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养精蓄锐,天刚放亮,大家饱餐一顿,一切准备妥当,远程运兵拉练指挥中心的一声号令下,将士们全副武装钻进了飞行客车,精神饱满地踏上征程,跨区远程运兵机动演练开始了。
只见一辆辆满载着士兵的飞行客车向跑道集中,一字排开,车轮的强劲驱动再加上多桨叶推进器的助力,在很短的滑行距离内很快达到起飞速度,轰鸣着离开地面冲向蓝天。飞行客车的短距起降除了矩形扇翼技术给力外,还得益于电机技术的发展,这种轻巧强劲的电机不仅让起飞时滑行距离缩短,还能在降落时让车轮提前转动,与降落时的飞行速度吻合,让飞行汽车降落时平稳,也减小轮胎摩擦,增大了使用寿命。
很快二百多辆满载士兵的飞行汽车排成一条长龙飞上蓝天,绕着训练基地盘旋一圈后向南飞去,渐渐消失天际。真是令人感慨万千,以前战争年代作战部署靠战士的双腿,解放后运兵都是汽车或火车,以后好一点是高铁和军用运输机,但末端运输也需要汽车。现在的飞行汽车可以直接到达目的地部署,只要条路况稍好点公路就可以降落,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任何险关隘口都不成问题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可能要成为历史了,以后可能没有什么抢滩登陆的概念了。
本次远程运兵拉练编队由姜永平大校率领远征,混编飞行车队除了运兵的飞行客车外,还有姜大校的指挥车,张志和驾驶的有受油装置的运兵车和叶飞扬驾驶的加油车,李大庆所乘坐的综合保障车,还有几辆载有轻型火炮和导弹等武器的飞行货车,所有车上都安装有临时厕所,以解决长途飞行中的个人问题。姜大校的指挥车最先进,集通信指挥于一身,能利用地面的6G网络和天空的卫星网络实时获取最新信息,除了包括试用的量子加密通信这些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外,指挥车上还有最古老的通信手段——电报,以备万一。车上配备了各种功能大小不一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着远程运兵拉练方面的动态信息,中央桌子上还安装有最先进的椭圆形半球式三维显示器,取代了军用沙盘,所显示信息以三维动态显示,一目了然。
当远程运兵拉练编队升空正常飞行时,指挥中心把远征目的地的详细数据资料发了过来,这是南部沿海某处训练场,侦察机把空中侦察扫描的三维地形数据传输到远在千里之外正飞行的指挥车上,展示在半球形三维显示器中。由于本次远程运兵拉练是模拟突发事件,所以把运兵具体目的地发过来,来检验军队处突的快速反应能力,积累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姜大校与参谋们放大地形图象,仔细观察每一处地形地貌,经过研究,制定了两种降落方案同时进行。一种降落方案是在训练场中的冲顶山一侧山脚下的一段笔直公路降落,这段公路直线段近三百米长,宽约十米,完全能满足飞行汽车降落,绝大部分士兵都要在这降落。另一个降落方案是在冲顶山另一侧的缓坡上临时开辟出跑道,主要是张志和驾驶的运兵车在此模拟野战降落。本次远程运兵拉练重在“运兵”,将士们降落后只设低强度的“红蓝”对抗,远程运兵拉练最后以红军将士们冲上山顶的碉楼结束。
碉楼,主要由二十世纪民国时期在国外赚了钱的海外华侨捐资兴建,溶入故乡传统建筑艺术,又反映了他们居住地建筑风格和风情,具有防备盗贼与居住功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楼。这些碉楼大部分已不作居住用,有的成为旅游景点,有的无人守护,这次运兵远程运兵拉练最后要将红旗插到训练基地内的碉楼上。
作战方案制定完毕,作战参谋把这两个方案上报战区联合指挥中心,得到批准,同时得到了指挥中心实时分享的一路气象信息和战区气象信息,以便随时调整飞行路线和降落方案。
夏天了,南方和北方地面上的气温相差不是绝对大,但空中气温与地面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就大了。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刚开始不仅空气密度减小,气温也按每百米约零点六度逐渐下降,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高度与气温是反相变化的。
