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管理(二)

1.立场与需要

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怎么办?

冲突中要学会区分立场和需要

那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呢?

分享一个商业谈判中经常用到的管理学工具——区分立场和需要。在商业谈判中,这个工具能有效帮助谈判双方把注意力放到两个人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上,而不是谁对谁错的立场问题上。这样有利于谈判双方找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如何处理情绪激动时钻牛角尖的情况?

这种因情绪激动就开始钻牛角尖、认死理或者一根筋的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窄化效应”(narrowing effect)。所谓窄化效应,是指当人处于情绪的控制下时(比如说恐惧或者愤怒),关注点会急剧变窄,容易盯着某个细节或者某个点,视野和认知都会变窄,为了满足当下的内心需求,就会放任自己去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处理比较有效呢?

首先,针对我们自己。当我们自己因为情绪上来,可能会陷入窄化状态时,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保持觉察。

二是状态预警。

针对正处于窄化状态下的另一半,你应该怎么做呢?

一是积极倾听,理解对方的真正需要。

二是要把握好节奏,“先讲情,后讲理”。

跳出思维局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立场、纠缠对错,就能穿透表象,看到对方真实的需要。

2.简明对话

如何与另一半好好聊天?

好好聊天不是一件难事

分享我在耶鲁大学领导力课程里面学到的商业沟通中非常实用的沟通工具,叫作简明对话(clean talk),来帮助大家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有效实现谈话目的和需要。

所谓简明对话,是指用非常清楚简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然后提出请求。这个工具主要用在商业沟通中存在误解或者无效沟通的情况下,目的是让对方能够准确把握你的意图和想法,从而打破僵局,形成有效沟通。

如何用好简明对话?

1.区分观察与评价

2.区分感受和想法

3.要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表达要求时要尽量清楚明确

3.积极倾听

对方死不认错怎么办?

对亲密关系的另一种伤害——不承认错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喜欢辩解主要出于两点原因:

一是立场关系。

二是掩饰内心的恐惧或者自卑。

积极倾听,卸下对方的防备和抵抗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倾听的三个不同层次与相关的特点。

倾听的第一个层次是关注点放在自我上的倾听(self-focused listening)。这个时候倾听的人只是假装在听,但注意力其实是完全放在自己身上的。

倾听的第二个层次是关注点转移到对方角度的倾听(otherfocused listening)。这个阶段,倾听者开始关注对方在说什么,注意力也开始放在对方的字词和内容上。

倾听的第三个层次叫深度倾听(deep listening),也就是我们说的积极倾听。这个层次的倾听者会对对方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通过对方的谈话来搜集信息,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断提问来确认信息。

那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第三个层次的积极倾听呢?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深度倾听需要做到积极回应、好奇发问和有效反馈三个方面,并且要把自己的状态天然调整到关切和好奇的状态。

4.情绪抽离

你想解决问题,对方却总是冷战怎么办?

冷战,也是一种攻击

在亲密关系中,攻击有三种表现形式:主动攻击、情绪抽离和被动攻击。

所谓主动攻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接发泄,包括暴力的语言和行为,比如批评、指责、怪罪、威胁、谩骂甚至身体暴力等。

所谓情绪抽离,就是我们这里要重点讨论的冷战,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四不”原则,或者用冷冰冰的表情与肢体语言表示“滚开,去死吧”。

所谓被动攻击,则是一种相对隐蔽的攻击,主要通过装可怜、苦肉计来激发对方的负罪感,甚至自伤自残,让对方产生罪恶感。

为什么会打冷战以及如何应对?

为什么有些人习惯于用打冷战的情绪抽离方式呢?

这其实跟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在童年时期,孩子都渴望情感回应,因为不回应意味着死亡。但如果从小教育就缺少情感表达这一项,父爱沉默如山不和你沟通,或者母爱强势控制,要求你一定听话,那你的情感需求就会常常得不到回应。刚开始,你肯定是渴望去争取回应,但如果屡屡受挫,就会逐渐丧失信心,转而习惯用压抑的方式来自我防御。

当这种情绪反应形成习惯后,我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就不容易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采取不回应的方式来逃避,期待问题自然解决。

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或者应对冷战呢?

