低着声音,不能那么尽情的去释放。这里也看到真的是很多时候,都在关注外界的反应,担心外界的影响,而不能安下心来做自己。
4、为什么要分清红尘生命、精神实体,内在受伤小孩、小我、超我、本原我?
以前心里总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要分清楚这么多的我,为什么要弄得这么复杂呢?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确实是只有辩认出了他,才能很清明和那个他在一起,才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老师的文章确实要多看,多体验。
5、不专注和投入,怎么成长?
老师和我们分享到他第一次做节目时那种带着紧张,带着害怕,全神贯注投入进去,浑身湿透的状态。一直以来我都比较难以专注做事情,但是现在有意识的调整自己,会好一些,还要再投入,再专注一些,也要去看看那个无法专注,注意力总容易分散在外界,其实是很害怕的小小的自己。
6、咨询到底是为谁而做?焦点是放在来访者身上,还是在自己身上?
老师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好像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能量是骗不了的,当我们自身需要清理面对的东西还很多时,必然会这样,真的需要先多多的面对自己。
7、你意识到它进去了吗?你知道怎么陪吗?你之前分享,有被陪伴进去过的体验没有?要怎样的经历才能成为拥有?
在HF的分享中几次进去,又被带出来,我是感受到的,但是几进几出,当时在我心里并没有一个很清醒的意识,老师后来复盘督导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哦,这个地方其实是进去了的。
每一次的分享陪伴记录,整理回看的意义在于,去看到分享里面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和陪伴的对方,对方又是怎么陪你的,让每次的分享与陪伴不是如水流过,而是真正去拥有。
8、发现主线偏离也是可以回来的,可以呈现出来,让她进行选择,哪怕她说的比较流畅,但一样有必要要呈现出来,问题是有没有一个这样看到的能力?
这个需要陪伴者的清明和觉察才能看到。分享什么内容,确实是由分享者决定的,不应着太多的力,但是当出现不一样的主题时,就应该呈现出来,让其做选择,其实也还是她在做决定。
9、每一次被触碰到都一定要下去,作为咨询师,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每一次的触动都是去看望自己的机缘,珍惜,不逃,不躲。
10、不要害怕犯错,要勇敢试错。勇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是的想法,为了掩盖而表面不出错,在害怕出错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错!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呈现真实如是的自己,这才是做真实自己的起点。
不要放弃自己的力量,去做而不是猜测和臆想,哪怕猜的是对的,但也要一个尽力去做了的结果,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力量。老师真的不只是一位心理学的导师,更是人生路上的导师,用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六天的课程下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看清楚了脚下的位置和方向,全身心专注,高质量的陪伴,勇敢敞开的分享,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