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陵投降和苏武宁死不降的不同做法

公元前134年,西汉名将李陵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呱呱坠地。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后代,李陵的成长可谓是顺风顺水。因李陵是将门之后,年纪轻轻就被皇帝封为骑都尉。为了防卫国家,他率领五千精兵操练骑射,敢打敢拼,颇有祖父当年之风。终于在他35岁时,奉命出征抵御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却因五千不敌八万而降于匈奴。

对一向讲究气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投降无疑是不爱国,令民族蒙受耻辱的体现。而究其投降原因,我对李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浚稽山一战中,他惨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援军迟迟不至,寡不敌众,又遭叛徒出卖。一开始李陵领到的任务是为李广利押运粮草,但他急于报效国家,声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汉武帝不给马,他便不要马,只愿能带着自己的五千步兵出征沙场。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接应李陵作战,但此人不愿做小辈的后应,就上奏说秋天不宜出兵,武帝误以为是李陵的意愿,大怒取消后应,李陵就这样踏上了注定没有归途的路。

是战争就有胜败,在浴血奋战的几天几夜里,在实力实在悬殊的情况下,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投降,要么死,投降了还可以留得青山在,死了也不枉能留下一世英名。无粮无矢,何以战?爱兵如子的李陵选择了投降,没有人生来就是叛徒,要是不爱国,怎么会在国家边关危难之际自动请缨?要是不爱国,怎么会在军机被泄露的绝境下计划擒拿敌方首领?并且生在将门,爱国忠君更是武将不变的传统。但在当时任人唯亲的汉武帝的统治下,有人言:只许将军打太平,不许将军见太平。是那个时代李家的真实写照。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对皇帝而言,他已经没有价值了。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极力辩解;“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武帝非但没听,还听信谗言让司马迁受了宫刑,之后还诛杀了李陵全家。这样一来,更是让李陵连留青山烧柴的机会都没了,与其说他抛弃了国家,更像是国家放弃了他。 

李陵败就败在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只通兵法,不谙心计,敢爱敢恨,最终自食其果。

后人还习惯把另外一个历史人物与李陵放在一起形成对照,那就是苏武。他们不但是同一时代的人,还是交情不错的朋友。同李陵一样,苏武的出身也不平凡,他的祖上是周代大臣苏忿生,忠孝仁俭的家风世代相传,促成了苏武洁身自爱的品格。公元前100年,匈奴想与大汉修好,苏武毛遂自荐出使匈奴,当时他40岁。但是随行的副使张胜与匈奴内部纠纷有染,劫持单于母亲的计划失败,苏武得知后欲自杀保节被下属拦下。由此可见,苏武只是封建制度的一个产物,遇到困难不懂审时度势,并非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后来单于有意招降苏武,便派了苏武的昔日好友李陵来游说,但任凭李陵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苏武都不为所动。单于只好把他流放于在荒芜人烟的北海长达19年。等他回国的时候,须发尽白,家人也全都不在。但苏武还是得到了理想中的优厚待遇,荣耀加身。

苏武牧羊的故事现今依然流传在贝加尔湖畔,他的气节毋庸置疑。但在最后他面临着无儿养老的时候,才跟皇帝提起自己在匈奴还有孩子,为什么不在归汉之际一起带回来享受荣光呢?这也说明了,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好臣子,但在人格上属实不能算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李陵的确不能算作民族英雄,但在他的一生中仍有可取之处,是汉武帝怀瑾握瑜而不懂珍惜造成了武将李陵的悲剧,而苏武却只是顺应历史需求的一个封建官僚,两者的境遇和思想品格各不相同,其实并不能等同而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论李陵投降和苏武宁死不降的不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