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瞻瞻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人民不害怕死亡的时候,怎么可以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呢?如果让人民真的害怕死亡,对那些捣乱的人,我就可以抓来杀掉,那么谁还敢再捣乱?总有刑官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行刑官去杀人的人,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代替大木匠去砍木头的,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春秋末年,天下昏乱已久,人民疾苦不堪。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儒道两家,以不同的视角出发,各自提出了安邦治国之策。孔子认识到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严峻现实,主张以“仁与礼”作为救世良方。老子观察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底层民众心态,倡导遵循自然法则实行“无为而治”。

魏武帝曹操有一首《蒿里行》的诗作,是其目睹了战乱中百姓的悲惨境况后,写下的一首饱含同情之感的五言古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说,本为山河壮美,千里沃野,现在却是白骨堆积,鸡鸣声歇,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让人目不忍睹,简直肝肠欲断,我不禁悲痛万分。

在古代,能够看见并怜悯百姓之困苦艰辛的统治者并不多见。“民不畏死”,是乱世之中,百姓的真实心声。“奈何以死惧之?”老子说的这句话,千百年来都在提醒着统治者,不要把百姓逼迫得太过分了。

而民不畏死的背景,是民不聊生,甚至生不如死,这个时候老百姓没有什么可怕的。道家认为人的生死是由自然法则决定的,犹如自然的行刑官,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寿命,这叫常有司杀者杀。司杀者所代表就是自然的力量。

而统治者如果违法自法则,轻视百姓的疾苦与生命,想借口替“天”来杀老百姓,所谓代司杀者杀,就等于代替“大木匠”来砍伐木头一样,反而会伤到自己的手。因为“以杀止乱”无异于缘木求鱼。

这就是老子在前一章所说,自然之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没有谁可以超越自然法则,也没有谁可以替代自然法则,与之相违,会遭遇到自然之道的惩罚。

因为他违背自然法则,只能自寻死路。所以作为统治者,不要以为自己手握大权,就可以决定人民的生死,就随便杀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一方面温婉地提醒统治者切不可“代司杀者杀”,另一方面更殷切地期待着悟道统治者的出现。

由此而感,古代贤者均有一份欲温暖人间的普世情怀。所以才在尝尽了百姓悲苦后,或者痛心感叹“苛政猛于虎”啊,或者大声疾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童“热爱山河,关心民生”的家国情怀,是青少年教育的核心所在。

最后,让我们一起聆听元代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感受那根植于每一中华儿女心间的爱国忧民之千古回音吧。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字瞻瞻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