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麻雀变凤凰的黑色喜剧

2017年,一部讲述美国前第一夫人杰斐琳•肯尼迪的传记电影成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然而电影本身的剧情和思想内核却深受非议,这部电影就是由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第一夫人》。

这部电影在创作之初就明确了其主要创作目的——拿奖和冲奥,就像现在每年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都会卯足了劲,去花费重金创作那么一两部显然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艺术的电影作品。

娜塔莉•波特曼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相较于前些年的夺奥之作《黑天鹅》已然是炉火纯青,少了很多青涩,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

就像很多评论说的那样,通过娜塔莉这几年的电影作品尝试,她已然逐渐摆脱了早期设定的金童玉女形象,开始去尝试一些有着复杂内心变化的人物角色,朝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

看完《第一夫人》,会发现它的表现手法和叙事节奏显然和一般的传记电影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对故事主人公的了解丝毫没有随着电影的故事情节进展而不断增加,反而在电影之中逐渐模糊和神秘。

杰斐琳究竟是谁?是落落大方的富家小姐?是权势惊人的总统夫人?还是受到丈夫冷遇的普通妻子?随着电影的不断继续,我们会发现上述这几个人物角色虽然有着同样的名字和面孔,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物。

严格来说《第一夫人》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传记电影,而是一部表现人物内心心理和真实故事相结合的实验电影。

她家世显赫,从小出入于美国的上流社会,却丝毫没有半点富家小姐的架子,没有不学无术的幻想。

她从小热爱读书,精通多种语言,俗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学识弥补了她相貌上的缺陷。

如果你看过杰斐琳的个人照片,你就会发现,其实单从五官和容颜来讲,她算不上美人。

可她硬是通过自我调整和对外在形象的重视,将自己逐渐成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佳人。

最终她对外在形象的重视更是帮助肯尼迪得以登上总统的宝座,后来许多历史学家都曾说,美国人民对肯尼迪总统的怀念与热爱,大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和他相依相伴的妻子杰斐琳。

长期以来,无论丈夫肯尼迪遭遇什么样的难题,杰斐琳都尽力站在他的身后,不断帮助他获得胜利,这就使得很多公众对忽略她在肯尼迪的成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直到肯尼迪遇刺之后,她的一系列表现和举动,才让世人得以深入了解杰斐琳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

当肯尼迪连中三枪倒在杰斐琳的怀中,一般而言,正常的女性此刻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要不就是失声痛哭,然而杰斐琳却能不顾中枪的危险,勇敢的爬到后面车座去捡一块丈夫的头盖骨。

当随同的人员请求她及时换下身上的血衣,杰斐琳坚持不脱,因为她很清楚如果不能让全国的民众深刻的记住自己丈夫的死亡,那么很快对于追查真凶的调查就会不了了之。

当一身鲜血的走下飞机获得所有人的注视那一刻,杰斐琳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肯尼迪的遇刺后来成为美国近代历史上最经典的几幕场景之一,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探寻欲望。

肯尼迪与杰斐琳的夫妻情感,在后世的揭露中,其实已然在肯尼迪的沾花惹草中所剩无几,特别是后世所揭露的肯尼迪与玛丽莲梦露的复杂关系,更是让我们这些时隔多年以后的旁观者瞠目结舌,旁观者尚且如此,更何况作为肯尼迪妻子的杰斐琳呢?

后来公布的一段纪录片,我们看到那对在国民面前显得恩爱无比的总统夫妻,在私底下却连一个拥抱,一个亲吻都没有,甚至于两个人不得不进行的交流都是简短而冷漠。

可即便两个人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杰斐琳依旧能够在丈夫遭遇袭击的第一时间做出舍身忘我的举动,依旧能够为了维护丈夫死后的尊严和名声,而不断向公众抛去一系列真实而又美丽的谎言。这一切让人不得不佩服杰斐琳的胆识和气质。

《第一夫人》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在介于现实与梦幻之中寻找到了一条叙事线索,它用压抑和悲恸的氛围和基调,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极度贴近于电影主人公,同时又存在半遮半掩的,朦胧的温暖和亲切。

