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能力。”

人的痛苦,往往就在于别人不了解自己,我这么优秀,却没人知道!

但是,凡是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痛苦的人,他一定不屑于去了解别人。能多去了解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就不会为自己不被人了解而愤懑了。而且,愤懑也没有用啊!要愁的不是别人不了解我,是我的本事还不够。

张居正解说:人之处世,常常不满的就是自己名气还不够大,知道我了不起的人太少!但是,这并不足为患。真正的大患,是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实践落实还不足,这才是我们的忧患,这才是自己应该关注的。

不以自己之能力不足为患,反而以别人不知道我为患,是因为要想求名誉,求上进的机会。

而如果能力足够,别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又到6点半了,我们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

论语宪问篇的第29章。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子贡由于其具有出色的才华,有相当强的能力,可以说站在了一个高处,相对来说眼界也就高了,对别人常会评头论足。

其实也就是说臧否人物,较其短长,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个人如何如何。其实偶尔的评论一下别人倒也不是什么大错,但是如果老是去把注意力放在批评别人上,其实就是注意力用错了方向,就很难能够专注的提升自己,而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孔子说:子贡,你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瞧不起,难道你自己就那么贤良吗?有去议论评价别人的功夫,还不如多去读书交友,提升提升自己。我可没有那么个闲工夫多去操心别人的闲事。

朱熹说:“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虽亦穷理之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

就是你如果眼睛老盯着别人,那么修炼自己就会疏忽懈怠了。如果我们要真正的去比较别人的话,也应该在心里面暗暗比较,列出别人家的长处和短处,对方做的好的,我做的不够的,那就要向人学习,一条条的对照。

如果说对方做的不好的,自己要警醒,做一个反面教材,他这个地方做的不好,我要注意,他那个地方做的不对,我要注意,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只是为了逞口舌之快去批评指点别人,别人未必领你的情,而自己老这样说人家,别人也会因此而害怕,谁不怕被人背后评论呢?谁都怕被你说的一无是处呢!

所以说这个要清醒,孔子及时的发现了问题,给指出来,并且说了一下自己是怎么做的,也是率先垂范的意思,我都不去随意臧否别人,你又何必呢?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今天再来学习新的内容。这一章的内容和论语学而篇的其中一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着重点不一样。

好了,我们先来看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老夫子说,不要忧虑,不要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虑自己没有能力或者说能力不够。

我们也是刚刚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我们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自己不出名,不为大家了解,不必大家理解。我们要担心的是,自己对别人了解不多。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了解了别人,你也就会了解自己对别人多一点了解。反观自己,我们也会对自己多一些了解。

张居正解说:人之处世,常常不满的就是自己名气还不够大,知道我了不起的人太少!

但是这并不足以为患,真正的大患是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实践落实还不足,这才是应该我们忧虑的,应该我们关注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你能力不够的时候,别人知道又能怎么样呢?因为你的实际水平其实就是显现在那里的。可以说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够体现的出来。

有学问的人,他满腹经纶,你一听他说话就带有一股书卷气,书香气。有武功的人,他气定神闲,眼睛都放着光,往那里一站就会不怒而威。

你在某个专业或者某个方面特别擅长,能力足够。无论是你说话还是你去做这个事情,一张口就知有没有,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你自会表现出相应的风度,相应的技能来,那个时候别人想不佩服你都难。

可是即便你被别人知道了,觉得好像你很牛,但事实上一张口说出来的话,或者说从你做出来的事儿,别人看到了你没有这样的真才实学,反而会更加的轻视你,因为我们知道大家既佩服高人,真正的高人,我们会仰望之。但是我们又厌恶所谓的高人,因为他们明明没有本事,但是却让我们去仰望他。

而每个人说实话自己心里他都是自命不凡的。

我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的同事和我一样高,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啊,我就感觉我比他高,就找别人看,别人说你俩一样,事实上我可能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也看不大出来。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讲呢,我就觉得自己比他高,这叫自视甚高。

如果他是1.73米,我是1.78米甚至1.8米多,还用我说吗?自然而然就被看到了,谁都不是瞎子,可是你和他差不多,却觉得自己有多高,真高吗?别人会看不到吗好?

