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丨高手的武林秘籍,能让人成为高手的一本书

忍了很久,才忍住继续看新书的冲动。最近几天,重新读了古典老师的《跃迁》,很不错的一本书,每次读完,都有不同的感悟,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这本书。

先介绍一下古典老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著名生涯规划师。在得到App有自己的个人专栏“超级个体”。百万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的作者。

《跃迁》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成为高手的技术。形容的很贴切,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一样。读完这本书之后,能让人心领神会,知道怎么做可以成为一个高手。

古典老师在序言中写到这本书的主题: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读完这本书再回头看这句话,发觉这句话完美的总结了这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高手的暗箱,高手战略,联机学习,破局思维,内在修炼。下面我将按照章节顺序,讲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高手的暗箱

古典老师在书中写到,这个时代有三种溺水者:

第一种,无法掌握自己注意力的人;

工作的时候,准备跟一个客户回电话,打开手机,看到推送的有自己很感兴趣的信息,点开看看,看完之后,发现文章底部又有很多此类信息的超链接,忍不住又打开。

半小时后,才突然醒悟:我是要给客户打电话的!

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这个社会无处不超链接,无处不充满诱惑。我们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陷入超链接的陷阱中。

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上,无法控制自己注意力的人,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第二种,无法过滤信息,找不到重点的人;

最近最火的新闻,应该是吴某某被抓。为什么他会被抓?这件事前因后果是什么?这件事又牵扯到什么人?

某某跟某某离婚了?某某跟某某在网上开骂了?某某新剧造型被吐槽了?

我想说的是:这些跟你有什么关系?关注这些,能给你带来哪些成长?知道这些能让你吃饱饭吗?

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垃圾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学会过滤我们接触过的信息,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无用,哪些能给我们带来利益,我们要区分清楚。

而无法过滤信息,找不到重点的人,注定要被时代的洪流淹没。

第三种,不理解系统,无法与陌生人联机协作的人。

微信好友中,有多少是你熟悉的人?有多少又是你不认识的人,或是认识不熟悉的人?我们该怎么充分利用这些不认识的人呢?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社会慢慢的进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学习英语,身边没有会英语的,你可以去网上学习网课,还能一对一指导。你想装修,身边没有认识的人,你可以去网上发布信息,价格便宜技术还好。

所以懂得跟陌生人联机协作的人,在现在这个社会更能如鱼得水。

高手的目的很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会被纷乱的信息吸引。

高手知道抓住重点信息,抓住信息的精髓,就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利益。

高手知道怎么去思考,了解底层信息,知道哪些技能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技能是可以外包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大脑不断外包的过程:

语言的出现,人们从单打独斗,进化成了团队协作,讲故事成为了新技能,人类的独立思考得到外包。

文字的出现,人们用文字,就能记载事情。这样,人类就有时间思考更多的事情,所以才会有思想大爆发。

电脑的出现,把我们的记忆能力外包给了电脑,我们不用再死记硬背东西。只需要记住关键词,去网上一搜,能很轻松的找到我们要的内容。

真正的高手,能分清什么技能是硬本领必须要会,什么技能可以外包出去,知道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这就是高手的暗箱。

二,高手战略

巴菲特被称为股神,这是因为他从来不投资自己能力之外的公司,他每次投资都是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内。

即使巴菲特跟比尔盖茨是好朋友,知道很多内部的消息,但是他从来没有投资过互联网行业。因为他不了解这个行业,这不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真正的高手,就是能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域,并在这个区域持续的做出正确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的迭代,提升自己。

那么,怎么确定自己的高价值区呢?答案就是抢占头部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高价值并且有优势的领域。

要确定头部区域,一定要认清我们的真正优势。有时候我们认为的优势,可能是从之前竞争中锻炼出来的,把他放到高价值区,不一定还是优势。

抢占头部不能好高骛远,我们要从身边的头部做起,慢慢的,一步一步从鸡头变成凤头。

总的来说,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最后依然碌碌无为,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头部思维。不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在哪里,没有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

其实头部思维,就像我们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刚开始我们能力比较差,可以先从能力范围内做起。先抢占身边的头部,在打怪升级中吸取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再去抢占一个又一个头部。

比如,我们可以先做到部门的头部,再做到全公司的头部。做到公司头部之后,就去所在城市里,你行业最好的公司。做到城市头部之后,目标就是行业头部。这样慢慢的给自己积累经验,一层一层的升级,总有一天你会做到理想中的位置。

