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的补气--答孙广仁老师质疑(之一)

于中医的补气--答孙广仁老师质疑(之一)

     孙广仁老师认为:“我们说的补气不是补充信息,而是细微的能量性物质。”

                     回复:补气究竟是“补充”了什么?在讨论补气之前,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补气,或者气虚是什么?按照《教材》[2]264,“气虚,指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的病理状况。生理学认为气虚是由于“副交感神经(阴)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阳)功能减退↓。宏观症状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等。治法如马建平学者报道[9]:四君子方剂:[党参,白术,甘草,茯苓]。四药合用治疗脾胃气虚患者,说明了四君子汤对肠胃作用不仅是局部的,某一个细胞,某一个受体,或者是介质。药物的有效性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恢复,即拮抗乙酰胆碱和组织胺(递质载体)的作用,使原来紊乱的肠胃分泌和消化功能修复。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得以调整、改善了肠胃功能紊乱才是补气的本质。当然四君子方补气健脾的作用还包括:提高免疫功能和调整内分泌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增强血液循环等。显然,它是对基于信息(气)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理调整修复,实现平衡。     因为气=功能。所以补气就是功能的恢复、修复。这个逻辑得到了以上生理学前因→后果的相互印证,这些事实及其气理,可以明示于世人。而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必然以无形的信息(气)为基础(包括理法方药,望闻问切)。缺乏信息的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必须强调:因为,气=功能、机能,而功能由"调节”体现;调节又必须以'信息'为基础完成。在此意义上讲气=信息,虽不全面但没大毛病。这就是我们认为的补气。   至于孙广仁老师说的,补气就是补充了“细微的能量性物质”。(填补了缺失?)。笔者不敢苟同。其一,因为缺乏具体的事实证明之。比如补气是不是补充了身体某“物质”的长高宽/密度/重量?或者增加了该“能量性物质”的数量?或者补充了已缺失的“物质”?您所说的这个“物质之气”究竟是什么呢?比较原子还小吗?可否拿出来一点点让大家看看?

其二,而且临床效果而言,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改善营养缺乏,但是该方药无法针对气虚证的病机病理产生对症的疗效。虽然符合“气=物质”之定义但不符合中医的理法。比如从医理上讲,中老年缺钙大多数是因为脾胃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转运、消耗、存储),因此仅仅依靠“一片顶5片”(精微物质)往往难以达到希望的补钙效果,正确的治法:应该注重脾胃系统功能的改善(为什么年轻人很少缺钙?)。可见对于明显的营养缺乏,仅仅依靠补充“细微的能量性物质”尚且不能奏效,更何况“气虚”证呢?显然,补气不能回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恢复”这个核心。

其三,另外您的所谓“细微的能量性物质如何补“虚寒、虚热证呢?

其四,气虚仅仅依靠针灸刺激穴位,同样可以实现补气,增加食欲、恢复体力。而没有增加什么物质,您如何解释呢?正如《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节)虚实,不可不通(信息)。”古代已经明确回答了针灸治疗的原理就是“疏通信息”、实现“补虚泻实”,并不是什么“细微的能量性物质”的补充。    事实胜于雄辩,我喜欢遵循“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的准则。气需要由“物”来证明、表达其内涵。才能够让别人口服心服。总之,希望老师拿出“事实”证明;事实胜于雄辩!一孔之见而已。学生言论有错误之处,万望老师批评指正。

                                                                  问安!张海生2021年5月2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中医的补气--答孙广仁老师质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