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心智成熟的艰难旅程

为大家介绍一本心灵治疗方面的开山之作,名字叫做《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很多朋友应该听过或读过这本心理学杰作,这是一本令世界震惊的书,出版后未作任何宣传,经口耳相传,迅速畅销,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了700万册,在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成为出版史上一大奇迹,至今长盛不衰。

这本书主要帮助读者探索爱的本质,希望能引导读者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学习怎样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者斯克特•派克,是哈佛大学博士,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因为他巨大的影响力,获得政府特许,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接受派遣到美军驻日本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最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

我个人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一位心理医生朋友推荐,读后触动非常多,在很多方面学会用新角度去看问题,对人性有了更深入客观的了解,解决了很多一直想不通的困惑和苦恼。

在读过的心理学书籍里面,这是对我最重要的一本书,因此很想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本文为大家选取书中的三个话题进行介绍:

1.你会抱紧错误的地图赶路吗?

2.求助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有哪两种病?

3.子不教,谁之过?


1 你会抱紧错误的地图赶路吗?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好弱智,谁会抱着错误的地图赶路?

然而答案是:会,并且很多人会。现实中,这个现象却非常普遍,只是大家常常意识不到。

作者认为,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才能了解人生的地形、地貌和沟壑,指引自己的道路。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在于需要不断修订,使地图内容准确翔实。可是,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大幅修正地图,我们会感到恐惧,产生抗拒,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捍卫旧地图。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很多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原因,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为移情

作者在本书中对移情的定义是:

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环境。

移情极具普遍性和破坏性,但其表现往往并不明显。移情问题普遍存在于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上司下属之间,朋友、团体和国家之间。

那么移情要如何解决呢?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修改地图,逐步成长。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修正人生地图,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


2 求助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有哪两种病?

作者认为,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

它们的共同点是:责任感出现问题导致的病症,但表现症状却正好相反。

我们来对比理解一下两种病症——

外在症状方面

神经官能症患者表现是为自己强加责任,每当与外界发生矛盾,就会认为错全在自己,都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导致出现问题。

而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总把错误归于别人,觉得任何问题都是别人的错。

两者的口头禅也很不同:

神经官能症患者喜欢说: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该。不论做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缺少勇气和个性,因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的无奈选择,缺少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两者对他人的影响也很不相同:

神经官能症患者总是归因于自己,因此让自己活得很痛苦;

人格失调症患者归因于别人,让别人活得很痛苦。

从亲子关系来看

神经官能症患者如果症状轻微,不过份干涉孩子、代替孩子做事,也可以成为很棒的父母。

而人格失调症患者大多是不称职的父母,逃避责任相当严重。如果父母有人格失调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症或神经官能症。

以上是两种病症的对比和说明。有一部分人兼具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他们的表现是:在某些问题上,把别人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充满内疚;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却逃避责任。

治疗神经官能症比较容易,因为患者坚信问题应该由自己负责,并不是别人或社会导致。

而人格失调症比较难治疗,他们会顽固的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自己也没有问题,因此不需要治疗。

作者认为,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或人格失调症,所以人人都可以受益于心理治疗。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负责,和为什么人负责,是个永远存在的难题。这个问题从没有彻底解决过,我们必须不断的评估、再评估责任所在。


3 子不教,谁之过?

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事实上,他们中很多人经常受到严厉责骂和体罚,但这些方法只起到负面作用,因为违背了自律的原则。没有自律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聪明的父母不会这样做。

孩子在童年时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但很多孩子没有这样的运气,从幼年就遭受父母的遗弃、忽略,缺少疼爱和关心。这样的父母把爱心丢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专制,使得孩子对未来充满恐惧,这种感觉会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他们因此宁可提前透支将来的快乐和满足,也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只愿得过且过。

想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需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对安全感产生信任。如果这些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也有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不过过程将更为艰辛,通常要经过一生的努力,却常常以失败告终。


回顾一下主要内容:

1.你会抱紧错误的地图赶路吗?

答案: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懂得并识别这个问题,学会忠于事实,及时修正人生地图。

2.求助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有哪两种病?

答案是: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3.子不教,谁之过?

答案是:源于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孩子承受了不正确的管教。

以上只是从书中选出的几点自己比较有感触的内容。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实例,阐述了很多心理学的理论,深奥却不枯燥。如果大家有兴趣,建议阅读原书,一定会有更多收获,对多了解心理学知识、个人心智成熟大有益处。


书中金句

书中的几个句子,读来感触颇多:

★ 心智成熟,是复杂又艰巨的毕生任务。

当读到这句话时,改变了以前一些模糊的想法。

以前想当然的认为,多数人的心智,在30岁前后基本都成熟了,之后虽然变化,也是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罢了。并没有想过,它可能是持续一生的。

读过这本书,才深切感受到,人的心智成熟,真的很复杂,很艰巨。

无数人在其中挣扎前行,走过无数歧途,最终的结果千差万别,有些人走向心智的成熟,有些人并没有成功。

★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从现实出发,绝大部分人的人生确实如此。

如果能懂得并抱持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风雨起落,应该会更平和。

反之,则容易对不断冒出的问题烦恼不已,甚至疲于应付,感觉自己是个不走运的人。

★ 如果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个人的理解是,当明知道有问题,却拖延着迟迟不去解决,问题会有直接导致的后果,同时也会在心理上对当事人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当后果凸现,常悔之晚矣。

因此,应该学会有勇气及时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更多问题出现。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我是May,每天一本书,连续600+天,专注阅读个人成长类书籍,持续分享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心智成熟的艰难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