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召良:强迫症的焦虑习得

虽然强迫症是以被迫、过度重复行为为核心症状,但强迫症的情绪体验和其他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惊恐发作、场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等)一样,也是焦虑情绪。生活中我们发现,焦虑症患者因为常常会体验到焦虑情绪而误认为自己有焦虑症。

实际上,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都是在患者焦虑情绪驱使下做出的。

例如,强迫洗涤,患者之所以反复多次洗涤,不是因为患者觉得没有洗干净,而是一旦停止洗涤,他就会感到焦虑,当他忍受不了焦虑时,他就会再次洗涤或者继续洗涤,反复多次洗涤之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会减轻,也就不会有洗涤行为了。

又例如,强迫性穷思竭虑也是如此,如果患者对某个问题没有想清楚,就会感到烦躁不安,这种烦躁不安就会驱使患者继续思考下去,直到筋疲力尽或者想出一个结果来。

可见,焦虑(有时表现为害怕、担心或恐惧)是患者的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的动力。

那么强迫症的焦虑又是怎样得来的呢?为什么有人洗一遍手不会感到焦虑,而强迫症患者会感到焦虑呢?为什么有人想不清一些问题却不会感到心烦,而强迫症患者会感到心烦呢?

对于这些问题,认知行为疗法是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观点来解释的。无害和中性的事物、情境、想法或想象等本身并不会引起焦虑,但它们与能激发焦虑的事物或刺激同时发生,这导致了它们也可以引起焦虑或恐惧。一旦这些事物/情境/想法/想象与引发焦虑的事物建立了连接,它们单独也能引发焦虑情绪了。

就拿强迫性洗涤来说,患者对洗涤的焦虑并不是先天的,而是生活中其他引发焦虑的情境与洗涤结合后形成的。

例如,有患者在洗涤的时候,若正在因工作(或是其他)压力体验焦虑情绪,就有可能使得原本由工作引发的焦虑变成由洗涤引发的了。在这里,工作压力与焦虑情绪是原有的情绪联结(工作压力——焦虑情绪),但因为洗涤与工作压力结合(工作压力+洗涤——焦虑情绪),就使得洗涤也能引发焦虑了(洗涤——焦虑情绪)。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强迫症患者的焦虑常常是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期间形成的。患者往往会把生活中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通过刺激结合(如工作压力与洗涤的结合)的形式,转变成强迫症的焦虑情绪了。

春阳先生第一次穷思竭虑地去想同学死亡和鬼魂的事情正是发生在高考备考压力最大的时期。这种把生活压力带来的焦虑转换为强迫症焦虑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如果患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形成强迫症的焦虑了。所以,强迫症患者往往不能清楚地说明焦虑情绪的来源,如果我们能确定强迫症首发的时期,就可以发现他们当时往往正承受着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召良:强迫症的焦虑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