我们就好像是坐在杰斐琳对面的那个人充满同情与怜悯,却又带着欲言又止的沉默。

整部电影并没有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生故事,仅仅只是将杰斐琳沉湎于悲恸和深思的当下与过去几个生活片段相互交织。观众所能看到的仅仅只是杰斐琳,或者导演所想要你看到的一切。

前面我们说到,在《第一夫人》中,对于杰斐琳几个不同时期的角色演绎始终是分隔开来的,就好像娜塔莉所扮演的是三个角色,而非一个人物一样。

电影始终存在着对自我身份的探讨和追寻。某种意义上来说,娜塔莉的这部新作和她当年的那部《黑天鹅》不无相似之处。

影片中,伴随着开头娜塔莉所饰演的杰斐琳充满成熟和现实气息的话语,我们看到了一个看破红尘,表现出野性和诱惑的女性形象。

然后是回忆中,那个身处1962年的白宫,扮演着贤惠夫人的第一夫人杰斐琳,透过电影的视角,我们其实可以发现,这个版本的杰斐琳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而产生的。

紧接着是在遭遇了丈夫被刺之后,充满痛苦和无助,却又不得不以一己之力操持着丈夫葬礼的妻子形象。

在影片一开始这三个不同时期的杰斐琳分隔十分明显,可随着电影剧情的不断展开,我们可以发觉在超越这三个形象的背后,其实都只是一个孤独和无言的女性形象。为了在政治生活与个人生活中竭力保持着平衡,竭力维护自己在公众面前端庄大方的个人形象而不断牺牲和奉献着自我。

在肯尼迪死后的影片片段中有几个值得深思的情节。

首先是在葬礼的准备过程之中,当杰斐琳提出要给自己的丈夫来一场无比隆重的国葬,面对一众政府高官们的不置可否与漠不关心,原本和肯尼迪已然处于婚姻破裂状态的杰斐琳这时却无比坚决和果断,最终使得肯尼迪的葬礼成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隆重国葬。

当数十万民众的沿路悼念画面缓缓出现在眼前并且与真实的历史实现融合的时候,更加证明杰斐琳的决定和思考是正确的。

而在丈夫遇刺后被突然变故和各种事项安排折磨的身心疲惫的杰斐琳,面对幼小而而无辜的两个孩子,所展现出来的母性和平静则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丝生活的无奈。

同时,电影也有对冷酷现实的反映,当杰斐琳还尚未完全从枪击的惊吓之中缓过神来,副总统约翰逊对于登上总统宝座的急切,一众政府幕僚全然不考虑杰斐琳个人感受的做法,把美国政治令人讽刺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杰斐琳在失去第一夫人头衔时的惆怅和失落,以及在众人面前几近手舞足蹈的慌乱,更将一个女性在面对困难时的手足无措,完全袒露在观众面前。

而电影结尾最值得品味的情节,莫过于杰斐琳在接受《生活》杂志记者采访时,她说肯尼迪生前最常听的戏剧是《卡米洛》其中的一段光辉时刻。

这一番关于丈夫生前喜好的只言片语成功被各家媒体不断传扬报道,使得肯尼迪在任总统三年多来的政绩在其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一直能够保持较为积极正面的评价。

后来从“卡米洛”戏剧向外发散,许多媒体的报道和怀念文章更是把肯尼迪描述为正直勇敢、追求真理的斗士。

即便杰斐琳和肯尼迪在结婚后不久,就已然失去了最初那股爱情的味道,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杰斐琳依然牺牲了部分真实的自我,成全了丈夫执著一生的政治事业。

可以说如果当年不是由于杰斐琳在肯尼迪死后各种奔波造势,可能肯尼迪即便死去也会很快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更不用提要成为如今美国人民心中呼声最高的总统之一,可能一段由利益而生的婚姻最好的结局也不过如此吧?

戏内,由娜塔莉•波特曼所扮演的杰斐琳只是描摹了漫长人生中的短短四天时光。

而戏外,杰斐琳的人生却还在继续。在肯尼迪死后,杰斐琳终于回归了自己所需要的平静生活,也终于能够自己决定所想要的一切,而不是为了成为公众眼中的那个第一夫人而活。

后来的她再也不需要顾忌别人的看法,做过年薪一万的图书编辑,也下嫁了希腊船王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夫人》:麻雀变凤凰的黑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