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疯狂打折的背后

     

图片发自App

        前天走进超市的时候发现又有大幅度打折活动,这是近一年来我遇到的第二次,一百余品类五折起,幅度不可谓不大。

        犹记得第一次的时候大概是超市在搞周年庆,场面特别疯狂。男女老少齐上阵,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塞得满满的,吃的喝的用的,屯着屯着屯着。收银台前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后去的顾客连推车都没有了,我在人挤人的超市挪一圈听到好几次工作人员耐着性子解释:“这是搬货的推车,不能给你们用。”到活动最后一天时,很多货架上的商品都被搬空了。

        这种力度的活动实在令人心动,尤其是对于我,简直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刺激。还不是因为自己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有降低生活成本的机会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抓住。所以,这两次打折我都积极地不遗余力地加入。但,每个去抢购的人都像我一样因为拮据吗?要是我手头宽裕还会这么积极吗?我想起今年双十一淘宝成交量又创新高时有些外媒对于此事的看法,他们把这结果归因于中国经济开始走向低迷。你看,中国人都如此热衷于购买打折商品了。大部分网友对此评论,如果成交量不如往年,他们肯定要说中国经济不行了呀。你看,大家连东西都不怎么买了。先入为主分析问题,寻找的不是现象,而是例证。回过头说,人们爱买打折的东西与经济发展好坏到底有无必然联系呢?我认为人们爱买打折的东西更大程度上与消费心理有关,比如有备无患,比如买到就是省到甚至赚到,比如从众心理。

一、有备无患的心理需求

        我父母生活在虽温饱但不富足的时代,从来都是能省则省还有就是喜欢屯东西。不穿的衣服,屯着,说不定哪天上面的扣子还能用或者派上其他用场;超市的购物袋,屯着,还可以当做垃圾袋。总之,用旧用坏的东西就是舍不得扔。基本没什么利用价值的东西还想着或许哪一天可以派上用场,更何况是要吃要喝要用的米面油纸这些。有备无患缘于可以增加安全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老鼠也热衷于储存过冬的粮食,囤积可能是所有动物的天性。

二、买到就是省到甚至赚到的宣传效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买到就是省到”“买到就是赚到”……诸如此类的口号非常盛行,一度深入人心。不过,买到真的能赚到吗?买回来的东西基本自用,使用价值高于花出去的钱才能赚到,但使用价值不能量化成具体的钱。所以,“买到就是赚到”只能存在于自我感知范畴之内,感觉赚了就是赚了,感觉亏了就是亏了,至于钱真的多了吗?那是不可能的,感觉而已,全凭自己怎么看吧。就如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只是一句营销口号,当真你就输了。

三、从众心理的刺激

        二人从,三人众。我承认自己是个从众的人。而且,好像从小就是。小学时,买课外书我要和其他人买一样的;初中时,买计算器我也要和大家保持一致。在讲究个性的年代,我深感自己有些落伍。每次想在外貌上做些特立独行的打扮,又感觉大街上好像时时有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其实人家或许根本没注意。我深感于无法迈过自己这道坎,于是愉快地投入从众的怀抱。所以,面对超市的打折海报,面对一群又一群奔向超市的人,我再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投入抢购大军。

        当前天我在人流中穿梭终于抢购成功,怀揣着一颗在寒风中依然激动的心,在喜滋滋地拿出小票的那一刻就离奇愤怒了。因为小票第一行的某豆奶比平常买时每瓶贵了三块钱,虽然最后豆奶给打了七五折,但算下来总的商品价格和平时相差无几。此时我该庆幸手头拮据,不然我得买的更多。

     



        一个人的决定,到底可以立足于自己,还是最终受制于环境。大概两者根本无法区分彼此,相互影响。 看来得要告诫自己,理智购物,理智消费,理智做事。不被所谓惯性思维左右,不受宣传效果鼓动。在越是疯狂的氛围中,越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理智!理智!理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市疯狂打折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