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 一

心的成长,源于另一颗心的滋养~~

    如果把发展和关系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您会想到什么?

      在本章节,作者指出,发展从根本上是一个关系的进程,如果要促进健康发展的重新开始,一定要在关系方面来构想心理治疗。同时,由于非语言互动位于发展的中心,心理治疗一定要找到入口,从中进入患者无法用语言触及的过去和潜在的体验领域。

      从临床实践中,就关系方面来构想心理治疗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如何能使患者与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体验建立联接?与依恋理论对关系的强调平行对应的,是心理治疗中所谓的“关系的转折”,它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异常有用的答案。

      一、超越单人心理学

        精神分析师观察发现,患者在治疗中体验的性质,取决于每时每刻治疗关系的性质。“单人心理学”假设患者所有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基本上产生于内在——因此治疗性的关注一定要集中放在患者心理内部运作上。被称为关系(取向)的,互为主体的或者建构主义者提出,在由治疗搭档双方共同创造的体验性现实情境中,患者的“心理现实”才可能得到富有意义的对待。“双人心理学推动者主张,患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从来都是(至少部分是)对治疗师的反应。治疗师无意间的实际参与影响着患者。治疗师不见得比患者更有能力把个人的主观性放置在咨询室门外——他们努力否认或消除自己的无意识,脆弱性和理论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努力注定无用,而且是反治疗的。单人治疗师“无法减少的主观性”的现实让治疗师没有资格成为真相的仲裁者。治疗师和患者一样,受到亲密关系中无法避免的条件限制,这种条件被称为彼此交互的影响。治疗师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关系中两个人在意识和无意识的主体性上彼此交互的影响”被定义为互为主体性。患者的体验和治疗师的体验同样都是通过互动创造出来的(个体是嵌入在两人关系中的),互为主体性中的主体性强调了客观性根本不存在。

      新的临床治疗创新:拒绝任何标准的技术,赞成治疗的多元化,对有意的自我表露有选择的开放,以及认为聚焦于移情—反移情的活现不仅是领悟和新的体验的关键途径,而且也是它们潜在的障碍。

      二、依恋和互为主体性:交汇而又互补的理论

      依恋理论研究既强调了患者和治疗师不可避免地施加在对方身上的彼此交互影响,又帮助对这一点做出了解释。互为主体性理论具有同样的作用,同时它又另外提供了概念性和技术性的工具,用来应对这种既可以成为问题又可能成为资源的影响。

      患者和他们的治疗师是彼此依赖的交互影响。治疗师的需求和欲望,是交互影响的来源之一。依恋理论说明了患者和治疗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会产生的一些模式(安全型、冷漠型、迷恋型、混乱型)。

      互为主体性理论不仅强调彼此交互影响的不可避免性和普遍性,而且也向治疗师提供了一些方法,从而也可能对共谋(以及冲突)给予一种合作性的反应,这种共谋(以及冲突)是每一对治疗关系的标识。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认识到我们在关系中的嵌入性,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移情—反移情的活现,以此反映出患者和治疗师最初是无意识的,相互重叠的需求和脆弱性。

      治疗师的个人参与

      这个理论从关系的角度重新定义移情、反移情、阻抗和中立,让治疗师的角色人性化,增加了对患者的尊重。在新的关系取向互为主体性的理论框架内,治疗师在和患者的关系中,就像一个观察者一样,也是关系的参与者。我们真实的个人参与,情绪的反应和不可避免的主观性绝对不是干扰,而是每一个成功心理治疗的重要特征。治疗师有意愿审视患者的主观体验,也有意愿审视我们自己,两人共同创造一个关系,而这个关系本身可能是治疗性改变的主要推动力。

      互为主体性两者汇合把亲密和共同创造的关系放在发展的最核心地位上。发展中自我的形成,是在这些关系中想法、感受和行为被识别出来和容许表达的结果。无论在早期的发展中还是在心理治疗中,一个更包纳的关系能够生成更整合的内在世界,而当一个关系无法容纳全部范围的体验时,则会促成儿童形成以解离为标识的内在世界,促成成年人维持这样的内在世界。

      整合、解离和多元性

我们有多少个关系,就有多少个自我~~

      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多元(既矛盾又不相容的)工作模型,主要是患者具有形成作用的关系(依恋)没有给体验留出空间造成的结果,体验不得不解离,这些解离的体验被防御性地排除在自我的、占主导的感觉之外,或者以一种未经发展的形式得以保留。

      关系取向和互为主体取向的临床实践者,从自我的多元化和社会建构的自我角度对自我发展进行描述。

      在这种“建构主义”的观点中,我们所有人都拥有多元的自我,每一个自我对应一套不同的感受、记忆、态度和冲动;同时,大部分人都有能力维持一个单一自我的“适应的错觉”。这样的一个自我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它在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无我?)。自我是多元和建构的,与依恋研究认为矛盾的工作模型依状态而定的发现相一致:它们的出现或被激活取决于环境,既有内在环境(例如抑郁的心境),也有外部环境(例如现实世界中的受挫)。

      对于互为主体和关系(取向)的治疗师来说,关于是健康还是病理性的问题,与这些多元自我在多大程度得到整合或者未被整合有关。也就是说,自我的不同感觉之间的沟通有多开放;某个患者现在似乎滞留在某些心理状态时,他有多容易与不同的其他状态建立联接?对于这些问题,依恋和互为主体性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焦点,自我获取自己体验的特点是什么。

      在描述导致自我的多元感觉整合失败的发展轨迹方面,关系理论家与依恋研究者一致认为,在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中不能被接纳的体验,会倾向于被解离和未能发展(可否理解为当别人

      内心的恐惧,而不是被压抑。它们不是被防御地“忘记了”,而是被驱逐到觉知的边缘。在那里它们仍然是自我不想要或被否认的部分,直到在一个由不同情况所决定的新的心理状态的情境下,其中被边缘化的部分现在变成最中心的部分。

      解离有双重含义,其一,解离意味着防御性地修改自己对现实的感觉,这就是患者所形容的走神,离开身体或感觉自己不复存在。其二,解离是指一个人把跟日常所见的自己不相容的体验分裂出去(冲突),是内部工作模型的一个特点,即自我的不同方面分隔开来,而不是整合的。解离的程度越严重,自我的感觉就越矛盾,越不连贯,更加不稳定和感觉混乱,“多元化的自我”之间就更缺少沟通。

      从关系取向的视角,解离被视为人类不可避免的方面。当我们被情绪淹没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必然地求助于所谓的“正常的解离”——即暂时地体验到一种心理状态,在其中我们所思,所感和所做的,完全脱离我们平常的自我感觉,无论这个平常的自我感有多么整合。

      在临床上,依恋研究和关系理论共同拥有一个从关系发展到心理结构的模型,这个模型建议心理治疗应该调整到朝向整合患者体验的方面,这些体验是被解离的和常常因此未能充分发展的。也就是,治疗师应该把目标放在创造一个在最大程度上包纳的关系。在这个方面,心理治疗被认为有时是容纳了被患者解离的体验,而这些体验是在患者以前具有形成性关系情境(和重要他人的关系)中被解离掉的。在治疗师与患者的互动中,反问我们自己的多元自我中,现在是哪一个处于活动状态,可能会有所帮助——因为基于关系是共同创造的这一性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帮助我们感觉到,我们现在面对的到底是患者多元自我中的哪一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十章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