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背后的经济学

《庄子.齐物论》中给后人贡献了一个成语——朝三暮四。

故事中说:宋国有一个叫狙工的人,养了很多猴子。天公不作美,遭遇天灾,收成大减。为了能够过活,就需要减少口粮,但又担心群猴不同意而闹事,狙工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办法。

于是对众猴说:大家也看到了,遭遇天灾,收成降低,需要减少口粮才能度过难关。这样吧,从今天起,你们吃的栗子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这样可以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群猴当然不愿意,群起而反对。狙工又说:要不,就改为“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群猴:嗯,这还差不多!

这个寓言故事,过去是形容这样的人:见异思迁、变化无常。

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厌恶损失:人们都喜欢收益框架,而不喜欢损失框架。“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表面上看只不过是顺序不一样,总量却是一样的。

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正因为这个“顺序”不一样,加入了“时间”的维度,二者还真是不一样。

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

我们知道,现在存入银行10000元,按照年息5%计算,一年后,现在的10000元就会变成10500元。这个500元就是这比10000元在1年内的时间价值。

反过来看,一年后的10000元,放到现在还是10000元吗?

当然不是,一年后的10000元,折算到现在大约是9524元(10000/1.05)。

这就引申出了经济学的另一个概念——贴现率。贴现率越高,时间越久,折现到现在价值越低。

而实际贴现率=名义贴现率+折旧率

不管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还是“贴现率”,在重要的事情上,都要放在长期的时间坐标上,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个较为流行的故事:一个华尔街精英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孩,这个女孩想傍大款。

就对这个精英说:我貌美你多金,咱们组合在一起,绝对是“郎财女貌”,是个最佳资产配置。

那个精英说:这个表面上是个非常划算,但于我却是个亏本的买卖。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我得到了一个很让人艳羡的“貌美”,你得到了金钱。但长期来看,你的貌美有一个“边际递减”——会逐渐年老色衰;而我的金钱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这只是个故事,主要来说明“贴现率”的概念的,但也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追求的“高大帅、白富美”,就是只看表象,而不看本质,用佛教里的一个词就是——着相了。

当然,找到一个长期能涨的“蓝筹股”(贴现率很低,还有增长率),而且还“高富帅白富美”,那当然是最好的了,可这种情况应该是个小概率吧。

故事中的“貌美”,就是实际贴现率很高,而华尔街精英的折旧率可能很低,甚至是负数(有增长率)

所以,在重要的事情上,如学习、婚姻、工作、健康等方面,就应该“从长计议”,而不能只顾眼前,不做折旧率很高的事情。

战国时期,齐湣王就像那个华尔街精英一样,拥有优良的资产(祖辈积累),但是却好大喜功,目空一切,最重要的是爱占小便宜——只看到老鼠夹子上有肉,却没想到会被老鼠夹子夹住。在众诸侯睽睽之下,举兵灭了很富的宋国,中了苏秦的圈套,遭到五国联军的讨伐,甚至成就了乐毅连下七十二城的战绩,自己被杀,齐国几乎灭国。

因此,既使你有足够的资本,也是“富不过三代”。

——因为齐湣王的折旧率太高。

大多数人之所以“着相”,是因为总是把结果(价值)当做原因。

貌美是结果,是父母给的“资产”,就像齐湣王一样,如果做了很多“折旧率”很高的事情,如不健身、不读书,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折旧率”就会很高,想要永葆青春,到头来都是一场梦,既使采用各种护肤用品,也避免不了自然规律。

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就是持续地运动,持续地读书。

运动就是往健康银行里存钱,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 ……

拥有一辆车,是不是资产,那要看用车来干什么、怎么用,同时还需要经常保养,降低“折旧率”。如果用来拉货,就是资产,能带来增值,能够覆盖维护费用。反之,如果只是用来摆阔,那就是消费,就不是资产。(经济学的资产,就是能够给未来带来收益的部分)

俗话说的好——宁要今儿一毛,不要明儿一块;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凡事加上时间的维度,尤其是长期来看,重视时间的力量,重视时间的价值,拥有“贴现率”思维,降低折旧率,让我们的“实际贴现率”尽量降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三暮四”背后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