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一课碎记

      这本书应该怎么共读呢?一年级读什么,抓住哪个点,能够有趣有好玩。最熟悉的老朋友有没有必要一起读?这是一年级的必读书目。很多名师都上过呀,大抵是说一说,画一画,一起夸夸我爸爸。我曾经也这样上过,可是呢……好像总也觉着读不好这本书。记忆可以在深刻点吗?来吧!试试吧!

      课前导入:玩游戏,看图想词语。

基于孩子拼音学了一大半,所以孩子们一边说,我在黑板一边记,用拼音把词语记录在黑板上,尽量不出现后鼻音的词。这一导入目的想为接下来的说进行一个素材提取。但发现在真正落到纸上的时候孩子们的答案惊人的相似,这让我在思考为什么呢?

      当我出示《我爸爸》封面时,孩子们一阵惊喜。或许是家里有,或许是以前翻过。但是真正读的时候很安静,好像遇见了一本新书一样。这让我有上好这堂课的信心。

      从前环衬看起,一个孩子告诉我:“这是一块布,一块格子布。”

    “格子布可以做什么?”

      “可以做衣服。”

      “谁会拿去做衣服?”

        ……

      当我再次出示封面,窃喜:“爸爸的睡衣!”

(可见,别以为孩子一看就会懂,自己翻过就看过了。有时候需要慢下来,聊个小天,然后有了意外的发现,激动,更愿意往下看。)

       

      当看到“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大野狼都不怕”时带着孩子们发现新大陆。“哇……小红帽,哇……三只小猪。”一个《小红帽》的故事记起来了,一个《三只小猪》的故事记起来了。大野狼!

      爸爸真的很棒!大野狼他不怕!爸爸为何那么厉害?

    爸爸拥有的本领可真多,爸爸真的好棒!

    继续读,孩子们仔细找,找爸爸还有哪些大本领,一边找一边笑,一边笑一边喊“爸爸真棒”尤其爸爸有时候做一些傻事时,呵呵呵地笑得真开心。一路看绘本中的爸爸,一路想自己的爸爸。

我爸爸像狮子一样凶,有时候会像仓鼠一样欢乐地陪我玩。

我爸爸像兔子一样忙,有时候会在家里陪我玩,陪我看书。

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威武,也像兔子一样忙来忙去。

      当出示最后第二页“我爱爸爸,你知道吗?”还没有翻页,大家异口同声“我也爱爸爸。”

      这或许就是阅读的快乐,连他们也不太确定,现在口中那个爸爸是绘本中的爸爸还是自己的爸爸。

      读完这本书,来读读这样的句子,我们不说爸爸,我知道安东尼还写了《我妈妈》,我们先不看书,让我们来用夸爸爸的方法夸妈妈。


    第一次写句子,外加后鼻音没有学过(暑假已接触),我们一个拼音一个拼音写,边拼边写,边写边写,错了又擦,一个个认真的样子很像小学生的模样。这是我们开始动笔写句子的第一节课,尽管有小朋友在规定时间来不及写完,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任何事情都是这么开始的。

课后反思:

      原本设计是先写后画,句子完整,图片丰富。因为以往都是先画后写,我担心孩子会重在画轻在写,特意对调。可是我又在思考,孩子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是不是先画后写了思维会更大打开,版本会更丰富?这也是我在思考:当孩子大胆说时,有很大的创意,为何在写到纸上大抵是“妈妈时而凶,时而温柔”?是害怕写错吗?是脑海里固有的吗?

        但是,我更叹服的是孩子愿意去尝试,努力去写。这告诉大人们:他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看见这份坚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爸爸》一课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