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梁宁·产品思维30讲

01 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02 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03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

用“愉悦、满足、不爽”来评价任何东西。

04 同理心训练:怎样理解愤怒与恐惧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愤怒是感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愤怒、焦虑、羞耻都是恐惧。

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有说动的额事情,就不再劝了。不如想想困住她的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她压在那里,没办法往前走。

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直面恐惧。

05 同理心训练:产品要顺应用户潜意识

梁宁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让用户不启动防御机制的,而一个好的销售很有攻击性。

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06 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人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能给他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梁宁和一个钉钉的产品经理交流,说钉钉反人性。他回答:我们是给一个集体做产品,集体人格就是反人性的。

如果你的产品使用对象是一个个体,那你必须抛开对个体角色化的刻板想象,而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鲜活的人做用户研究。

如果你在给一个特定的集体做产品,那么你应该充分研究这个集体的集体人格,共同记忆和核心观念。

07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梁宁觉得: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梁宁认为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这两者都会催生出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人。

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你完全相反的按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我明显是一个自律的人,但是我非常喜欢创意的感觉,我记得小时候创造各种玩法和棋类,那是我非常骄傲的事情。我现在个人意识在觉醒。我觉得,是不是一个自律基础的人,变得自我,会很强大。或者,有一个又自律又自我的人,是不是很强。有可能啊。

08 机会判断: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普通人勤恳努力、斤斤计较,在意每一个当下的点,而任何一个点都不会产生过多的收益。

如果要成为中餐,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1000万。

那么怎么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当你选择要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你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和资源,还要忽悠更多的人把他们的时间和资源一起投入进来,这也是说你要为更多人负责。

思考:

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样的一个点?

你所在的公司或者业务是需要串联很多点的一条线,你这个点在公司的线的什么位置上?

这个公司附在一个什么面上,谁在给你的公司赋能?

这个面又附在哪个经济体上?

09 机会判断:怎样找到有势能的趋势

从自己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点”开始做。如果是卯足了劲跳起来才能够得到的一个点,其实很难持久。

士兵怕死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将军,你就要找到制高点,带大家爬上一座山,从山上推石头下来砸敌人,你会发现每个士兵的勇气和战斗力都提高了三倍,因为地理优势为团队的每个人赋能。作为将军,不能抱怨士兵不勇敢。不能一切都靠员工的点的努力来得到,(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强)。将军应该做的事情是找到外部势能,给整个组织赋能。

10 痛点 痒点 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痛点是恐惧。

痛点是尚未被满足、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不是。

爽点是即时满足。

需求愉悦,立即得到满足,这种感觉说就是爽。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痒点满足了想象中的自己,各种网红产品都是抓住了痒点。

11 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草地、羊、头羊和狼

1.首先要有第一只羊

2.这只羊过得很好,玩的很开心,它得到了满足,如果羊一开始就死了就换一只,如果羊不够开心就想办法让他开心

3.引入更多的羊,也就是产品可以推广了

大明、笨笨和小闲

1.大明对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清楚,没忠诚度,哪里便宜去哪里。比如京东,做标准品能压供货商的价格。

2.笨笨有大概的需求,但是不明确。比如小红书,女生就是要逛逛逛。

3.小闲没有消费需求,就是打发时间的。比如朋友圈和游戏。让小闲流量转为电商,效果就很差。

12 设计产品时要包括产品的场景

场是时间和空间。用户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面停留和消费,如果不能,这个场就是不存在的。

景是情境和互动。当用户停留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情绪触发。

13 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为什么确定性这么重要?我们都是有感觉的,人生如此不确定,所以当你看到有一个东西非常确定的时候,是让人留恋的。

持续给用户提供可以依赖的确定性,这个是关键。

14 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15 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是否厉害,很重要的一条是判断他设计的产品的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直接、切中要害,能不能直指人心。

为什么很多产品经理把第一个版本设计得那么复杂,因为他们不自信。他们对我只要做强哪个点,用户就必然买账没有把握。而希望在一些附加的功能点上,寻找心理依靠。

迭代的好处是:

对外部,可以快速得到用户反馈,让用户反馈去驱动产品;

对内部,建立了开发团队的节奏感和确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16 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梁宁回顾了微信的版本迭代,得出的结论是:没必要憋大招,没有必要把所有功能全部做好再发出来。

产品的核心功能点有效比什么都重要,基于核心功能附加的其他功能没那么重要,可以一步一步来(朋友圈刚上线不能评论,后来才能评论的)

17 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腾讯普通员工:明确知晓常见风险;项目经理:具备风险规避意识;总监:有风控能力;总监理:能操作有风险的执行。

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然后动员大家穿越生死。

18 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感知层:比如网页好不好看,颜色、声音、嗅觉等等。

角色框架层:例如网页有不同功能元素、人因为职业的不同有不同的角色

能力圈范围层:1)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具体提供什么样的确定性。2)我们不做哪些事,对这些事坚决不碰。能力圈是变化的,如果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就会朝着战略圈方向变化拓展;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能力圈的变化是偶发和随机的。

