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读名著,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你真的知道名著该怎么读吗?
引发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是,是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提问者应该是一位初中生的家长,这位家长在问题描述中是这样说的。他说由于今年的情况特殊,孩子的班主任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读一本名著。题材和作者都不限,读完之后要写一篇关于这部作品的完整的读后感。
他的孩子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了两周的时间读完了。但是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却犯了难,不知道该怎么写。于是孩子找到了这位家长,希望能帮忙找一下思路。
这位家长用提问的形式来帮助自己孩子找思路,结果不问不要紧,一问差点没把家长气死。他的孩子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一点也想不起来这本书里讲过什么。不清楚内容的脉络主线,就连人物关系和人名都没记住。
看到自己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孩子有点泄气。觉得自己费了半天劲读完的书,结果一点收获都没有,怀疑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
作为家长也着急,一方面不想打击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自己也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读名著才能有所收获。于是就跑到网上来提问,希望网友们能有比较好的建议。
我在看完这个问题之后,瞬间就会想起来自己小时候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的感受。那时的我也是刚上初中,对于这种偏现实主义的小说完全不感兴趣,我更喜欢读《西游记》、《基督山伯爵》这种小说。
但是老师要求我们读这本小说,这让我的读书体验非常糟糕。不仅没记住主要情节,连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没记住,更别说这本小说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了。
直到现在我都不想重新再读一遍,就是因为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差的记忆。
名著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追捧它的人很多。然而在追捧这些名著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跟风,其实他们根本看不懂名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读懂名著。
为什么要读名著
在开始介绍方法论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读名著。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读名著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跟风,那么读的过程通常来说会比较艰难和痛苦。
因为我们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读书,读书对于我们来说不像是一种消遣,更像是一个任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如果小说内容比较符合我们的兴趣口味那还好,一旦小说比较晦涩难懂的话,整个读书过程会伴随着巨大的痛苦。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名著呢?简单来说就是名著忠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通过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风俗习惯。我们各种主观想法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影响,这些想法组成了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完善的。
作者们在名著中所描写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更多的是反映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他们在这些记录的过程中,通过夸张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人类的情感和想法写进故事中。让现代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著名哲学家丹纳的一句话恰如其分的说明了这个观点,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就拿前面提到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通过柯察金的视角。对俄国当时的环境进行了充分描写,并以主角的个人经历,描写了这个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以及主角不屈不挠战胜困难的精神。
所以读名著不仅仅是在愉悦我们的精神,还可以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开始读之前不要做这件事
在明确读书目的之后,就要开始读名著了。很多人有个习惯,那就是在开始读书之前,先去网上找相关的读书笔记和书评等内容。在充分了解了名著所讲述的内容之后,再开始读。
不是说这么做不对,而是这样做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比较容易被剧透。
除了反映作品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以及拥有大量拥趸以外。名著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内容所含信息量极大。这些信息量只有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通过分析和联想,才能找到解读的乐趣。而如果我们提前通过其他人对内容的解读知道了具体情节,在读名著的时候就会失去那种“惊喜感”。
除了这种“惊喜感”,提前了解具体情节还有另一个坏处。
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会发现,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不喜欢来自家长和老师们的说教,相反我们更喜欢故事。哪怕我们在内心认同老师和家长们的观点,但是还是控制不住那种反感。然而在我们长大之后,却还是特别崇尚用理性的“讲道理”,让别人听从我们的劝告。
结果这种劝说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非常差。
这是因为“讲道理”就像在我们与长辈们之间画下一条线,如果我们听从对方的劝告,就意味着对过去的自己的背叛。
而讲故事则是给道理披上故事的外衣,让对方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行发掘故事深处蕴含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
读名著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提前知道了别人对故事情节的解读,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不会花大力气去理解书里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读书的过程会变得敷衍,我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
所以在开始读书之前,不要尝试去看相关内容,避免自己“被剧透”。
怎么读名著
在搞清楚为什么要读名著以及在开始读之前不要做什么之后,就要开始讲如何读名著了。
首先,要了解一本名著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已经通过丹纳教授的话,明白了“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那么我们在读名著之前,就要首先了解这本书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就是作者通过对男主角的描写,反映了哥萨克民族在经历时代变化时的各种遭遇。
只有在明白了作品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我们才能读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第二,读虚构类的名著要学会从历史中找原型。小说类的名著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非虚构类的作品,另一种是虚构类的作品。前面所讲的先了解大时代背景后再读的方法,适用于读非虚构类的作品。当我们读虚构类的名著时,就不能去了解这部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因为虚构类的名著大多是作者采用架空的方式,来为读者描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时代的大背景对于理解这部作品来说并没有多大帮助。所以当我们在阅读这类名著的时候,就要学会从历史中寻找原型。
比如经典科幻巨著,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写的《银河帝国》,这部作品就是虚构类名著。而阿西莫夫在完成这部小说之后,曾经透露过这部小说参考了罗马帝国历史。所以我们在读这部名著的时候,可以尝试着从罗马帝国的历史中寻找原型。
在对罗马帝国的历史有基本了解之后,再读这本书就会很轻松。
如果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会发现,阅历越少的人越容易相信自己是对的,因为他们只见过自己眼前的世界。这与学历高低无关,哪怕已经拥有了博士学历也一样。想要破解这个陷阱也很简单,那就是多增加自己的阅历。增加阅历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拓宽自己的眼界。
在这些方法中,效率最高的就是读书,尤其是读名著。在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之后,希望各位读者老爷能够真正把名著读懂、读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