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化——从有德到有道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 读书笔记
作者:刘刚 李冬君

三、圣化——从有德到有道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范宣子问穆叔:“什么是‘不朽’?”
  穆叔回答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样的回答,在流传了两千多年以后,居然还作为座右铭,不仅出现在连绵不断的历史叙述里,而且被列入指导人生的便携式格言里,不光用来评价历史,还用来立足于现实。仅凭一句话,就穿透了国家、民族和历史,一言兴邦,莫过于此!这位穆子,给我们留下的不过寥寥数语,但一句顶一万句还不止,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廿五史,就为此“三不朽”而立,接下来的当代史,也还是在向这“三不朽”看齐。

  追求“不朽”,跟人性有关,跟做圣人有关,跟人之所以为人有关。人性并非全然“不朽”,人的肉体性、物质性和功利性都会腐朽,但穆子高扬了人性那“不朽”的维度——精神性、事业性和思想性,只有这三方面的成就,才能达到“不朽”。

  立德,是精神性的“不朽”;立功,是事业性的“不朽”;立言,是思想性的“不朽”。在“不朽”的维度上,立德位于首列,在“三不朽”的并立中,昂然具有最高的价值。当德从国家人格的德政转变为个体人格的德行,那就是立德;若发以为言论,则为立言;发以为事情,即为立功。由此看来,立德为根本,立功和立言便是发枝散叶。

  有德与无德,都要接受天道检验,天道,以其客观性成为普遍法则,如果说礼是制度性权威,德是伦理性权威,那么道就是规律性权威,道对德的超越,是春秋人对周文化的整体提升。

  什么都在变,国家在变,君臣在变,民心在变,只有变永恒不变,变就是天道。

  一切都是无常,天命无常,国运无常,民意无常,唯天道有常。所以,仅仅有德还不够,还要有道。有德,不能保证不变,因为在德之上,还有不断变化着的道。
得道,就是顺着道的规律而变化,从变化中寻求不变之道——规律。

  从有德到有道,是西周政治思想向着春秋时期的历史性的发展。
  从有道到有德,是春秋人按照理性的政治原则所做的逻辑安排。
  历史形态的因果与逻辑形态的因果有所不同。历史的因果,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故德为因,道为果。而逻辑的因果,是按照概念的属性来划分的。以体用言之,道为体,德为用;以本末言之,道为本,德为末;以因果言之,道为因,德为果。

  这样的划分,是以道为最高本体,为普遍法则,为根本之因,以得道的过程为圣化,以有道的主体为圣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都纳入圣化之中。
  法天道,立人道,使春秋人确立了人类理性的权威和尊严,在与王权的“相生相克”中,形成了政治文明的道统观念,王朝更迭不已,王统难免打断,而由人类理性建立的道,却在一代代思想者的努力下流传,无论是在多么厚颜无耻的年代,经历多么艰难困苦的岁月,“天道”总是以其独特的“中国方式”诠释着人的理性——自由之精神,这是春秋诸子的一大贡献。王权失落了,理性益显其尊严,从有德到有道,开创历史新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圣化——从有德到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