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一贺岁片讲啥情怀

其实,说正经的,就像当年冯小刚的贺岁片那样,《老炮儿》这部电影并不适合过度解读。快过年了,乐呵乐呵就得了。

首先,它的故事本身就经不起推敲。比如六爷的之子晓波和高官之子小飞是怎么碰到一块儿的?整个故事的起因都没交代清楚。因为无论社会层级还是性格上看,他们俩都明显不是一类人,在现在的社会情境下,两者的小圈子也很难产生交集。

其次,六爷这个人,更是浑身毛病:他不切实际,游手好闲,粗鄙无文,头脑容易发热,动不动就拿他那套陈年的江湖道义和规矩来说事,忘记了正是他当初沉迷混社会才忽视了亲情,对家庭造成的不可弥补的伤害。豆瓣一位网友说得好:“人到五十还中二真的是件挺丢人的事儿。”所以如果你周围遇到这样的人,估计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六爷更像是时代和社会的边缘人。他生活在一个早已逝去的江湖回忆里。这样的主角按说是难以引起共鸣的。如果只好由他来振臂高呼所谓的“盗亦有道”,这个社会该是怎样一朵奇葩啊!

再有,那就是六爷茬架前向纪检委举报对手的情节显得太过突兀,以至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虽然六爷讲究“一码归一码”,但也不符合他所一贯推崇的江湖道义。“小老百姓”反腐,逻辑诡异;“黑道”反腐,更和盗墓上缴国家一样不可思议。这必然影响了人物性格和故事节奏的连续性。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很可能是源于该片对于审查制度的妥协,尽管管虎导演一定不会承认。

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追捧,评分高居榜首,我认为其最大的看点就是冯小刚对六爷这个人物的精彩演绎。冯小刚的个人特质和电影角色的结合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因缘际会合二为一。当“小钢炮儿”变成“老炮儿”,六爷活了!而且生气勃勃!就像徐帆遇到《青衣》,葛优碰见《顽主》。冯小刚对角色的拿捏妙到颠毫,导演对节奏的把控也恰如其分。一种铿锵的基调贯穿始终,像一曲崔健的摇滚,酣畅淋漓,浑然天成。

也真叫个“时来天地同协力”呀!一部《老炮儿》不但让冯导过足了戏瘾,更是大出风头,还意外捧红了“演员”冯小刚,轻松玩票之余一举拿下金像影帝殊荣。以至于他不得不强按得意洋洋之态明确表示下不为例,以后再也不跟专业演员抢饭碗了。这话无论怎么听着都有一股“得了便宜还卖乖”矫情劲儿呢?O(∩_∩)O

虽然本片浓烈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可能引起部分女性尤其是“新女性”的不适,但据我观察,它的女观众人数可能超过男的。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

另外,这部贺岁小片从主角到路人甲的全明星阵容,从老戏骨到小鲜肉,从影视明星到综艺新秀,可谓横扫当今娱乐圈,但却于低调中尽显奢华,一网打尽老中青少四代人的眼球!但如果简单认为这部戏是“老炮”和“娘炮”的较量,你就错了。

本片虽以写意为主,但对主角有关的细节处理上也很讲究。在葬鸟一场戏中,晓波伸一根食指拉起坐在地上不悲伤已的老父亲。浓浓的父子情尽在不言中。在经典美剧《六人行》中,内心忐忑的准爸爸罗斯问老爹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做父亲的感觉的,他老爹说:是当你从襁褓中伸出小手突然抓住了我的手指时。

是啊,此时在长大成人的晓波眼里,父亲已然回复到了如婴儿般的无助状态,成了一个老小孩。年轻人的事,他不明就里愣头愣脑地掺乎进来逞强是幼稚的。岂不知在年轻人眼里他就是一个笑话。年轻人的事,自有他们的解决之道。他这么跳进去只会裹乱。

老了就得道貌岸然,再和年轻人公然比拼荷尔蒙,不但自不量力,而且有为老不尊之嫌。不如做些更加擅长的和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个人来说,从来没有所谓的灵魂出窍,离开了肉体,精神将无以为继。这个“肉体”既包括自身的又包括社会的。

当对晓波有好感的小飞女友偷偷将晓波放回来时,对六爷说,别理他们 (小飞一帮人) ,他们只是闹着玩的。一语点破年轻人的心态:好玩、刺激、冲动、偶像崇拜、理想主义。这是本片为年轻人贴上的心理标签。这一有益探索谨供老炮儿们参考,并不局限于导演群体。至于新生代的密码是否如此简单,就不是本片要回答的问题了。


2016-1-3

注:本文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炮儿》:一贺岁片讲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