三,联机学习

在网上看到大神的年度总结:读多少本书,写了几本书,旅游几次,做了几个课件,新学了几个技能。

哇塞,大神就是大神,一年能做这么多事情。

其实大神们之所以能做这么事情,除了效率高,时间管理好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之前想明白了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去哪里学。

现在这个社会,知识太多,太杂乱。我们的学习要变的功利一些,学之前我们要有自己功利,有目的的去学习,才能节省大部分时间。

就像某些人对朋友的态度,谁对我有用我就跟谁来往。虽然这态度放在人际交往上不太提倡,但是放在学习上还是不错的,哪些知识对我有用我就学哪些。

除了明确学习的目的,大神们还知道怎么去学习,去哪里学习,知道知识源头在哪里能找到。有时候知道知识在哪里,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有很多大神都是从新东方出来的,罗永浩、李笑来、古典等等。为什么是新东方呢?除了新东方的人才培训制度之外,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都会英语。

为什么会英语是一个很大优势呢?我们平时查资料,一般人去网上搜索;而高手一般是去查书,从书中找答案;再厉害一些的人是去查论文。很多书和论文,都是外国的文献,翻译的人可能并不是那个专业的人,翻译出来,难免会有所出入。

这个时候,能看懂英文原版的书籍和文献,就成了一个很难得的能力。有很多内容,只有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才能准确的get到书中的点。

一般书中的内容,很多的源头可能只是一篇论文或研究报告。我们看一本书,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而看个研究报告可能只需要几分钟。

而且很多二手知识,三手知识,都是经过作者解读润色的。这种二次、三次加工,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理解这些概念,也可能会把我们引入歧途。如果是一次糟糕的解读,可能就会让我们产生误解。

所以,找到知识源头,不能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让我们了解原汁原味的概念,这样能让我们理解的更加深刻。

书中介绍了三种学习方式:自学,联机学习,跨界联机学习。

自学是效率最低的方式,不仅学习速度慢,还容易钻牛角尖,不提倡这种学习方式。

联机学习,说白了就是交流学习。有时候跟别人交流自己的学习,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俗话说的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有时候你苦思冥想解决不了的难题,说不定别人早有解决的方法。

还有的人,认为自己想到一个好点子,做出来肯定会一鸣惊人,怕别人知道,于是关上门,自己研究琢磨。殊不知,他想到的这个点子,或许别人很多年前就想到并实现了。

高手都是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直接获取别人的成果是最快的学习方法。当然,别人的成果也不会白白给你,我们需要拿东西给别人交换。

而交换最好的方式,就是拿自己的成果去交换。书中把成果称为知识晶体,我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总结,先总结出一个自己的知识晶体。然后拿着这个知识晶体,去交换别人的知识晶体,这样你们两个就都有两个知识晶体。

有了两个知识晶体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两个知识晶体的圈子,然后换成四个知识晶体。就这样不断的升级自己的圈子,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晶体,来实现自己的跃迁。

而跨界联机学习,是一个比联机学习更高的境界。有时候,我们到了一个境界,想要找的答案可能在本行业外。我们只有跟不同行业的人交流,有了一定的大局意识,才能把很多事看明白。

我们在网上看,很多牛人都喜欢交流,没事举行个晚宴,举办个沙龙。有什么想法大家一起探讨,有什么好的创意,可能当时就拍板决定投资了。这种圈子文化,就是联机学习最好的表现。

书中还介绍了一个快速学习的方法:知识IPO,这个方法能让人快速的学习知识,总结出自己的知识晶体。

知识IPO简单来说就是: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O:输出产品(Output)。

具体来说就是:

1,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的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2,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

3,输出倒逼输入(O)。

比如你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咨询师,很多人向你咨询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I);而其中有些问题你不知道答案,我们就去学习新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P);久而久之,你总结这些常问的问题,找到合适的答案。根据这些,你写了一本书,结果大卖(O)。

四,破局思维

每次做年度总结报告的时候,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感觉今年和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去年跟前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思考:这种生活你持续多少年了,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吗?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一个的局当中,如果没有破局思维,我们的生活会一直循环下去。

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下去,越穷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琐事上面;越集中在琐事上面,负能量就越多;赋能量越多,就越没有动力;越没有动力就越穷。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恶性循环,只有打破现在的局,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中。

想要破局其实很简单,只要做一些改变就可以。比如每天抽出半小时思考,跑步,读书等。给自己找一个之前没有的良性习惯,并且坚持下去,过不多久,你就会发现生活变的越来越来好。

想要破局,要先会识局。教父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所谓的识局,就是能看透事情本质的能力。

古典老师把一件事情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能帮我们看清事情的本质。这四个层次分别是:现象层,规律层,心智层,价值观。

古典老师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有一个小卖部商品打折。

现象层:今天小卖部打折。

规律层:小卖部每周三都打折,而且打折的都是那几款产品。

心智层:为什么周三打折?为什么只有这几款产品打折?老板是如何看待打折和销售的关系的?

