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末期,真的选不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吗

其实明君与否都是形势使然,盛世的明君未必都明,但是风来了猪都能起飞,末世的皇帝未必都是昏君。但是风去了猪摔死了。

真实的历史其实不像故事中的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一个人可以挽救乾坤于既倒,评书中经常有敌军围困城池,然后来一员大将,力杀四门然后解了围城之困。

但是真实历史中,将军重要的职责还是指挥,指挥军队纵横捭阖,而不是身先士卒单挑敌将。

《三国演义》首创的单挑模式,和历史中的真实还是有出入的。一个将军再能打再能杀,杀死几十上百名士兵也就是极限了,但是对大局无关痛痒。

明君,也是这样。

如果朝廷整个大局是乱糟糟的一团,人心向背,即使皇帝再明,也于事无补。

甚至明君越明死的越快,只有那些不那么明甚至有点昏庸的皇帝,反而能活的更久一些。

比如三国时曹魏高贵乡公曹髦,不可谓不明,十几岁就已经深通易经,每天想的事情都是如何恢复老祖曹操的光荣。但是当他驱战车杀上长街,以一己之力挑战权臣司马家时,却落得身死业消的下场。

而太后为了讨好司马家,也立刻废了他的皇帝身份,让人唏嘘。

相同的还有唐昭宗李晔,唐昭宗上任后尊礼大臣,励精图治,希望恢复大唐往日的辉煌,但是他这么努力又如何?依旧不能阻止大唐衰落的大势,因为太出色,权臣朱温怕驾驭不了他,干脆一杀了之。

相同的悲剧人物,还有明思宗朱由检,南明隆武帝朱聿键都算不得昏君,都想有一番作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开创世纪,但是都事与愿违落得有心无力的结局。

末世王朝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杂病丛生无药可医了,不管吃什么药都不会有太多的起色。

对于末世王朝来说,昏庸的君主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让这个王朝逐渐走向凋落。

英明的君主就像一剂虎狼药,吃下去短时间内能看到效果很好,但是由于身体已经被掏空,所以虎狼药下肚,很快也变成要命的毒药。

末世之所以成为末世,是各种原因使然。王朝的制度设计一开始保证了王朝的兴旺,到了王朝后期,这些制度的弊端也显露无疑,劣币驱逐良币,王朝初期制度的红利逐渐被弊端吞噬殆尽,这些弊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造成的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能够扭转,要想重生必须浴火,必须下大力气从旧车道转换到新车道去。

但是对于一个已经平稳行驶了两三百年的王朝来说,高速行驶中猛然转弯换车道必死,不过不转也得死。

英明君主和昏庸君主的区别是:让这个王朝死的时候是体面一些,还是难看一些的。但是他们是阻止不了王朝走向没落的趋势。

文:薛白袍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朝末期,真的选不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