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宁缺毋滥”:把“钱财”留给自己,把“真心”留给家人

人生可以分为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晚年。人生可以分为三个时间点——早晨,中午和傍晚。

人到中年,就像是下午两点的太阳。与“中午”比,少了一丝猛烈,多了一丝谦柔。与“傍晚”比,少了一丝“清净”,多了一丝朝气。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到中年,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你承受了前半生的风雨,接受了后半生的迷茫,无人可依,如履薄冰。”

生活,就是一个跌跌拌拌,而你又不得不走下去的旅途。路旁的火车在行驶,脚边的野花在盛开。而你,就像是一个“独行侠”,一路走到底。

到了一定年纪,当无法承受“生活之重”时,便需要静下心来,学会如何进行人生的“减法”,扫除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减法”的过程,就是“宁缺毋滥”的表现。你无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但你可以静守一方。你无法接纳世道人心,但你可以留下自我“真心”。

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当你想改变烦扰不已的生活时,不妨做到以下两点,把“钱财”留给自己,把“真心”留给家人。


宁缺毋滥——把“钱财”留给自己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为社会付出劳动,做出贡献。可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一员,我们需要静守一方。

面对“吃喝”朋友,我们少了一丝眷恋,多了一丝“别离”。面对毫不相关的人,我们少了一丝热情,多了一丝冷漠。

年轻时,总是在兄弟闺蜜面前立下“两肋插刀”的誓言,朋友借多少钱都慷慨大方,毫不顾及自己这个月是否要啃馒头。

当你看清了人性,看清了生活“吃喝住行”的背后,你会认为,所谓的“两肋插刀”只是让对方插你“两刀”,毫无实际意义。

等到了一定阶段,我们会变得“市侩”,不是因为我们改变了当年“有情饮水饱”的本性,而是发现水是喝不饱的,人性理想也是脆弱的。

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圈中,向借钱的人会越来越多,可你想理会的人却越来越少,甚至会把他们拉黑屏蔽。

因为我们最终明白,他人的事我们管不着,别人过得好不好也与我们无关。所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谁也不为谁的事烦心。

我不知道那些在我们身旁喋喋不休,说我们“小气”,不懂得“贡献”的人是何居心。我只知道,有事只能自己扛,有钱只能自家人花。我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又在何方?

宁缺毋滥——把“真心”留给家人

说到“真心”,就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你对“外人”付出的真心。

想想也可笑,很多时候,别人装个笑脸拍拍我们的肩膀,我们便认为他们是毕生的好兄弟,殊不知别人也就象征性地勾搭我们罢了。

记得有个成语叫“自作多情”,自己给自己加戏码,自己在心中导演了我为对方付出多少多少的感人大片。最后,却是“事与愿违”,无人感激。

回到生活的真实上,我们总是把“一厢情愿”的“真感情”留给外人,却未曾想过多分给家人一点。

总认为见多了就烦,总认为每天表示过于肉麻,却没想过,有些时候自己最矫情的一面不是让家人知道,而是通通显露在外人面前。

遇到事,遇到坎,能扶自己一把的人始终是家人。那些所谓“朋友”,一来他们不想帮我们。二来,就算他们想帮,也只帮自己人,又何曾想过我们这些“外人”呢?

总说现实残酷,总说理想丰满。这样的事体现得太多了,对爱自己的人莫不关系,对不爱自己的人却像“舔狗”一样附着。所以,真心,在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值几个钱。

人到中年,宁可缺少一些所谓的外人朋友,也千万不要缺乏给家人的爱。父母也许唠叨,但真心为我们好,伴侣也许说话直冲,却全心全意为了我们。

当方向找错了,伤害的人不仅是自己,还是身旁最亲近的家人。

人到中年,宁缺毋滥

无论人去到哪个阶段,都是在寻找幸福的旅途中。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你最冷的时候,有人不顾自己寒冷抱着你,这就是幸福。”

对此,其实很感慨:饱经风霜见世现,外人朋友不相见。钱财真心方向错,唯剩亲人泪哭面。人到一定年纪,最好的状态,还是且行且珍惜。

面对房贷车贷,面对衣食住行,谁和我们最亲近?就是钱财。把钱财用到外人身上,那叫“痴情人”,把钱财用在自家人身上,才是“真情者”。

其实,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身边根本不缺朋友,因为这世上“朋友”已经泛滥了,大都学会趋炎附势了。

很少人会念及我们的好,因为人的情感空间真的太狭小了。曾以为包揽天地的空间,最后不过是苏轼所说的“渺沧海之一粟”。

人到中年,最不能少了,是钱财。人到中年,最不能缺的是亲人。人到中年,最不能辜负的,还是自己。

余生漫漫,别让爱我们的人受到伤害。仅此,便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到中年“宁缺毋滥”:把“钱财”留给自己,把“真心”留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