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地域黑?我们为什么不肯放过自己

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像克服骄傲那么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 富兰克林

有这么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主人公发现他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恰巧主人公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主人公很自然就和盲人谈起话来,当时正值洛杉矶种族暴乱,因此他们谈到了种族偏见的问题。

老先生告诉他,他是美国南方人,自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也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

等到了他到北方念书时,一次他竟然在聚会邀请函上注明:“他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这句话在美国南方就是“他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属于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他还由此被系主任抓去骂了一顿。

他说有时会碰到黑人店员,付钱的时候,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触。

主人公笑着问他:“那你当然不会和黑人结婚了。”

老先生大笑起来:“我不和他们来往,如何会和黑人结婚?说实话,他当时认为任何白人和黑人结婚,都会使父母蒙辱。”

但当老先生在波士顿念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为此他进入一家盲人救助中心,在那里学习如何适应新生活。

即使逐渐适应了盲人的生活,可他依旧闷闷不乐。

他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他向他的心理辅导员倾述自己的烦恼,而辅导员也耐心的开导他,缓解他郁闷的心情。因此他对于辅导员极其信任,将其看成良师益友。

而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他,他本人就是个黑人。

从此以后,老先生的偏见就完全消失了。他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于他而言,他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已经毫无意义了。”

车快到波士顿,老先生说:“他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主人公却猛然发现他太太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主人公这才发现,他有一双完好的眼睛,却摆脱不了固执的偏见。

大脑在很多时候都会误导我们,让我们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全部。而事实上,我们往往会被认知方式所限制,主观的做出定论,心怀偏见而不自知。

那么这种根深蒂固的“傲慢”又是从何而来呢?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即个体会倾向于用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用人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处理各种信息时会不由自主的偏向自己,往往会做出各种有利于自己的判断。

a.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吗?

研究证明,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都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在对于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即使是得分最低的人,给自己的打分也基本在中等范围。(一个低自尊的人也会用“有时”或“某种程度上”这种模糊中性的形容词来给类似“我有些好主意”这样的句子打分。)大多数人都是自恋的。

当我们拿自己和他人比较时,自我服务偏见就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友好,更机敏,更健康,更谦虚,更具洞察力,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自我评价时会比他人更加客观。

似乎每一个群体,都如乌比冈湖小镇上的人一样:所以的女人都很强,所有的男人都长的不错,所有的小孩都在平均水平之上。然而就像乌比冈湖小镇上的故事往往笑料百出一般,所谓的所有人都超出平均之上,更像是一种讽刺。

然而这种偏见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就连心理学家们也无法免俗,他们也普遍认为自己比其他心理学家更道德。可见自我服务偏见的强大,尤其是面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概念:智慧、能力、道德,谁又会说自己比别人差呢?

b. 胜利总能找到上百个老爸,而失败却是孤儿。

我们一边轻飘飘为失败开脱,寻找借口;一边却欣欣然地为胜利邀功,享受荣耀。这种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它有利于维持我们的自尊,却也为各种冲突埋下伏笔。

眼睛忠实的接受光线,但是最后能看见什么却是由大脑决定的。

所以离婚者会把婚姻破裂的责任归罪于对方,管理层会把业绩低迷归因于员工的能力不足,员工会把任务失败归咎于同事的无作为,肇事司机会把事故归结于对方未遵守交通法规。

生活中的诸多不顺都可以在别人身上找到答案,把所有问题都抛出去,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了,人性的自私在这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讽刺的是,对于自我的偏见会使我们无视自己对他人的偏见。我们会对别人指指点点,却对自己视而不见。

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去寻找什么。而你也终将得到你期盼的结果。

刻板印象”

对于自我尚且存在偏见,那么他人又怎能幸免呢?

我们会倾向于将客体归于不同的类别,以此来简化世界,方便我们高效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女人都很细心、篮球运动员都很高、理科生都是直男……

这些印象有好有坏,其实大多数刻板印象都是有一定根据的,只不过没有哪个群体内的个体会是完全相同的。但我们往往选择一概论之,刻板印象也因此出现。

固执的刻板印象一旦运作起来时,偏见就会无可避免的诞生。且我们对于一个个体的了解越少,越是模糊不清,我们就会越倾向于运用我们的刻板印象去填充,使其现象“丰满”起来,以便于我们做判断。

可想而知的是,我们越是努力去填充,个体的现象就越是扭曲,真相也渐行渐远。

研究发现:在了解病人病情的情况下,白人精神病护士对于黑人与白人病患进行人身限制的频率是一致的。但是对于新来的病人时,较之白人病患,黑人病患会更多的受到人身限制。

越是缺少信息,刻板印象的影响就越是明显。而强烈的刻板印象可以扭曲我们对于他人的解释与认识。

大卫· 罗汉森和他的同事揭示了在一个“疯狂的地方”的人也不会被认为是正常人。

他与其他 7 个正常人借着伪装而被收入不同的精神病院进行住院治疗。这 8 名假病人在入院时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而在一入院后,他们就放弃了伪装,其行为与常人没有分别。

