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爱民,当如苏轼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写到,苏东坡有着许多令人敬爱的特点,他是百姓之友,是坚持己见的政治家,是士大夫,最重要的是,他是在中国一被大众提起便会引人亲切敬佩的微笑的人物。他的这些特点也充分说明他的观念与行为中是有着一种爱老百姓的“大善”的。

        苏东坡有一定的政治成就,只是与他的文学成就比起来显得极少,他的理想抱负与政治观念值得士大夫们的借鉴,只可惜他自己几乎没有机会推行“爱民”理念。其中一个成就是建了苏堤,他在杭州任知州时,主持修筑了苏堤堤岸,在这之前也有过历任官员修堤,如白居易任刺史时修的白堤,不过都不如苏堤有名,也没有流传如此之广的典故。这与苏东坡的文化成就和政治人生观都有关联,他的政绩被百姓歌颂着,并流传着、推广着。

杭州苏堤到春晓,无边阴柳总有声。

图片发自App

        苏东坡的政治态度形成可能很早,他自幼有天赋,且生在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父母教育使他“奋力有当世之志”。后来苏轼在父丧服孝期间,多次写文章表达政治改革思想,他反对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主张节奏更慢的改革,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以现在的长远的眼光看,也就明白苏轼为何首先是文学家、艺术家而不是政治家,人们不对他的政治作过多的评价,因为既变法又充分保护各阶层社会的利益是不可能的。苏轼确实有当世之志,然而三进三出那个朝廷,他的志向还是更多的留在了后人吟咏的歌声中。苏轼关心百姓疾苦,又支持一定的变法,本身有一定的矛盾。

人说又变又不变,苏轼只知粮贵贱。

图片发自App


        这一矛盾被他自然地化解了,用的不是政治手段,而是他所特有的方式。在杭州和密州任官的几年,他写下《山村五绝》《八月十五看潮》等诗,有不少诗句提及百姓受苦难,如在《山村五绝》中写到“迩来三月食无盐”等,表现的是百姓生活中的困难与窘境,难见到修饰华丽的句子了。他任太守,虽仍不忘政治理想,可比起官场的勾心斗角,他更在乎“斥卤变桑田”,他更迫切地扎进土地,亲近儿童和老农,站到抨击新法队伍的最前端。将自己的政治观点于诗文中表现出来,把变法问题抛到脑后,把爱人民的思想融入诗中,对于擅长属文的苏轼来说,就是对矛盾的最好化解了。

        我们的东坡居士便是这样的百姓友,他又能推己及人,所以到哪都能有朋友,流传甚广的有他与佛印的趣闻,与黄庭坚等在文学上的交流,更有表现不具体但很深刻的百姓与苏东坡的交流。就好比昔者韩昌黎要在早期给自己冠上“昌黎韩氏”一样,苏东坡在贫苦时饿着肚子去东坡,不为韩昌黎那样求名声求赏识,面是为了饱腹。可这样“东坡居士”也同样广为人知。东坡居士的土地里不只出产农作物,更出产诗文,出产朴实的百姓友人。在这片丰产的荒地上,东坡居士便是“明星”,围绕他的是文人朋友们,农民和百姓是他最忠实的粉丝。豁达开朗的苏东坡会在逆境中转换,《夜饮东坡醒复醉》更是表现他在重重压力下的释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豪放不羁。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西新桥建成后,百姓的欢喜和对苏轼的敬仰在诗文中可见一斑。爱人爱民的苏轼,几度因为政见遭贬甚至危及性命。可他敢于发声,敢于为百姓说话,为了走访多地而自请外调,为了坚持己见而被流放。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爱人爱民的苏轼,把流放当成走访,在岭南这个百年来无人及第之处设学堂,在文化贫瘠之地植下思想的树。闲暇时便想着开发新的菜系,调查当地民情,俨然就是官员在边远地区巡察,怎么不是巡察呢,他察风土人情,察百姓生活,同时也审视自身。

        爱人民的苏轼,把自己的政治观点,自己的避世遁俗,自己对百姓的关切,全掩在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话,以及自己的生活态度中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人爱民,当如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