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2023.08.10)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38期晓玲坚持分享第279天(2023年08月10日)

经常有一些愿意学习、成长、改变的爸妈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一遇事儿我还是按照本能反应,怎么办呢?

不着急,改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道理懂了”,只是在意识层面上理解了,潜意识若没有发生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也很难变化。

“改变四部曲”:

自我察觉 (察觉内在情绪)

自我满足 (表达需要,重建自我图像)

分享爱 (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

改变认知,调整行为


第一步,自我察觉。

自我察觉最有效的一个工具就是“冰山理论”——时刻观察自己是否在以爱之名伤害孩子?比如当孩子不听话或不符合你期待的时候,你是否用责备、威胁等语句,以“情绪勒索”的方式来让孩子感到愧疚、自责,而不得不听自己的话?

在团体咨询中,常常会做一个叫作“爱的镜子”的练习。比如让团体中的成员扮演某位父亲/母亲学员的“孩子”,然后让这位“孩子”不断重复让这位父亲/母亲特别讨厌的行为。

当“孩子”在这样做的时候,“父亲/母亲”生理和情绪上通常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人可能会觉得胃痛,有人会觉得腿麻——这时候可以引导这位学员体会自己的这些感受,然后带着这份感受转身——转身是为了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因为“孩子”激发出来的这些感受实际上都是自己的“痛点”。而且这些“痛点”,绝不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有的——它可能来源于父亲/母亲孩提时代某种被压抑的需要。

第二步,通过自我察觉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后,尝试将这种需要表达出来,并满足自己。

这是一个自己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填满自己的情感银行的过程。

当我们能够习惯性地满足自己,就可以最终改变自己内心的“自我图像(self-image)”。自我图像也可以叫自我意象或自我映象,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形成的一系列认知。简单地说,每个人长大的过程,也是一个为自己画自画像的过程。有的人把自己画得特别美,有的人把自己画得很丑(即便他自己本身是很美的);有的人把自己画得很受人欢迎,有的人则把自己画得很孱弱、孤独、无法融入人群,等等。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对着镜子坦然地说出“我爱你”,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自我图像中,自己是不值得爱的。

爱就像一口井,当自己井里的水不满的时候,是无法灌溉田地里的种子的。如果我们自己是空的,孩子也很难感受到你的爱——当你试图分享爱的时候,孩子的反应会是抗拒。为什么?因为他潜意识里很清楚,父母在强装爱我,而不是让爱自然地流淌到自己身上。

重建自我图像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父母改变自己生命的内在模式的过程。

在《重建生命的内在模式》这本书中,作者杰弗瑞(Jeffrey E.Young)和珍妮(Janet S. Klosko)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具体的重建自我图像的步骤:

(1) 先画出或辨认出自己的心理图像。

(2) 尝试探索这种图像形成的原因。也就是检视、回想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有哪里没有被照顾好。

(3) 建立相反的情境。也就是透过反证法,举出一些反例,比如寻找一些自己受到他人喜爱或认可的、实际发生的案例,让理性认知到自己并不是原来意识到的那个样子。

(4) 写信给伤害过自己的对象。试着跟对方对话,但也不一定要跟真人对话。可以用心理剧场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

(5) 检视自己的困境。列出自己可能遇到的困境清单,根据清单去分析难度。

(6) 想办法打破自己的困境。对照清单上的困境,尝试从困难度较低的那个开始一步步克服。另外,在遇到困难时,拿出写着提醒自己如何面对困难的“记事本”来帮自己解决难题。

(7) 持续地努力、重复。

(8) 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在“爱的镜子”练习中,我们会让学员转身面对自己的“父母”,让他直面自己的过去,看到自己的心理感受,并向“父母”表达这种心理感受。当表达完感受之后,再尝试表达需要,说出自己希望“父母”为自己做什么,比如一个肯定,或者一个拥抱,或者一段陪伴,或者一声鼓励……然后上前拥抱“父母”,想象“父母”的爱流动在自己身上,然后离开父母的怀抱,向父母鞠躬感恩,谢谢父母的这份爱。

这也是一种满足自己、爱自己的过程。

第三步,分享自己的爱。

经过一遍遍的重复和努力,我们就能比较自然地爱自己、满足自己了。当我们自己得到了足够的满足,我们就有了充足的能力和动力去满足孩子。

孩子不肯改变,反复激怒父母,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所以只能通过提要求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注意。

在亲子互动中,孩子是非常善于发现父母的套路的,比如父母可能会尝试贿赂孩子,用玩具或礼物来替代亲子陪伴的时间。但这种方式一开始可能有用,两次三次过后,孩子肯定就能发现父母是在套路自己,这时候他挑战父母的方式就会“升级”——下次他会变个法子来刺激你。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挑战时,如果能在内心快速做一个“爱的镜子”练习,那我们就掌握了亲子互动中的一个诀窍。当我们带着套路、方法来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用反套路的方式来制衡我们;当我们带着觉察和爱意去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想办法反制父母了。

最后一步,改变认知,调整行为。

这一步讲的是孩子最终发生行为改变的原理和过程。我们怎么让孩子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健康向上呢?整天唠叨、讲道理是没用的。为什么?因为你看不到他的实际需求,你的话语都会变成耳旁风。即便我们去惩罚他们——也就是试图直接改变他们的行为——可能当时他们迫于压力改变了,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世。

所以,要调整孩子的行为,就要在给予充足的爱的基础上,去满足他们的正面动机。比如孩子沉迷于电视剧或游戏,可能是因为家庭没有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和陪伴。当我们怀着爱意去靠近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孩子身上的改变就会发生。当我们试图强行扭转他们的行为的时候,孩子的反应一定是对抗、对立甚至沉默、自闭——自闭也是对抗的一种形式。

所以,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最终比的是谁的境界更高,比的是谁更能自足、自律。当我们自己足够强大,情感银行足够充足,孩子自然也会跟随着我们的变化而变化。

想成为亲子关系美好的优秀父母吗?那么请行动起来,重复上面的“改变四部曲”。改变我们的固有行为模式、固有信念和情绪、固有格局与地图,成为可以自由选择而非被动挨打的父母。总有一天,不需要你去唠叨,甚至不需要你说出来,孩子就能意会到你的意思,并且心甘情愿地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摘录(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