价值观:作为一个精英老板,他最看重的是什么?

假如你想改变现在,就多通过这几个层次的分析自己。看清我们目前困境的本质,这样我们才知道从哪里入手破局。

五,内在修炼

1,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专注是每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太过于专注,就很难分清专注和钻牛角尖的界限。我们在专注于自己领域的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多跟人交流,多跟人联机。

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开放的态度,持续不断的学习。

“开放而专注”九律:

1. 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 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 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又封闭了。

4. 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得通”的上帝视角感理论。

6. 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7. 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 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 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2,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人们都追求快。有什么热点,都想第一时间知道。

某个事件出来之后,网络上第一时间就会出现很多观点,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大家在网上争论的不亦乐乎。其实停一停,过个一个月,可能事情的真相就会大白。

这种热点一般都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对我们生活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会让我们收入高一点,也不会让我们进步一些,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一些乐趣。如果你太痴迷于这些信息,境界显得就有些低了。

有时候迟钝一些,其实挺好的,至少我们有时间思考一下,不会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迟钝而有趣”七律:

1. 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 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 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4. 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5. 多元,定期做点儿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6.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7. 放下焦虑,不要放下好奇心。

3,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也从熟人社会,逐渐进入到陌生人社会。我们没有时间一次两次三次的去见面,去了解一个人。

与陌生人合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简单,只有足够简单,才能让人快速的了解你,这样合作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默契。

然后,就是以诚待人,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善良。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我们要做到没事不找事,遇事不怕事。与人和善的前提是他人待你也真诚,如果认为我们好欺负就错了。

个人感悟

对于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联机学习和破局思维。这两者对我,犹如及时雨,刚好能解决我的困境。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句话:读了这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之前的我,也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之中。直到再次读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

我之前都是独自一人读书学习,没有联机学习的意识,这也导致了我学习效率很低,读了好多书,连入门的感觉都没有出现。

对于一些概念和知识,都是很模糊,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很多时候,已经不只是走弯路的问题了,走的路根本就是错误的,这就导致了我浪费大量的时间。

看到古典老师说联机学习,我才恍然大悟,一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有句话说的好: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找一些读书的群,进去之后,同大家一起交流。有时候看别人对某本书的见解,感觉自己确实有点片面,没有深入的思考作者的意图,同时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自从进群之后,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每天进步是肉眼可见的,所以说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

破局思维,对我的帮助也很大,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生活在很多局之中。其中之一就是我陷入了读书的局中,我称之为读书陷阱。

具体表现为如饥似渴,看到感兴趣的书,就开始读,不停的读书。也不做读书笔记了,读书感悟写的也很少了。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声音:一辈子这么短,好书这么多,读不完怎么办?

越读书,心理越焦虑,想在书中找答案,然后又开始不停的读书。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也就是古典老师说的局中。

我破这个局方法很简单,就是停下来思考。读了这么多书,眼界确实开阔了一些,但是对于生活上,没有实质的改变。

时间一长,我还是感觉到了异常:这跟我预想的情况不一样。于是,我就暂时放下读书,仔细的思考了几天。

最终,我明白了:读书不能一味的求快,有时候以慢为快,收获会更大。觉得好的书,也不能只读一遍,要多读几遍。

好书最好用钻研的态度读,比如《跃迁》这本书,我不仅读了几遍,而且还去网上看别人的解读,连古典老师做客樊登读书会的视频,我都看了好几遍,才算是有点稍微的收获。

越是这样,我越觉的之前求快的读书方法是错的,那不叫读书,只是在囫囵吞枣。

在做客樊登读书会的那期视频中,古典老师对书的定义,也让我感触很深。古典老师认为,书不一定是书本,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只要有所感悟,都可以称为书。

读,在古代念dou,通逗留的逗。所以古典老师认为,读书就是能让人停留下来的意思。感觉这个形象太贴切了:读书是为了能停留下来,思考一下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跃迁》丨高手的武林秘籍,能让人成为高手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