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书:感觉困难的时候才会进步

连续很多年没什么进步,一直不服气,找自己各方面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太容易。

这一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也是成长最不容易最痛苦的一年,但值得。

知识恐慌的时候什么都想了解,又觉得什么都来不及,急急慌慌的赶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时候甚至觉得再做什么都意义不大,就只是在未知领域的大门口茫然。

连着看了两本书,万维刚的《万万没有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和李连江《戏说统计——给文科生的统计学》,几个想法被改变:

一,不再害怕未知。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万维刚《万万没有想到》)


二,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为了追求流利说的高分和学习效率,重复简单的课程也是没有必要的,我把雅思考题作为大纲,在流利说中尽可能去接触新的信息,一旦我掌握了,我就不再恋战,往下的推进同样重要。因为当我们把一件事练熟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自动化”。而真正的职业高手绝不允许自己自动化。(《万万没有想到》)

三,所以训练必须要有针对性,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必须一切从实战出发,且有明确的每次训练要完成的目标。

目标定准确,考试就用真题复习,写论文就开始动笔,不再继续场外观望打圈,功夫在事外显然不是理工科的世界观。

昨天和老同事通了电话,说系里不再开大学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她工作量根本完不成,年终奖被扣掉了一半。

这世界对文科生这么不友好了吗?

看来欠下的债,迟早是要还的。中学时候学不进去的数学,大学时没开的微积分,英语没去过专八,都是上升的门槛,早受罪早受益。轻松后遗症就是要么被淘汰要么拼命补课。

清晨做了阅读理解

关于Australian sports team

题干着重理解reference sheet


图片发自App


expertise


图片发自App


reproduce

图片发自App

obstacle


图片发自App

overview

图片发自App

只看单词时候就容易混淆,图片的用处很明显,比如reproduce,居然理解为减少生产,结果是再生,生育,繁殖。比如plant reproduction。

下午看统计,statistical analysis,statistical methods, quantitative analysis,quantitative methods都是指统计分析,dependent variable,response variable,outcome variable都是因变项,individual个体,case个案,observation观察,sample样本,从population总体中选取出来的是sample statistic样本统计值,用样本统计值来分析population parameter总体参数,statistic就是统计数字,比如美国人警告年轻女性不要成为犯罪受害者,用词就是:希望你不要成为警察的统计数字。而population则可以称之为母体,因为样本从它中而来,社会科学中有效样本量超过一千就够,此乃抽样理论。

要获得有效样本必须遵循抽样程序,只保证程序正义,关注严谨公正即可。因此,抽取probability概率样本就会有科学程序,不是convenience sampling便捷抽样,图方便的后果往往会牺牲科学性,这在生活中哪一个领域都是一样的。因此抽样开始我们可以等距抽样,可以程序保证随机抽取,非概率样本,只能用来补充定性分析。抽样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台湾洪永泰是公认头号权威。

看到这里为止,佩服李连江老师内力深厚,目前为止,统计学这门专业能让我等文科生第一次接触就看懂,还能看得有味,真是感动出泪来。

这一天从五点开始学习,组织面试,回到家带孩子学习,自己备课,过得辛苦不易,却也收获满满。

再次印证逆境是增强我们内在力量的唯一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书:感觉困难的时候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