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情感3--自我关怀

童年时期经历的情感忽视,会影响人的一生。要想有所改变,得从改变观念开始,改变错误的期望值,消除逃避的想法,并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改变带来的不适感。

童年时期经历过情感忽视的成年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也不了解自己的欲望、需求和感受。

学会自我关怀,也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而学会自我关怀,需要四个方面的技能:学习关爱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我安慰、对自己有同情心。

在童年时期,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关爱和管教,足够地关心接纳孩子,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到这四种技能,成年后也会善待自己,更善于建立亲密关系。

但是,受到情感忽视的人,就需要付出时间和有意识的努力,在成年后去培养这些技能。

一项技能的学习,需要长期反复地实践。

一、自我关怀的第一项技能:学习关爱自己。

这里所说的自我关爱,是指那些让我们拥有健康生活、享受生活的必要步骤。你只有关注自己的需求,让自己生活得健康快乐,才能感染到家人和朋友。

学习关爱自己有四个步骤。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

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自己这个做法太自私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遇到火灾等危险情形时,是不是应该先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只有你自己安全了,才能去更好地帮助别人。

要想做到把自己放在首位,你先要学会说“不”,对于别人要求你做的事情,你有权利拒绝。

其次是寻求帮助。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很难拒绝别人,也很难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要想改变这种困境,需要接受这样一个理念:你拒绝别人时,别人并没有那么难受。同样,你在寻求别人帮助时,对方也不会太为难。

另外,我们还要多问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步骤二,调节饮食。

情感被忽视的孩子,父母往往没有照顾到他对饮食的需求,会形成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就可以用到前面所说的把自己放到首位的几个技巧,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重写健康的程序。

步骤三,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达到强身健体这一目的的最主要的活动。要想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需要意识到并理解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找到能乐在其中的运动方式,并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步骤四,学会休息和放松。

有研究表明,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要么休息放松的太少,要么太多。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情感忽视的父母,都将自己的需求凌驾于孩子的需求之上。

比如,父母感到累了想休息时,让孩子也跟着休息,或者孩子累了,但父母当时不方便,就不让孩子休息。这样会使孩子学不会按照自己的需求来休息的技能,疲惫时以暴躁、沉默、发呆等方式来表达。

二、自我关怀的第二项技能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自我约束能力缺失有很多原因,情感忽视是其中之一。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需要在亲子关系中学习培养,比如,到饭点了,父母喊你回家吃饭;到睡觉时间了,停止游戏去洗漱。父母的这些教导和反馈,都会内化成我们的行为习惯。

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因为缺少父母的约束,没能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

要想练习这个技能,每天必须做三件你不想做的事,或者停止做三件你想做却不该做的事。要知道,重要的不是你做了或者没做什么事情,而是你克制错误冲动的行动。

只要坚持练习,你会觉得管理自己的冲动越来越简单,最后会自动自发地约束自己。

三、自我关怀的第三项技能,自我安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识别、接纳、妥善对待自己的情绪,但在生活中还是会遇到让我们情绪不好的事情,这时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自我安慰了。

当孩子受到委屈哭泣时,跑到母亲怀里,母亲抚摸着他;或者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默默地坐在他身边,平静而关切地看着他,这都会把自我安慰的技能教给孩子。

但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情感未被接纳包容,就无法学到这种能力。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些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法,比如泡热水澡、听音乐、散步、陪孩子玩、冥想等等,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这些方法,或者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自我对话是一个有用的自我安慰策略。在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论在什么场合,你可以悄悄地在脑海中和自己说话,用一些简单而坦诚的事实提醒自己,看到事情的本质。

比如,“这只是一时的情绪。”“你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你尽力了,只是没有达到最好的结果。”“等一等,事情会解决的。”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安慰的方法,说话的内容可以根据情况和你的感觉来决定。

我们可以整理出一个“自我安慰清单”,写下自己的方法。当某些方法不再适合你时,直接划掉它,换上新的话语,让自我安慰变成有意义、有目标的努力,伴随着你不断成长、变化,进而成为一个有控制感、镇静的人。

四、自我关怀的第四项技能:同情自己。

自我同情是自我关怀中的最高层次,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同情心,在你无心地犯了过失和错误时,就会无情地斥责自己,对自己发脾气,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无比空虚,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自我评判、责备、辱骂,或者想自杀,这些都是与自我关怀相悖的。

你不会这样对待别人,那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呢?你对别人的同情心,可以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己也是如此。

以下五个指导性原则,能帮助我们增加自我同情。

第一个原则是反向黄金法则,是指“像对待别人那样来对待自己”。

有些批评的话、惩罚的事,你不会对你所关心的人去说和做,同样也不要对自己这样。

第二个原则,是觉察到破坏性的指向自我的愤怒。

指向自我的愤怒是自我同情的反面。你回顾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对自己生气,气到什么程度。这点很重要,对自己生气到了一定程度是毫无益处的,你会开始讨厌自己,这个观念具有自我毁灭性。

如果我们犯错了,唯一能做的是吸取教训。所以,当你对自己感到恼火时,不妨把这些火气转变为对自己的同情心,把它变成自我改变的契机。

自我同情的第三个原则是,从自己的智慧和同情中获益。

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都很善于倾听,从不批判对方,并能提出有帮助的意见。现在你只需要学会把这不带批判的智慧,用在自己身上,倾听和接受自己的声音就可以了。

别人能从你的帮助和关心中受益,为什么你自己就不能呢?

自我同情的第四个原则是,培养一个有爱而坚定的内心声音。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说:“没事,我们来看看下次怎么样能做得更好。”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呵护,使孩子从爱中学会自信。而情感被忽视的人,却因为没能从父母那儿听到有爱而坚定的声音,遇事往往对自己太过苛责,说自己是“傻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消极无趣。

我们可以从不批判的角度去思考哪里出了问题,今后怎么做才能避免问题再次发生。比如,你因为忘记给车加油,下班路上车抛锚了。

按照原来的思维,你可能会自责,现在尝试着用有爱而坚定的声音对自己说:“让我想想为什么午饭后我没有去加油。”或者说:“该怎么确保下次不再发生了呢?”“从今天开始,我在早上上班路上加油。”

这样既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又不自责,还分析了原因,制定改变的措施,吸取教训后从中走出来,让事情有个了结,维护了自尊和自信,使生活变得更好。

自我同情的第五个原则是,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你会变成一个完整的、与自己充分连接的你。

生活就是学习、成长和不断改善的过程,持之以恒,你会遇到想要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忽视的情感3--自我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