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穷尽一生追逐一个幻影,但追逐的过程使我永远年轻。”
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对死亡的思考。
01
生命终结,即是永夜
年纪尚小,我们学习渔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死是生的对立面,是我们对这个字初步的认识。
曾经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爱胡思乱想,
“如果父母走了,我该怎么办?”
幼小的心灵被恐惧瞬间侵蚀,强迫自己不再去想,辗转反侧,勉强睡着。
长辈们对这个话题闭口不谈,然而这更强烈唤醒了我们对这个字的好奇心,想追问下去,这个时候会被搪塞:
“你还小,长大了就懂了。”
后来,亲属的离世代表死亡。那时的我们还小,以为自己就是全世界。
生命终结之后的永夜,让我畏惧逃避。
有一个词叫死亡焦虑,是指对即将到来或终将到来的死亡,产生恐惧等思想,无法理解和接受。
佛教讲生死轮回,脱离苦海;道教讲炼丹成仙,长生不死。
所有的宗教都认同死亡不代表终结,只是转换了存在的形式。
这些观点,使我们有了很强的自我安慰心理。
02
人生尽头,孔子心如明镜
有人说,死亡是很残忍的事,因为对死的恐惧影响了对生的憧憬;
有人说,永生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分离,淡化了感情的意义;
有人说,死亡更倾向于人间的没了,没有感情,没有牵挂。
孔子去世前一周的清晨,早早起床,拖着手杖,一边散步一边唱到:
“泰山恐怕要崩塌了!梁木恐怕要腐朽了!哲人恐怕要消逝了!”
出门徘徊,又回到家中坐着,如此往复。
子贡说到:“如果泰山崩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朽木坏了,我们还能依靠谁呢?如果哲人消逝了,我们的心该放到哪里呢?”
孔子叹着气,
“圣明的君王不出现,天下谁能尊崇我的主张呢?”
人生尽头,孔子心如明镜,但仍有遗憾。一生未能如愿,满腔抱负,却无人问津。
之所以尊称孔子为圣人,是因为他关心的是民众能否安居乐业,国家能否繁荣昌盛。
人生有限,岁月无常。孔子做到了:
删订《诗》,编写《书》,确定《礼》,整理《乐》,写《春秋》,阐明《易》道,学生三千,皆成大器。
孔子更像是没有死亡,因为他的丰功伟绩被我们传唱,他的儒家思想被各国推崇。
这种没有死亡的“死亡”,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
03
活着,就是生命的意义
知乎最近有一个热搜:
“既然我们迟早会死亡,那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
不同的人看到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中年父母努力活着,是希望早日看到孩子望子成龙;
爷爷奶奶努力活着,是为了思考这一生的所作所为,给后辈们留下东西;
鲸落是大海赋予鲸鱼的死亡仪式,当一条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慢慢沉入海底,供成千上万的海底生物食用。
由于鲸鱼体型巨大,这一供养系统可以维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鲸落,万物生。”这是鲸鱼的死亡价值。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60年,70年之后,是否可以像鲸鱼一样活出价值?
现在的我们,是不是还在沉溺于大杀特杀,自怨自艾,恶性循环;
是不是还在因为小事斤斤计较,在背后说三道四,窃窃私语;
是不是还在幻想着一夜暴富,原地踏步,碌碌无为;
真正能让我们走远的,活出价值的,都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大鱼海棠》:“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给世界留下礼物,守护着不离不弃的爱,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