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自己抑郁,于是看了这本书

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豆瓣评分: 8.5 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简介

罗伯特·戴博德(Robert de Board),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6月,我刚回国,应该说我是带着心理创伤回来的。本想回国应该会是一种解脱,可等待我的却是更大的心理落差。接着,我脾气开始暴躁,情绪持续低落,不愿意见人,不想说话,只想自己待着,把自己关在房间。


我觉得自己这样的状态不对,然后出去旅游了半个月。回来后,我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看到这本书,我就买了。


目录

这本书是讲述蛤蟆先生得了抑郁症,通过它朋友们的介绍,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十次的心理咨询中,蛤蟆勇敢地探索自己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最后它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儿童自我状态

本书中讲到的一些理论: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这些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它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父母自我状态:从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每个人都有父母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以上三种状态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即父母、成人、儿童状态,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人生坐标

其实在生活中,随着自己慢慢年长,渐渐地我会关注自己的情绪。一旦有情绪,就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我该怎么处理现在的情绪。

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才能够充分理解自我,最终我们才不被情绪绑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怀疑自己抑郁,于是看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