1. 重在预防

2. 一方积极主动,另一方就坡下驴

3.不要急着逼对方回应

5.末日四骑士

关系中总被另一半贬低怎么办?

鄙视,婚姻中的“头号杀手”

为什么鄙视对婚姻的伤害如此之大?

1. 摧毁一个人所有的自尊和努力

2. 让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3. 最容易导致被情绪淹没

面对婚姻中的鄙视该怎么办?

1. 学会爱自己,活出力量感

2. 确定边界,明确底线

对于喜欢鄙视对方的强势一方,如果想真正改善一段婚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多喜欢鄙视对方的人根源还是自卑,渴望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但这种维护自尊的方式其实是最蠢的。

2. 练习喜爱和欣赏,好伴侣是夸出来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都有自我实现的预言能力。就是说我们越相信对方能够成为什么样子,对方就越可能朝着我们相信的样子发展。

面对鄙视的伤害,如何进行情感修复?

修复的成功或失败与说服力无关,而与婚姻的状态有关,所以双方是否懂得包容和欣赏彼此非常重要。

在包容的前提下,聪明的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情感修复方法。

6.性别差异管理

为什么你想求抱抱,他却秒变唐僧讲道理?

男女双方存在典型差异:

1.面对问题时的差异

2.语言和思维差异

如何应对男女性别差异产生的冲突?

1.女人最需要被理解,男人最需要被接纳

2.男人付出关爱,女人给予信任

7.影响力管理

被说花钱大手大脚,关系中的金钱观该怎么调和?

调节金钱观和消费观,需要好的影响力

这种因金钱观的差异导致的矛盾,其实无所谓对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消费方式,只是两个人一起过日子,有时确实需要为对方做出一些妥协和改变。

那如何才能让这种改变能够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不让对方产生被逼迫的感觉呢?

戈特曼教授也曾总结说,维持一段幸福婚姻最大的秘诀就是喜爱和欣赏,因为彼此的喜爱和欣赏,我们会很愿意去接受对方的影响,从而做出妥协与让步,彼此变得更包容,双方也能相处得更加和谐。

求同存异,更好地影响对方的消费习惯

在大多数情况下,让一方接受伴侣影响的关键是,首先要让他觉得你不是在指责,而是愿意和他探讨问题,并且能够理解他观点的合理性。

在金钱观的调和上,夫妻双方还可以做好以下的工作:

1.了解夫妻双方的金钱人格,懂得互相尊重

美国著名的“金钱伉俪”帕尔默夫妇,通过很多研究发现,每个人考虑和处理金钱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谈钱不伤感情》(The 5 Money Personalities)中总结归纳了五种金钱人格:省钱王,消费狂,冒险家,求稳者,随性者。

2.做好清晰的财政预算,打造消费共同体

8.代际沟通

婆媳矛盾,有法可解

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亲密关系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代际问题,有法可解

1.明确边界,权责清晰

2.懂得感恩,真诚以待

3.注意语气,把握时机

4.先说优点,再谈问题

所谓“三明治”沟通法,是指先说优点(表扬),再谈问题(建议部分),最后再回到表扬肯定。

9.三角关系

老公总替婆婆说话怎么办?

特殊的“第三者”——婆

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妈宝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总体而言,在“父亲缺位,母亲控制”的家庭中,父亲责任感淡漠,或者参与度很低,而母亲只好把对丈夫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尤其是男孩,男孩就被迫接任“情人”的角色。

还有就是丧偶或者离异的寡母家庭。母亲在这样的家庭中需要非常坚强,又当爹又当妈,儿子是她努力的最大动力源泉,也是她的精神支柱。

那妈宝男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嫁给妈宝男究竟有哪些利弊呢?

主要优势:

1. 性格温和,攻击性不强

2. 听话孝顺,不良嗜好少

3. 聪明上进,渴望被认可

弊端:

1. 独立意识弱,个人空间小

2. 婆婆伸手长,上演争夺战

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破解这样的三角关系的困局呢?

1. 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

2. 在经济上真正独立,在物理上保持距离

3. 放下立场,拥抱需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密关系中的冲突管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