大家想一想鹤立鸡群,在鸡群里面有一只仙鹤,这个仙鹤需要到处告诉人家自己比较高吗?看见我了吗?我相信这个仙鹤不用说,没有人不知道。

因为你在普通人这一群人里面高很多,大家想不看都难,关注点一定会在那个最高的上,而且你与众不同。

如果说仙鹤和鸡是两个族群,而本来就不一样,仙鹤那么高是没有办法的话。

对于我们人则不然,都是人,按照我们在李笑来❤️老师学的那个其中有一章,说在人的这个世界里面,如果可以做比喻的话,有的人可能刚开始是兔子,有的人是小狼,有的人是老虎,有的人是雄鹰,有的人是大象,这是我们看到的。

但这个世界它是可以进化的。

小兔子,小麻雀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变成狼,甚至可以变成虎,再者可以成为雄鹰,成为大象。当你具备了雄鹰的实力,你就能够翱翔高空。当你具备老虎的能力,你也可以呼啸山林❤️。当你具有大象的这个重量,你也会让许多动物让你对你羡慕不已。

如果我就是干一个小麻雀的事儿,我就是一个小鸡,在四周扑腾扑腾,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悠然自得,那么你也不要去羡慕雄鹰,因为你没有付出雄鹰那样的努力,你也没有这份志向和心性。

我们想被别人知道,其实更多的是想得到名誉,求虚名,或者说想得到上进的机会,这样不是一件坏事情。大家都希望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四郎,暮登天子堂,能够建功立业,好做一番事业。

但是做一番事业,成就一番功名,绝对不是简单的给我这个机会我就可以了,而是要有相应的能力做匹配。

想一想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的诸葛亮,如果他们没有在隆中时候,就对刘备当时的处境以及天下的格局了然于胸,做出一个东和孙吴,北拒曹操的这个战略。

如果他没有能够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博望,火烧樊城,火烧新野这一份能力的话,他又怎么可能跟着鲁肃到东吴舌战群儒,那么好的成功的说服了孙权,和周瑜达成协议的呢?

没有赤壁之战,这个敌我强弱特别分明的以少胜多的案例,哪有他后来得到荆襄九郡最后挺进西川,三分天下有其一呢。

我们这些战友们,说实在的我们本身相对来讲都是普通人,如果说好也没能够好到哪里去,那我们更应该低下头专注的去提升自己。在我们所选定的赛道上不断的挥洒汗水,不断的去精益求精,去深挖,去细掘,把某一项技能练硬了,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你能力足够的时候,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才会一把抓住,一飞冲天。

大家可以想一想,就是最近这些年知识付费领域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涌现了很多牛人,他们的成功确实很令人羡慕。

如果我们去认真聆听背后的故事,那你就会发现哪个人他的成功都不是简简单单的,都不是突然一下子从平凡人就那么厉害的,他都是修炼了很多年,做了无数的准备,最后厚积而薄发的。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坚持星球的演讲教练龙兄。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群里的人特别是老战友都知道:

他本身是天津的一个农村人,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学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刚毕业的时候也是非常惨的,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五百强进不去,也一度比较沮丧。

那个时候他发现自己不敢上台,不敢和别人多做交流,从而就立志学习演讲。从刚毕业开始不久,2008年,他是86年的,经历了无数艰辛,到著名的头马俱乐部,一周跑三四场,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最后经过他的演讲水平越来越高,既能中文演讲又能英文演讲。

最后他逐步的确立了自己在演讲界的地位,后来带着他的团队拿下了头马世界比赛的演讲冠军。

后来被苹果招去做培训师,积淀了接近10年,在2016年的下半年,2017年的年初的样子,开始创立了坚持星球,又经过了几年的耕耘和努力,到今年4年过去了,他的坚持星球已经是相当的了得,影响了无数人。

他的口号是让1亿人中国人具有演讲能力,他的每一步走来都很踏实,在不断的积累之后,逐渐的做出了名气,也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辉煌。

像李笑来从初中就开始,有了清晰的认知,每天写3000字,2016年开始爆发,

像罗胖每天60秒逻辑思维,每周50分钟的脱口秀,逐步的积累,才有了今天得到这一个最著名的知识付费的老大,都是与他日日不断去坚持做一件事情有关系,深挖细掘,固本培元,到最后能力够了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己的传播,让他被人知道。

可是如果说我们的能力不够,即便是通过某种炒作,某种事件让自己被人知道了,但又能怎么样呢?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担不起,往往会备受打击,最后则会一蹶不振。

只是虚名,很多你是干不了的,那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孔子才告诉我们说,不患人之不己知,就是不要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没有能力。

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要下大功夫修身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能力各方面,相信是千里马就不会被埋没的。

特别是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年代,理解了这句话,我们要大学里说的这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么最后你必定会有所得。

好了,时间也到了,这一章就到这里了。明天早晨6点半,我们还是聚在这里一起来学习下一章。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具体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再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回馈,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