战略存在层:最核心。着手任何一个产品之前必须明确定义两个问题: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他们为什么依赖我们?得到我们各自需要的东西才能继续做下去。

CEO的核心工作是定义战略和建设能力圈。

19 怎样绘制用户体验的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他与产品或服务的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在画产品设计图的时候,从用户怎么进入、每一步怎么体验,最后怎么离开来画。

1)一个完整画像的人物角色:第一只羊。

2)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逾期:他为什么来草地上,他需要什么。

3)服务触点: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到实现目标之间,会在你的产品上有哪些接触。

4)用户使用路径:使用路径和服务触点的关系是什么,比如逛宜家是使用路径,在宜家向工作人员咨询,到盒子前拿免费资料是触点。

5)用户情绪曲线:场景是要出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情绪怎么变化。

梁宁认为股市比数据重要。在腾讯工作的几年,每次做工作汇报大家都很少讨论数据。他们坐在一起反而会有大量时间谈感觉、细节体验,谈不同场景的可能性,谈不同人群模式的不同体验。

20 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服务蓝图是如何配置资源结构,以及如何在每个用户触点设置角色框架。

用户体验地图以用户情绪为中心,服务蓝图以服务流程为中心。

服务蓝图要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第一时间让用户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标。

一条路: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用户无法走下去就是服务流程的终点。

三个点:忍耐底线:多少张桌子配一个服务员成本最合适?PC时代用户等待一个页面打开的忍耐底线是7秒。峰值是体验最高分的时候,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一定是能记得住的。终值是结束时的感觉。

体验一个产品只能记住峰值和终值的体验,在整个过程中每个点的好或者不好,时间的长短,对记忆或感受没那么大影响。

设计服务蓝图的核心就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资源,在关键点上安排角色,保证整体服务路径不崩溃,尽量不压到用户的忍耐底线。尽量集中资源,打造体验的峰值,最后再做一个体验终值的美好小尾巴。

亚朵酒店的十二个节点:预定、走进大堂的第一面、到房间的第一眼、跟你联系向酒店咨询服务的第一刻、吃早餐的一刻、在酒店等人或等车需要有个地方待一下的那一刻、中午或者晚上想吃宵夜的一刻、离店的那一刻、离店点评的一刻、第二次想起亚朵的一刻、要和朋友推广介绍的那一刻、第二次预定的那一刻。

21 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激励就是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并且让他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

一个确定性的损失,不论大小,都是非常难受的——APP发红包突然不发了,就会有一堆用户走掉。所有改版、新包装、重新装修,都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22 名字是你的文化资产

23 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1)先发优势很重要

2)BAT打创业者非常容易

一个产品,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别人先做了,你可以比原来的产品优化20%-40%的体验,怎么办?看体量,如果对方体量远远大于你,就放弃。

同维度竞争,体量第一。

24 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均匀。

《伟大创意的诞生》中介绍的相邻可能: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就看这个已经存在的未来,它会不会撞到你眼镜里,让你起心动念。这就是灵感的瞬间。

25 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新要素一:找到实体空间的好位置。互联网商业的三个要素:产品、流量和转化率。实体商业的是个要素:产品、空间、流量和转化率。实体经济要拼位置。

新要素二:把消费者变成投消者。比如让粉丝众筹。

新要素三:IP。

新要素三:场景电商。比如亚朵体验到的东西都是可以购买的。

26 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联网降维打击

三级火箭:头部流量。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完成商业闭环。

三级火箭的原则是每一级别都比上一个级别低频。

27 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一个公司可能还好,但是依附的价值网老了。

一个组织的心智模式定下来就真的难以改变,就像我们的基因一样看不见,但决定组织的整体思考方式。

28 看产品的微观、中观、宏观视角

中观:套路。

大公司是学习套路的好地方。一家公司能提供培养一类人,说明这家公司在这个领域有与众不同的套路。比如联想出销售、腾讯出产品。

所以大学生毕业去大公司是有价值的,因为套路有价值。套路就像武功招数,是前人总结的有效经验。

但是大公司教你套路,同时也会把你角色化,让你成为系统的一个角色,习惯系统内生存。

微观:体感。真实地感知每一个微小瞬间。

反思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用户满足?复盘用户是否产品了防御心?为什么这里会卡顿?

宏观:打大仗。靠优化用户体验是无法终结竞争的,大仗拼胜负靠的是宏观能力。

29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对一个产品的使用,对一个人的关系,持续受到确定感的反馈,就会觉得安全,觉得可以依赖。如果突然变得不确定,就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这也是网站不要轻易改版的原因。

做你内心有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30 产品连接客观世界、过去与将来


侵删

推荐大家订阅【得到】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梁宁·产品思维30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