飞行汽车的飞机速度与飞行高度都是相适应的,如果高度低,空气稠密,那么速度也要低些,这样飞行的经济性好些。如果想飞快些,就要往高处飞,这样空气要稀薄些,飞行阻力小些。一般像县乡间的飞行由于路途短,一般几十公里,所以飞行高度都不太高,一千米左右就可以了,速度也不太快,时速约二百公里内。而市县或省市间路程达几百公里的路线,一般就要在三千以下的高度飞行了,时速就可以达到三百公里左右。
乘坐飞行客车出行旅客们就会发现与普通客车有区别了,在地面,无论怎么热,到了空中就变得凉快了,而再高的话还有些冷,需要启用空调。本次军演远征路程近两千四百公里,计划九个小时左右到达,所以远程运兵拉练的飞行汽车编队以三百公里的时速在近三千米高度飞行。远程运兵拉练编队一路向南飞,不知不觉到了大连这座繁荣的沿海城市上空,火柴盒式的高楼大厦在脚下闪过,很快来到了渤海湾上空。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飞行车队飞到渤海的上空,澄蓝的大海镶嵌着巴掌大的小岛,白色的云团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飘浮着,远程运兵拉练车队像排成一字南飞的雁群,在上下都是蓝色的世界里,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真是惬意极了,如果是旅游的话一定会拍下这美好的瞬间。
远征的战士们有的乘坐过飞机,有的没有乘坐,飞行汽车基本这几年都坐过。乘坐飞行客车可比飞机眼亮多了,因为低空不用增压,车窗比飞机的舷窗大多了,从上面看渤海绝对是享受,以至于大家似乎忘了这是一场军事远程运兵拉练,就像在旅游呢!
正当大家沉浸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如痴如醉时,车内扬声器发出姜大那洪亮的声音顿时把大家拉了回来:“同志们,做为中国军人,我们是… …”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战士们齐声回答。
“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长鸣。当国家需要我们时,我们要… …”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 …”
洪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远程运兵拉练编队已飞行了四个多小时,飞行了近一千二百公里,按时到达预定补给点安徽定远县。安徽省东部的定远县地处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与苏、浙、沪地区相连。定远县古代为淮夷之地,秦设郡县后曾多次改名,南北朝时,江淮地区为南北激烈争夺的场所。南朝梁武帝时,始以“定远”为县名,含有安定边界、收复远方失地之意。
生活在定远南环炉桥路边的张大爷是本地的老人了,一辈子也没挪地方,见证了定远的发展,也感受到了这几年的巨变。虽然飞行汽车不是什么新闻事物了,这儿也开通了飞行客运,张大爷还特意乘坐飞行客车去乡下买本地土鸡蛋,虽然成本高点,但图的是这种航空出行的乐趣。
可张大爷今天才算开了眼,炉桥路进行了交通管制,交警和军人在路上维持秩序,感觉足有二三百辆会飞的车一辆接一辆降落下,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周围的邻居们都出来看热闹,看见客车内有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这时有许多加油车过来给降落的飞行客车加油和卸下车上个人产生的废物。最让他们惊奇的是,半空中有两辆车飞了过来,前一辆车尾伸出一个漏斗,后一辆车头探出一根管子与漏斗结合到一起,两车一起飞了过去。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是干什么,有大胆的上去问交警,得知可能是远程运兵拉练。在大家的关注下,一辆辆加满油的飞行汽车陆续飞上天空,组成一条长龙,绕定远县城环飞一周后向南飞去,渐渐升高消失在天际,留下了仰望天空还意犹未尽的人们。
在北方战区联合指挥中心,整个远程运兵拉练运兵编队的各种信息实时显示在各种显示器上,当小张和小叶的飞行汽车空中加油任务完成时,在场指挥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意味着将来可以不间断飞行的,作战的半径可以拓展更大。
车“吃”饱了,该将士们吃饭了。在车尾的野战保温箱里,全车将士们的午餐已加热好了。午餐非常丰富,有米饭,西红柿炒鸡蛋,炸鸡腿,香菇油菜和小份水果。战士们戴上一次性手套,大块朵颐,满车都是诱人的香味。
