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最强大脑”背后的冰山一角

新一季《最强大脑》开播了。追剧之外的学习,虽只为我揭开了大脑世界的神奇一角,却已惊叹大脑实至名归,确为——“最强”。

看过上一季的《最强大脑》,被挑战者以及名人堂的选手们惊人的观察与记忆力所折服。随之而来,我的脑子里产生太多的疑问:

挑战者们在看完题目后,有闭上眼睛回想的反应,也有手在空中挥舞比划的小动作。他们是如何观察、如何记忆的,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记住复杂的事物,并进行推理运算等其他加工。

这些惊人的表现实际上还包含了推理、计算、空间、创造多方面的能力。他们都是如何练成这般神功的?是否存在先后顺序?

为什么水哥视力减退的情况下,还能辨认出看过的事物?这种能力的训练会不会对视力有影响?

这些人是真的骨络惊奇、天赋异禀吗?还是普通人也有机会做到,只是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大脑,不得门而入?

正巧,“快速阅读”主题的书籍里面,有相关的两类练习:注意力与视觉幅度训练。

注意力训练法

大部分书籍中关于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和建议,都是从排除干扰的角度给出。

具体到选择安静环境,如书店、图书馆;远离电子产品,如倒扣手机,定期查看;好的时间段,如一天精力最好的清晨;开始前的准备,如听a波音乐;劳逸结合,如番茄钟工作法(工作25min,休息5min)。

不过这些我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有种治标不治本的感觉。直到看到下面这几个方法,顿时觉得,或许这就是超常能力的一个入口。

a.固点凝视法

在白纸上画直径2cm的黑色实心圆,放松身体,平举白纸与眼睛保持30cm;

尽量不要眨眼,凝视圆点计时2分钟(如果注视圆点时,圆点中出现了模糊的白光,说明注意力有所松懈,这时请闭上眼睛深呼吸,重新集中注意力,圆点也会恢复原状);

到时间后迅速看白色墙壁,看墙壁上是否会出现白色圆点;

每天早、中、晚练习一次,白色圆点在墙壁上保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大约一周后,白色圆点就能保持3~4分钟,这时注意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b.舒尔特方格法

舒尔特方格有手机app可以下载练习。舒尔特方格的制作也非常简单。

在纸上画出1cm,5×5的方格,将1~25的数字随机填入不同的格子中。

练习者需要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数字的位置,用时越短越好。

5×5的方格


练习一段时间后,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数据判断自己的成绩:12~14岁,读完25个数字在16秒以下为优良;成年人最好达到8秒的程度。

刚开始达不到标准很正常,若急于求成消磨了学习的热情则得不偿失。在5×5的方格轻松达到要求后,可以加大难度,制作6×6、7×7、8×8等规格的舒尔特方格。

每天看10个表就可以了,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每看完一个表,眼睛稍作休息。

视觉幅度训练法

有一个现象,熟悉的人或者事物,即使距离非常远,大家通常还是能通过外部形态辨认出来。在快速阅读里,有一个视觉幅度的概念,与这个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

视觉幅度:眼睛清晰看到的范围。被观察事物的结构越复杂,这个范围越小。

如何调节这个范围呢?

将眼睛聚焦到刚刚可以看清事物,大脑也许就能分辨出来。训练一段时间,让大脑适应这种稍微模糊的聚焦方式,就能一次多看清几个字,从而提高阅读速读。

当然视觉幅度的扩大,需要结合语意单元阅读法进行,以最大化地发挥它的作用。

看到这几个方法是不是感觉有点训练“最强大脑”的味道呢!可以先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方法去尝试一下。


注:参考资料《快速阅读训练法》胡志华、《如何十倍速读》大锤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秘“最强大脑”背后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