但是,即使他们一切正常,也依旧被当成病患对待。罗森汉发现,当正常人身处于一个不正常的地方,他就会被判断为不正常,而他的任何行为都会根据这个认知被重新定义。

如果这些假病人用理性的方式与医护人员讨论他们的处境,他们就会被报告运用“理智化”的防御机制。而当他们把其观察所得记成笔记,就成为他们“书写行为”的证据。

这些伪装的病人平均继续留院了三周时间,没有一个人被医护人员认为是正常的。而当他们在配偶或者同事的帮助下终于获准出院 的时候,他们的出院诊断仍旧是“精神分裂症”,诊断书上写着 “有所缓解”,意思是他们的症状不再那么活跃了。

正如戈登 · 奥尔波特所说:标准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异充耳不闻。

“群体服务偏差”

当我们在不同的群体之间进行比较时,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是最好的。当人们聚在一起时,这种群体服务偏差就已经生成了。

实验证明了随机分配造成了群体团结:

被试被随机分成蓝绿两组,并按照组别给予被试蓝笔或者绿笔, 然后要求被试在蓝纸或绿纸上写字。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会根据组别的颜色来称呼这些被试。

然而即使颜色的分类本身没有任何心理意义,群体也完全是随机分配的, 但是在随后的测试中:被试对自己所在群体表现的评价会比对另外一个群体的评价更好。

不仅如此,这种仅仅基于颜色的组间偏见甚至在刚分完组,实验任务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许多实验证明了群体服务偏差的存在,即使群体的成员一开始是互不相识、完全陌生的,也会在分组完成后展现出惊人的团结。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所在的团队是最好的,认为团队成员相较其它团队更加优秀。

即使是简单的分组,就足以在群体之间产生偏见。

因为人类本质上是群居动物。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会了如何满足和保护自己所在的群体。进化教导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要迅速判断其是敌是友,并以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这项本能在遍布危机的远古时代相当有用,到了今天却逐渐显出弊端来。

当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内群体身边时,外群体刻板印象就更容易盛行。

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史蒂芬 · 拉夫曼与尼克 · 哈斯拉姆写道:非洲人被喻为猿猴,犹太人被喻为害虫,移民被喻为寄生虫。我们赋予宠物人性,却对外群体去人性化。

“公正世界现象”

仅仅是观察到其它无辜受害者,就足以使其显得不值得尊重。

社会心理学家勒纳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受试者需要观察另一名女性进行一项记忆任务的表现,实验中被观察者一旦犯错,就会遭受一次痛苦的电击。研究人员则记录观察者的情绪反应。

让人讶异的是,实验中观察者的态度发生了奇怪的转变。一开始,她们认为电击场面很残酷,并且同情被观察者。可随着实验的进行,她们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开始否定、贬低她。

勒纳分析:观察者会认为受害者应该被电击是因为其表现不好,总是给出错误答案而导致的,却丝毫没有意识到电击这种惩罚本身就是不合理、不道德的。

那么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知呢?

因为主观上,我们更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稳定的、可控的、公平的。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深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这种信念有利于我们遵循社会规范 行事,使自己致力于长远目标的追求。

既然我们相信“善恶有报”,那我们就自然相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公平世界假设”指出,人们之所以漠视甚至歧视受害者。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而是因为我们“看不见”。

那些相信世界绝对公正的人,认为被强奸的受害者一定是言行欠妥;认为穷人一定是目光短浅;认为患病者一定是自作自受。

而被忽略的是,这个世界的不公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事情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面对“偏见”,我们能做什么?

种族、性别、学历、地域,傲慢与偏见无处不在。或多或少的,我们对于他人总是有偏见,我们也尝过被偏见的滋味。

偏见或许常会像膝跳反射一样无法抑制,但是真正重要的是你是怎么去看待这种意识。

情绪的生成或许难以控制,但是我们的行动是可控的。是否会被意识主宰你的行为,关键在于你是否乐意做出改变。

相关学者乐观地指出:仅仅是避免偏见的动机也可以调整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在意识到偏见会扭曲我们的认知后,有自我意识的人就会产生内疚感,并努力抑制这种偏见反应。

而距离就是傲慢最好的养料,要谨记的是:对于任何人事,我们越是不了解,就越是容易产生偏见。当我们高高在上,俯视他人时,傲慢就会不请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别歧视?地域黑?我们为什么不肯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