编队继续飞行,战士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很精神地望着窗外,还有的小声窃窃私语,难掩兴奋。在将士们正在用餐时,两架大型轰炸机和两架大型运输机在四架战斗机的护航下从南部战区某机场起飞,奔向远程运兵拉练区域,准备按姜大校确定的坐标修筑临时空降场地。
轰炸机先期到达远程运兵拉练训练场,确定了坐标后两架轰炸机间隔俯冲下去,第一架轰炸机在冲顶山西侧的缓坡上投下无数小型钻地弹,在一连串沉闷的炸响之后,地表植被彻底破坏,绿茵茵的缓坡上出现了一条宽十多米,长一百多米的临时跑道来。紧接着第二架轰炸机俯冲下来,又投下无数小型炸弹,但这些小炸弹并没有钻进地里,而是在地表一定高度爆炸,在气流的反复冲击中,原来的坑坑洼洼瞬间填平,为后来的运输机空投打下基础。这些炸弹特点是小而多,冲击力强,爆炸声小,像老百姓放鞭炮,不易被发现,是专门开发的一种工程炸弹。
轰炸机完成任务后开始返回基地,运输机飞了过来。第一架运输机飞到一定高度时跳下二十多名伞兵后继续下降奔向刚才炸出的临时跑道,快要接近地面了,投放出了一辆挖铲车,第二架运输机以同样方式投放出了一辆轧道机和小型卡车。先前跳下的伞兵操纵着动力伞向临时跑道飞去,降落后工兵现场经过排险后认为没有哑弹,便迅速利用先前投下的工程机械开始平整跑道,其它武装士兵快速布防警戒。经过努力,一条比较平整的临时野战跑道在冲顶山西侧的缓坡上修筑完成,太阳已偏西,远程运兵拉练编队的也快飞过来了。
从顶着晨曦开始远征,远程运兵拉练编队已经飞行八个多小时了,快要到达远程运兵拉练目的地了。马上就要到达远程运兵拉练训练场了,将士们一扫身上的疲劳,个个精神抖擞,做好了降落前的准备工作。
南部战区在台山市的这处沿海军事训练场在东北的偏西南方向,时间上大约相差近一小时左右,当远程运兵拉练远征编队千里跋涉到此时,官兵们发现太阳比想象的还要高些。飞行编队调整方向,顺着夕阳对正冲顶山脚下的公路笔直段降落,一辆接一辆,降落后继续行驶,离开笔直路段,给后续飞行客车的降落腾出地方。
张志和驾驶的运兵车今天不仅完成空中加油,实现了不间断飞行这个任务,还要在临时修筑的简易野战跑道上降落,这才是真正的考验。好在他从飞行汽车的诞生就是试飞员,对于飞行汽车的性能了如指掌,驾驶技术绝对一流。只见他眼睛紧盯着由小变大的临时跑道,头脑中快速计算着操纵诸元,手脚灵活地操纵的飞行汽车,驾驶着满载一车官兵的飞行客车稳稳地降落到临时跑道上,顿时扬起一阵灰尘。小张进行制动的同时打开螺旋桨反推力,最后在离临时跑道尽头前十多米远停了下来。四十多位战士迅速跳下车子,把轻重武器卸下车来装配好,与先前伞降的战士汇合到一起,只等攻击命令。
以前战场高机动化用兵是空降兵,运输机运载伞兵利用降落伞降落到敌方阵地进行突然打击。虽然伞兵高度机动,但由于降落后是很难快速集中的,如果对方有准备话伞兵就会成了活靶子。而今天的飞行汽车运兵直接空降,就不存在空降兵出现的问题,能迅速集中力量打击敌人。二百多辆飞行汽车降落后,近八千将士黑压压地在山脚下展开,炮兵迅速把飞行货车卸下的火炮组装好,设置好射击诸元,只等一声令下了。远程运兵拉练
姜大校的指挥车和几辆支援车在空中盘旋着,随着将士们准备完毕,他一声令下,开始往山上进攻。山上的蓝军开始开火拦阻,红军火炮对蓝军火力点进行炮击,准确“命中”蓝军火力点,对于一些不易发现的暗火力点在空中支援车的侦察下引导战士用导弹精确“摧毁”。山两边的战士们冲上的山顶,“俘虏”了“残余”的蓝军,把红旗插上了碉楼上,远程运兵拉练胜利结束。
晚上,也许全世界都注意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的这条新闻:今天,我军举行一次远程运兵拉练,向两千多公里以外的南部沿海训练基地运送作战部队,经过近九个小时的飞行,准时到达远程运兵拉练地域发起进攻,胜利完成远程运兵拉练任务。
旁白的同时,画面上几百辆飞行汽车起飞和降落的画面是如此的震憾,战士们冲上山顶胜利欢呼的情景真令人动容。这时记者采访远程运兵拉练编队指挥官姜永平,在镜头前,姜大校目光如电,侃侃而谈,最后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
“今天远程运兵远程运兵拉练的胜利结束,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军事实力的增强,我们有能力保卫祖国,让人们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