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奇旅,好好安放我们的心灵

这是我的第一篇影评,答应过自己要多看些电影,但光有输入怎么够,从别人的人生里找到自己,才真正“不虚此行”。


今天这部叫《心灵奇旅》。一直知道这是迪士尼的一部大作,但总是拖着没看。今天打开视频软件,看到首页的它,不经意间就点了进去。这是一部寻找心灵,安放心灵的电影。主角Joe Gardner是一个中学音乐老师,没错,“教书的”。工资稳定,待遇优厚,普通人心之向往。可当Gardner获得这一切时,倒是掩不住的失落。他是个有梦想的人呀,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人,可以有自己的演出,成为灯光下最耀眼的那个。可当这一切即将发生时,他意外地“死”了。

本以为这是一部与《寻梦环游记》一样都在讲述“死”之世界的故事,但并非如此。它描绘了一个“生之来处”。在那里,一个个幼小的个体在寻找自己的人格,尤其是那最后一框,即所谓的“火花”,找到了,就可以拿到去往地球的通行证。在这里Gardner遇到了孤僻厌世的22,但好在他们有共同的目标,获得一张地球的通行证,Gardner可以返回地球,22可以再也不用去到地球。

不幸的是Gardner和22一同来到了地球,而附在Gardner肉体上的,却是22的灵魂。就这样,22带着Gardner的肉体过上了Gardner的生活,他貌似找到了自己的“火花”,他不愿离开这个他原以为的“闹市”,他要留下来。可Gardner却对他说,你过的只是我平庸的生活,你应该去找你自己的目标,那才是你的“火花”。是啊,22一想,我没有自己的目标,我怎么能待在人间。

Gardner成功回到了自己的肉体,进行了他梦寐以求的演出。演出很精彩,可Gardner的心却空落落的。好像自己一直追求的,得到了也没有掀起心里的一点点波澜。有人这样和他说:

其实来一趟人间,我们不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火花”吗?可究竟什么是我们的“火花”呢?Gardner认为,“火花”就应该是我们的人生追求,比如他的梦想,爵士音乐家、钢琴师。是啊,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找寻我们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吗?很抱歉,并不是。

什么是生活,是在理发店剪头发时吃着免费的为小朋友准备的candy,是在地铁上人挤人边说着抱歉边抱紧自己的包,是在路边看见新奇的事物愿意驻足,是有家人有伙伴有热爱的事。这还不够成为你生命的“火花”吗?其实,这很像是如今所谓的“内卷”。在无穷无尽的生命阶梯里,你追我赶,生怕自己被别人甩在身后。这样的后果是,也许有些人成功了,但他却没有收获到意料之中的喜悦;大多数人还是失败了,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根本没有“火花”?其实,不是说人不能有追求,只是,追求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谁说平庸的生活里没有“火花”,试着去想想,这所谓的“火花”的标准,不终究是人所规定的吗?

我们不是一定要成为台上光鲜亮丽、满载欢呼的音乐家,不是一定要成为桃李满天下、人人称赞的中学老师,不是一定要成为济世救人、奉为神话的大医生……当然,你可以成为。但如果不能,it's ok,那又如何?我可以享受在一个雨天,我坐在钢琴边上让琴声与雨声共奏一曲美妙的歌曲;我可以享受在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打闹着说着些不着调却能把你拉回童年的话语;我可以享受在一个小小的病房里,因为你小小的关心而收获到的来自病人真挚的感谢……

你的人生不需要有意义,你活着的每一刻,就有了意义。试着不用去制定那么多目标,比如本来计划好今晚要吃什么,那不妨不去执行它,去街上走走,随便看看,也许在转角的那家餐馆,它会告诉你生活的真谛。

我想,我们都应该来一场奇旅,去试着寻找自己人生的“火花”,然后好好安放你那原本无处安放的心灵,去生活吧,去感受吧,珍惜每一分钟去活着。

第一篇写得不好,但感受是真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一场奇旅,好好安放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