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档案馆

      前一天去档案馆,我只是搜索了有关太浦河的信息标题,从中筛选出二十多个感兴趣的,抄录在白纸上,今天要去查看。

      9点钟开门,我9点10分到达,档案馆里已有几个人等着查资料,有大学生查找《盛湖志》作者仲家资料的,有即将退休职工查找工龄的,也有人要求开具已经离婚的证明(工作人员请他去民政局)……

      我像前天一样,刷了身份证,把手机等随身物品寄存在橱柜里。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这里的管理制度相当严密。朱科说,像你这样的写作人员来找文史资料,我们是特殊照顾的,要是一般人还要严格,档案馆的资料都是保密的,特别是重大工程的资料,一般不外传。

      等待工作人员进库房里调资料的时候,我在大厅陈列柜旁翻书,朱科赠送我一本《续吴江县志》,清顺治版的,很珍贵。有关太浦河工程,他也提供了一些资料和建议。

      工作人员推来一小车的资料,我一本本翻阅,感觉无从下手。59年60年的资料,都是手写的,高级一点是钢板刻印的,纸张的质量很差,要么薄如羽翼,要么像糙纸那么厚实,字迹已经模糊了,阅读起来很辛苦,我一边翻一边看,始终没有像模像样看完一篇稿子,只能粗略翻翻,然后确定是否可用,可用的文章,夹进一张小书签,作为记号,留待复印。

      重点的资料,有红色标记,即使觉得有用也不能复印,只能看看。我根本记不住,索性放弃。

      绿色标记的资料可以复印。一个上午,我仅仅粗略地翻资料。朱科说,你在这里坐上一个月查阅,才能称心如意。我笑笑,没有回答,但事实确是如此。

      回家吃过午饭,一点钟又去档案馆。

      站在复印机前,我把书签夹起来的文件进行复印。工作人员要我在复印件的背面写上资料编码,以便她们审核确认。

      复印好的资料,工作人员一页页校对,认真复核,以防重要资料外泄。审核过关,才敲了印章,递给我。至于我感兴趣的会议纪要和动迁补偿等等,一律不予打印。对此,我表示理解。

      回家后,我才细细翻阅资料。


档案馆不许拍照,我偷拍了几张,工作人员要求全部删掉,这一张是漏删


朱科赠送的《续吴江县志》


复印的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去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