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石斛,养胃益肾,保护嗓子,您会喝铁皮石斛茶吗?

每天一味中草药85:石斛,养胃益肾,保护嗓子,您会喝铁皮石斛茶吗?

石斛,兰科植物。因长在山石而得名。金钗石斛常聚集成丛,茎上分节,黄绿不高。叶无柄,圆润如革,抱节生长,叶脉清晰平行。开花二三朵,花不小低头下垂,色白淡红。干燥茎入药,色如金黄,形如头钗,得名金钗石斛。环草、铁皮、黄草、马鞭石斛的茎也入药。功能清热生津,养胃益肾。

石斛(Dendrobium nobile),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的茎。因为长在山石上而得名。斛hu,为古代的容量单位,至于为什么叫斛,小永还没有查明白。

石斛是附生草本,除了生在山石外,还长在树干上。靠须根系附山石上吸收岩层水分提供营养,而裸露在空中的须根也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金钗石斛常很多棵聚集在一起生长,茎黄绿色不高,茎上分节,节间距几厘米,很密集。

金钗石斛的叶子没有叶柄,紧抱茎节生长,生于茎的上端,叶片如革质,长圆形,叶脉清晰平行。

金钗石斛的花从茎节长出,开花2~3朵,花朵不小,低头下垂,花瓣白色,末端淡红色。

中药饮片为石斛的干燥茎切片,干燥石斛色如金黄,形如头钗,因此得名。石斛的种类繁多,除金钗石斛外,环草石斛、铁皮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的茎也同样入药。

环草石斛,又名美花石斛,花常一朵,淡玫瑰色,开花儿确实很美。

铁皮石斛,叶片纸质状,花片呈黄绿色。

黄草石斛,又名束花石斛,茎最长,可达2米,叶薄纸质,花多,呈黄色。

马鞭石斛,花柄细长,花多成串,也为黄色。

石斛的药用价值

清热生津,养胃益肾

石斛生命力顽强,生长在岩石上,靠吸附水分生长,即便剪短的生条,温度适宜也能绽放鲜花。古人借助石斛的这个特点,将它用来滋补阴液。石斛还具有清虚热的作用,清中有补,补中有清,是一味滋补良药。

石斛入胃经,能够养胃阴,适用于胃阴缺乏,饥不欲食的人群。这类人知道饥饿但却不想吃饭或吃的不多,中医称之为胃阴匮乏,好比锅中少水,只能煮下很少的饭,容纳不了太多食物。这种情况,石斛最适合。师翁李玉奇老先生就常用石斛养胃阴。

石斛还能入肾经,能够滋肾阴而强筋骨。古人认为石斛生于石上,体坚质硬,而能补虚弱,强筋助骨。《神农本草经》称它能“除痹”;《名医别录》称它能:“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后来医家也取石斛滋补肾阴之功,用来治疗肝肾阴虚之视物昏花,成就了名方石斛夜光丸。

石斛的应用方法

石斛需久煎

花叶茎类的草药含有挥发油,入药常常轻煎,但石斛是一个例外。石斛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很难溶于水,入汤药需要久煎。久煎多久?至少半个小时,有人做过实验,发现煎煮一个小时,90%以上的有效成分才被煎煮出来。

如果能用到新鲜的石斛自然效果更好了。也正是由于石斛的有效成分难以析出,古人也主张将石斛久熬收膏,做成膏剂。乾隆年间黄宫绣老先生在《本草求真》如此写到:“但形瘦无汁,味淡难出,非经久熬,气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剂,或熬膏用之为良。”

铁皮石斛茶

现今铁皮石斛茶非常畅销,功效与中药石斛差不多。但如果当茶喝,也不能简单的泡服,最好用文火煮半小时再喝,方可见功。其实石斛入茶由来已久,但您听过这种用法吗?《本草纲目》说:“(石斛)每以二钱,入生姜一片,水煎,代茶饮,甚清肺补脾也。”

石斛10克、生姜1片,水煎代茶,能够清肺补脾。石斛滋润脾胃,还有清肺的作用。明朝李士材的《本草通玄》说“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老百姓清嗓子除了金嗓子喉宝之外,无外乎麦冬、胖大海,其实讲究点儿的用的是石斛。由于石斛需要长时间煎煮,很多人耐不住性子,坚持的不多。

网络上相传唱京戏的梅兰芳、马连良、潭富英等老先生就是常年用石斛代茶保护嗓子。小编没去考证,估计是真的。传统是相通的,老前辈们估计对中医也略知一二。如果您是老师,或靠嗓子为生,不妨耐下性子,试试每日慢煮石斛保护嗓子。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名医别录》:无毒。主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久服定志,除惊。

《药性论》:君。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

《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水藏,轻身,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本草纲目》:石斛气平,味甘淡微咸,阴中之阳,降也。乃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之药。深师云: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一法:每以二钱,入生姜一片,水煎,代茶饮,甚清肺补脾也。

《得配本草》:清肾中浮火,而摄元气。除胃中虚热,而止烦渴。清中有补,补中有清,但力薄必须合生地奏功。配菟丝,除冷痹。精气足也。佐生地,厚肠胃;湿热去也。虚寒者用之,泄泻不止。佐以川芎嗅鼻,治睫毛倒入;使以生姜煎服,治阴湿余沥。

《本草通玄》: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

《本草求真》:入脾除虚热,入肾涩元气。石斛专入脾、肾。生于石上,体瘦不肥,色黄如金,旁枝如钗。甘淡微苦咸平,故能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及能坚筋骨,强腰膝。凡骨痿痹弱,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最宜。以其本生于石,体坚质硬,故能补虚弱,强筋助骨也。但形瘦无汁,味淡难出,非经久熬,气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剂,或熬膏用之为良。以治虚热,补性虽有,亦惟在人谅病轻重施用可耳。

《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味中草药:石斛,养胃益肾,保护嗓子,您会喝铁皮石斛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