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离艾滋病到底有多近?

图| 阿久

文 | 高三姐

本期电影推荐| 《釜山行1》

写在前面:

我有个朋友,对艾滋病误会很深。

根本不能和他讨论有关艾滋病的话题,一讨论,我俩必然会吵起来。

“得艾滋病的人都活该,谁让他们出去乱搞”

“咋不把他们抓起来”

无论我怎么和他解释,艾滋病患者不都是吸毒,滥交的人,朋友仍坚持自己的看法。

正因为他,我才体会到人的偏见有多难改变。

当然,今天我并不是要为艾滋病洗白。

更不想纯粹因为博人眼球,而违心的说,艾滋病不可怕。

艾滋病,是可怕的,我们绝不能轻视。

但是,要知道:可怕的是病,不是得了病的人。

我能理解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

如果身边朋友突然得了艾滋病,我肯定也会害怕。

不过,害怕不等同于排挤、歧视。

我们可以远离,但同时,也要对染病的人报以同情和谅解。

毕竟谁都不是圣人,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随意评判他人时,也要知道,总有人比你站得更高。

如果我们硬要追求完美,

那么除了神,任何人都将逃不过道德的审判。

艾滋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艾滋病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与母婴传播。

也就是说,就算与艾滋病患者生活在一起,也不会轻易被传染的。

那么,通过性行为染上艾滋,就一定是私生活混乱的人吗?

不一定。

前段时间,听了一个特别惊悚的事。

我有个学妹,初夜之后,频繁发烧,拉肚子,到一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艾滋。

是男友传染给她的。

她的男友是校外人士,两人在网上结识。

学妹透露,刚交往时,男友告诉她,自己只有过一次恋爱经历。

学妹人比较单纯,加上男生演技好,就信了。

交往三个月后,男生提出开房,学妹一开始犹豫。

后来想,反正大学了,思想该开放点,就去了。

直到检查出艾滋病后才知,男人是个骗炮惯犯,他用同样的手段骗了不下10个女大学生。

学妹开始不敢和家里说,后来实在撑不住,坦白了。

结果爸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说她不知羞,不检点。

后来学妹因此得了抑郁症,承受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好在,她身边的朋友特别棒。

通过大家的鼓励和帮助,学妹逐渐克服了心理问题,开始积极面对治疗。

其实,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艾滋病致死率真的极低。

更多的艾滋病患者,不是怕病的本身,而是怕这个病带来的羞耻感。

更可怕的是,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认为自己脏了,不配再得到任何人的爱,甚至不配活着。

2005年,一男同在做外科手术前被检测除了艾滋病,不堪精神压力在家自杀,死前留下一句话:绝不危害社会。

2016年,一49岁艾滋病患者,确诊后,第二天从医院七楼跳下。

艾滋病患者,是人,不是丧尸,他们同样拥有七情六欲,会哭,也会痛。

患了艾滋,并不是十恶不赦。

重申一遍,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那些因吸毒,滥交而染病的人洗白。

只是,任何人,只要在未伤害他人生命的前提下,都有一次重活的权利。

还有那些母婴传播的艾滋病者,或是因其他特殊情况染病的人(遇人不淑等),我认为,ta们根本无需洗白。

只能道一句: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真是有够残酷。

作为陌生人或是普通朋友,我们可以选择远离,但请不要言语伤害,雪上加霜。

作为家人,事实已无法改变,与其无用的责备,更该考虑的是,怎样做才能帮助患者赶走心里的阴霾,让ta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学生群体如何预防艾滋病?

1. 洁身自好,避免各种不洁性行为发生

经统计,性传播在艾滋病三种传播途径中所占比重最高(90%以上)。

很多人一看这个数据,可能就慌了。

预防艾滋病就一定要杜绝性行为吗?

不是的,我们真正该杜绝的是,一切不洁性行为。

什么是不洁性行为?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性生活前不清洗,不注意个人卫生

第二,不带套、肛交等属于高风险性行为,因为有体液接触和出血的可能,会增大双方性病的感染几率,同时,口腔里出现破损时也属于高风险。

第三,群交、交换等存在着不同人之间的体液交换,染病几率要更大。

所以,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只要避免私生活混乱、不洁性行为、与陌生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几乎不存在。

2. 牢记使用安全套

有研究表明,坚持使用安全套和不使用安全套的伴侣相比,发生HIV传播的案例可减少70%-80%左右。

所以,在不确定对方身体健康状况前,坚持戴套,是最安全,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之一。

3. 避免其他高危行为发生

在这里要强调下,虽然唾液也算体液一种,但,艾滋病毒不等同于流感病毒,无需担心它会通过飞沫传播。

(研究表明:HIV急性感染期和发病期血液中的HIV病毒含量在10万-100万/ml,唾液中的HIV含量每毫升都小于1。仅仅伤口接触唾液,是无法满足感染条件引起感染的,更别提接吻,共用餐具和食物了)

相比艾滋病人的唾液,血液就要危险得多。

要想避免染病,一定要拒绝各种毒品的诱惑;

生病时,要到正规医院诊治;

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

献血时,一定要求针具是一次性的。

4. 高危行为后可服用PEP,也就是传说中的后悔药

如果意外发生了高危行为,担心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先别慌。

可考虑咨询专业医师后,评估有感染风险后,在医师协助下,尽早服用紧急阻断药。

注意,通常高危行为发生后的72小时内(越快越好,2h内最佳)阻断成功率最佳。

写在最后:

文章到了尾声,想起了电影《釜山行》的一个情节。

在一辆高铁上,男主带着一行人,千辛万苦穿越尸群,来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车厢前。

后面,大片丧尸紧跟其后,要来撕碎他们。

可车厢里存活的人,却将门关上,不论他们怎么求助,翻来覆去就一句话:

“你们死没关系,可别进来害死其他人。”

可明明,他们只要开门速度快点,剩下的人一起齐心合力,就可以抵御丧尸;

明明有机会救人,而他们却在危急关头,选择牺牲他人,保全自己。


自私,是人的本性,所以我没资格去评判这些人的对错。

但我想,我应该会选择去救人吧。

别误会,我没那么圣母。

只是在想,如果站在车厢外的人是我,那种被孤立,排挤,唾弃的感觉,该多么绝望。

也许今天,你站在安全区,冷眼看着外面的人,无动于衷;

可能到了明天,你也将卑微如泥,哀求车厢内的人,不要抛弃你。

我们见义勇为,我们雪中送炭,

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利己行为。

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

当我们深陷绝望时,

也会希望能有只陌生且温暖的手,将我们拖拽出来。

想说的话太多,今天就到这儿吧。

今天写的好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生离艾滋病到底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