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前世今生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汉书》中记载“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作为佛教艺术史的圣地,就像一个人,从翩翩少年,到历尽沧桑,辗转千年。

风雨烟尘之间,无数的人建造它,无数的人破坏它,无数的人占有它,无数的人保护它。

如今的敦煌,又是以怎样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呢?

            敦煌历史

敦煌,属古“瓜州”,夏商周时候,就有羌戎族在此地游牧定居,并在那里留下了岩画。

后来,多个游牧民族先后占领敦煌。直到汉武帝远征,击败匈奴,包括敦煌在内的整个河西走廊划归华夏版图。

与今天的状况不同,汉代时,敦煌位于丝绸之路上,属于中西贸易的中转站,西域与中原客商都在此云集。

这时的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是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汇的地方。

这些都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融,佛教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据莫高窟唐代碑记记载:公元366年(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名僧乐僔和尚云游至三危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

于是,乐僔和尚雇人在这里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佛窟,开始了莫高窟的传奇。

据说,这就是莫高窟第275窟。

莫高窟第275窟

这个洞窟中的壁画,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也就是他的前世故事。

画面人物造型极为简单,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

到了北魏时期,王公贵族们普遍信奉佛教,使得佛教建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优秀画家加入到敦煌壁画的工作当中,中原文化也逐渐渗入佛教绘画。

第275窟《说法图》

此时的绘画,已较之前精致细腻了许多,整体画面更为华丽,细节上的刻画增加了。

同时佛的形象更加庄严,飞天更有飘逸之感。

北魏的百年,是敦煌造窟修佛的繁盛百年。


莫高窟第285窟,建于稍晚的西魏,堪称北朝时期最具艺术特点与文化信息的洞窟之一。

莫高窟第285窟

窟内绘有佛经故事画。

壁画上除了佛教的神灵外,源自古希腊古罗马古中亚的神灵、中国的神明伏羲女娲朱雀雷公等,以及供养人同时出现在画面之中。

在这个洞窟中,东方与西方,世俗与神灵,共同交汇于一处。

体现了敦煌多元文化的共融,展现出画家们异常丰富的想象力。


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敦煌有96个窟,都是隋朝重修或开凿的。

说到“重修”,当时也有不少洞窟,都是后来的人把原先的壁画覆盖上,再在上面绘制新的壁画。

有的洞窟壁画层层叠叠,甚至覆盖了十来层之多。


隋朝修建的洞窟里面,第420窟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莫高窟第420窟

窟中主要绘制了《法华经变》和《维摩诘经变》。

什么是经变画?

敦煌壁画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本生画。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经历。

2)经变画。就是将佛经的事迹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3)因缘画。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度化众生的故事。


隋朝的洞窟中,本生画减少了,经变画日渐增加起来,成为了这一时期壁画的主要内容。

本生画源自于印度,而经变画多为中国人自创,可见此时的绘画被加上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在绘画方式上,这幅壁画主要采用了中原佛教图像及绘制技巧,其装饰图案上,又有明显的西域风格。

此刻,原本来自异域的文化渐渐地融入融入了中原文明,在相互交融中滋生着新的艺术方式。


然后,带着奢华的造型和夸张的色彩,华贵雍容的大唐王朝迈着自信地步子走来了。

在现存的洞窟中,一半是唐朝修建的。

此时的壁画作品,绘制内容愈加丰富,从佛教人物画,供养人画,山水画也从原来的辅助装饰地位中逐渐摆脱出来。

同时,表现世俗生活题材的绘画内容也逐渐增多。

莫高窟第220窟

以初唐时期创建的莫高窟第220窟为例。

洞窟北壁和南壁分别绘制的是西方净土经变画和东方药师经变画。上图为西方净土经变画。

从画面构图上看,将位于中心的佛画的很大,其它人物布景左右对称,显示出中国式的审美。

从佛教人物画上看,唐朝的佛教人物画,将整个画面绘制成一个统一的佛教故事,而不在是之前的连环画式的绘画形式。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那里长满了奇花异草,一片繁华盛景。

佛陀在这美景中讲经说法,众多的弟子悉心聆听,面色喜悦。

整个画面呈现出一个灿烂耀眼的佛陀世界。

这时的敦煌壁画,完全融合了中原与西域的风格,技艺已经炉火纯青,达到了敦煌艺术的鼎峰。

220窟的壁画,构图设色都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装饰壁画。——常书鸿

宋代时期,敦煌被西夏控制。上述的220洞窟,不少也被西夏的绘画覆盖。

唐代是敦煌壁画的辉煌时期,此后,便开始衰退。

宋朝时候,敦煌绘画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趋减少,作品基本上进入模式化阶段。

比如莫高窟第55窟,就是宋代时期修建的。

莫高窟第55窟

这是一幅药师佛经变图。

画中人物与布景构图都较为呆板,失去了盛唐时期壁画的勃勃生机。

西夏统治下建造的敦煌壁画,缺少了中原文化的滋养,只有少数民族的传统在苦苦支撑。

自此,敦煌渐渐变得荒芜,走向了没落。

随后的元朝、明朝、清朝,敦煌不再被作为军事和贸易的重镇。

昔日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敦煌渐渐湮没在风沙之中。

敦煌,被彻底地遗忘了。

时间一直延续到清末,一个名叫王圆篆的道士来到这里,并在无意中凿开一堵墙,发现了藏在洞中的大量经书、绘画等。

这位王道士将他的发现报告给了当地政府,未被理睬。

王道士又步行600多里,将此事上报给肃州兵备道道台廷栋,仍然音讯全无。

王道士没有放弃,继续写奏折上报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有没有看到,说法很多。但有一点很清楚,清政府对此没有太大的重视。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闻讯来到了敦煌,用200两白银,买走了24箱的书,5箱的画。

消息传来,除英国人之外,法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等许多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争先恐后来到敦煌,买走了不少佛经和绘画。

1910年,清政府知道此事以后,下令将剩余书画运往京城。

遗憾的是,沿途官员贪污的贪污,毁损的毁损,流失严重。

后来,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陆续又买走了王道士偷藏的书籍、洞窟内的塑像、壁画等。

数万卷手抄佛经和佛教绘画从此流失海外。

尤其恶劣的是,在取下塑像和壁画时,这些强盗手段极其低劣粗暴,大量文物因此被毁损。

据说日本人拿走的文物还不及损坏的1/10。

此后,这里还被用来关押俄罗斯士兵。于是这些士兵在里面烧火做饭,随意涂画,损坏塑像。

敦煌的文物自此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在斯坦因的书中,王道士是个高尚的人。因为他卖文物所得的银两,并没有一分一文花在个人的享乐上,而是全部用于了修葺石窟和造像,抄写散发经书传扬宗教。

那么,究竟是谁导致了这场灾难呢?


等到胡适等一群爱国人士前来保护敦煌时,这里早已经破败不堪。

1943年,常书鸿作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来到了敦煌,开始了敦煌文物的保护工作。

一直到今天,一代代的专家学者为保护、研究、临摹敦煌文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敦煌研究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煌壁画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