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化茧成蝶”,这两个儿童发展小知识,你不容错过

你有没有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

一只小小的毛毛虫,经过褪茧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初始的毛茸茸的形象,会经历重重困难后幻化为最美的模样。

其实呀,小朋友的成长也是如此。

01 所谓“破茧成蝶”,小朋友也是如此哦!

图片来自网络

在自然界中,人类大概是不成熟时期最长的生物。

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所有的活动似乎就是吃和睡。

大概过了2年,他变成一个软软糯糯的小小孩,会甜甜的叫“妈妈爸爸”,也会迈开脚步跑来跑去精力充沛到让你抓狂。

孩子再大些,经历了青春期的叛逆后,性格稳定下来,成为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这之间,他们的长相、性格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孩子们是如何长大的?他们的成长有什么不可忽视的因素?

读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我才知道:原来儿童的发展有那么多讲究。

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总结了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脉络,知道儿童心理发展学的前世今生。书中有很多的精彩实验,也有众多有说服力的结论,更有不少心理学家理论成就的来龙去脉。

比如,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三个孩子。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建立在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之上。养娃养出了“学问”,这个爸爸也真够可以的!

然而,不是所有的毛毛虫都能化茧成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才!

除了惊叹心理学家们的细致观察和慎思笃行,这两个儿童发展的小知识,刷新了我们的认识,有助于帮助我们促进孩子的成长!

02 阶梯式?平滑曲线?儿童的发展原来是这样!

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观察过孩子的成长?

我儿子学会走路非常之慢。他在15个月的时候,还不能独立走路,总是让我扶着他跌跌撞撞往前走,我因此每天急的不得了。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他站起来开始走路了,而且很快蹦蹦跳跳学会了跑。

娃23个月前的时候,只会叫“妈妈”。我一度非常崩溃——要知道,我这个老母亲可是每天晚上都雷打不动的坚持给娃讲绘本、讲故事和唱儿歌。可是,23个月后,他突然开始蹦出各式各样的字来。24个月,他开始摇头晃脑给我背诵《咏鹅》、《枫桥夜泊》等诗歌,有时候还给我唱起了“我的好妈妈”。我真是激动涕零。

读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我才了然了孩子的发展的秘密。这本书的观点与《童年的秘密》、《宝宝也是哲学家》等著作不谋而合。孩子和成人是有区别的,并不是一个平滑的曲线向前发展,也不是阶梯性发展,而是多维度、多进程发展的过程。

啥叫多维度、多进程发展的过程?

比如说,你家娃可能这段时间大运动发展很快,瞬间学会了金鸡独立或者往后退,可是语言发展不一定很快。又或者,你家孩子学会认知事物是渐进式的,可是唱歌的发展却是飞跃式发展的。

难怪《宝宝也是哲学家》一书的序中,用“毛毛虫变成蝴蝶”比喻儿童发展,真的很有道理。

《窈窕淑女》告诉我们的事儿

然而,知道了这一点,对我又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身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学会“三个不”:

不攀比。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每个孩子不一样,同一个孩子的不同技能学习也不一样。没必要总拿自家孩子的“发展短板”和其它孩子比,但如果孩子持续发展滞后也不要忽视。

不放弃。经常在网站上看到有宝爸宝妈们感叹:我天天给娃讲绘本,可是娃为啥语言发展就是不快呢?其实呀,并不是父母们不够努力,可能孩子正在“酝酿”发展。如果爸妈坚持了“99步”,却因为成效缓慢而放弃了对孩子的继续培养,也许就错失了孩子的“潜能”的发挥。别轻易放弃哦。

不焦虑。要给孩子发展的时间和机会。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动辄用“你怎么这么笨”给孩子贴标签。电影《窈窕淑女》中,语言学教授想让卖花女成为淑女,就得用对待淑女的态度对待卖花女,这个故事传授了一个道理: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人,他人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对待孩子也一样。你如果坚信他不慢不笨,他可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03 遗传重要?环境重要?千万不要走极端!

第二个刷新我们认知的知识是遗传和环境。

这些年,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引爆了原生家庭的众多热点话题。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那个“妈宝男”苏明成,从小在强势妈妈的呵护下长大,遇到困难老妈总是出手相帮,虽然相貌英俊嘴甜如蜜,可妈妈的猝然离世让他不得不“心里断奶”,闹出一系列“不成熟”的冲动“事故”。又是冲动暴打苏明玉,又是不加分析的错误投资等,给苏家家庭和自己的小家带来一堆烦恼。

图片来自网络

再比如,那个性格刚强的苏明玉,她的成长悲剧是一连串代代相传的原生家庭的悲剧。苏母的妈妈为了儿子的户口问题强逼女儿嫁给不爱的男人,苏母因离婚不成而“慢待”自己的女儿苏明玉。苏明玉又将怨气发泄在了自己的兄弟苏明成上,变成了自己痛恨的“母亲的模样”。

然而,《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不要忽视了遗传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更不能忽视遗传和基因的联合作用。

基因的影响很重要。比如,有些孩子的先天疾病,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基因筛查”避免。又比如,收养儿童的智力发展更接近于亲生父母。

然而,更重要的是,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交互的。

比如吧,运动员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来自基因的运动天赋。然而,他爸妈也会更倾向于带他去参加体育运动,于是他接受了来自环境的刺激。而他长大后,因为有运动天赋,也会有信心更多的参加学校的运动项目队伍,进一步提升了运动技巧。

图片来自网络

你看,刘国梁的女儿也是高尔夫冠军,莫扎特的父亲也深谙音乐,王安忆的母亲也是知名作家……别以为这都是基因使然,其实可是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使然哦。

就拿刘国梁的女儿“赢赢”来说,人都道刘国梁是乒乓球冠军,却不料人家也是15年的高尔夫高手,刘国梁在女儿3岁就教女儿学习高尔夫球,还宣称“自己的目标是把女儿培养成高尔夫世界冠军”。赢赢成就斐然,基因和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

那么,遗传和基因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小贴士1:不要忽视基因的作用。现如今都讲究优生优育,如果家族中有显性遗传病,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不去筛查!而同时,如果家族中有什么天赋和特长,不妨关注孩子注意培养哦!

小贴士2:充分发挥环境的巨大作用。发现孩子的特长后,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浸润在相关的环境,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到相关活动中。


我们看到了毛毛虫破茧成蝶,殊不知更多的毛毛虫因为基因、环境而错失了成为蝴蝶的机会!

咱当爹当妈的,读懂了发展心理学,才知道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破茧成蝶”!

你需要耐心、等待、帮助,要顺应基因、营造好的环境!

这些儿童发展心理学教会我们的事儿,你真的不容错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让孩子“化茧成蝶”,这两个儿童发展小知识,你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