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贫瘠的想法限制了孩子的思维

前两天和老妈吵了一架,是呀!人到中年了还和母亲吵架,实属不该。老妈虽然五十几岁了,但刚硬的性格下却是个孩子。在我这里,我说话都是要小心翼翼的,一句话不对,轻则对我大骂,重则骂完自己在旁边委屈的哭泣。

其实知道老妈的性格,我很少跟她谈起哪一个观点,因为我们两个人的性格都很刚硬,一不小心就会争吵起来。而这一次,却是因为儿子和老妈不自觉的争吵起来。

儿子上二年级了,每天写作业确实很费劲,因为惰性总是懒得学习,不想去写作业。对于老妈的观点 就是一定要打,严厉的管教,让他记住,作业一定要写,学习一定要完成。缺点不断提起,让他改正。

而我的想法是,慢慢引导,慢慢等待,静等花开,因为果实的成熟不是由一天就能完成的。何况我的儿子现在多动症,感统失调,前庭觉不发达,专注力差,我觉得这些一定是要慢慢训练,慢慢等待,结果是急不来的。

而在等待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接受孩子的一些小毛病,自己耐心的等待他慢慢的去成长。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成绩限制住了他的思维,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思维和格局的不同,思维不同决定了以后位置的不同。

我不敢说自己多有格局,但是我不想限制孩子的思维,比较以后他要成为一个比我强的人。而老妈的管教方法,我觉得会限制孩子的思维,限制他的想法。成绩一时的好,不代表以后,但是因为成绩限制了思维,我觉得得不偿失。

因为教育方法,不自觉的和老妈聊了起来,老妈说:“我就觉得你的方法不对,我不赞同你,看你们从小你以为就自然过来的,也是我一直都严格管教出来的,你们才有现在。你看西西现在就不听话,那么有主意,长大了你管的了吗?”

好吧,其实原来我并不生气,能陪老妈聊天,真的很高兴。但是因为他评判儿子的时候声音很大,让儿子听得一清二楚,我很不高兴。这些其实可以好好说话。

但是老妈拿我和妹妹做例子,还觉得有出息。这我就有话说了,因为我并不觉得我们姐妹有出息。妹妹因为家庭条件原因只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后来去了美容院收入不错。

因为不喜欢销售,做了两年后,恰好一个亲戚说介绍工作,收入没美容院多但是稳定工资,还介绍对象。妹妹才19啊!父母说:“女孩子终归是要嫁人的”,结果去了才知道是传销。妹妹虽老实,脾气倔强起来谁也挡不住,顺利回家了。

之后的工作都不如美容院,后来结婚生子做了三年家庭主妇。因为买房又出来在工厂做工人,虽然收入不错,但终究不能算有出息吧!这就是老妈口中听话的教育。老妈一直愧疚是因为妹妹没有读书才会如此,而我却认为是她一直以来都是以农村的想法去限制妹妹,恰巧妹妹又听话,才有的结果。

我呢!父母很辛苦的供我上大学,毕业工作几年收入尚可。但是因为没有公婆,无奈生过孩子后变成了家庭主妇,一做就是十年。

因为老公优秀我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当初老妈就说:“女婿同意你不上班,你就好好的在家相夫教子,这就是女人的职责。每月工资又都给你,多好啊!”就这样在老妈的支持下开始了主妇生活。

这次因为家里阿姨请假,还有两个宝宝,公司也有事情,就让老妈帮忙照顾一个月孩子。老妈有事没事还说,两个孩子还上班,有正事没正事,照顾好孩子就行了。这是绝对的亲妈,心疼闺女辛苦。

小时候,我喜欢找几个同学一起去野炊,春游,小聚在家里,学校联欢找几个同学编个舞蹈......但每次都被老妈大骂说我出风头,爱找事。后来一切这些活动都不敢参加,因为一参加老妈准说是我出风头。慢慢的,一个所谓的组织才能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一个与之相反的例子就是我老公,他也是爱组织聚会,爱热闹。但是婆婆每次都支持,夸他有能力。当然有时也不会拿一分钱给他,但还是会说:“精神上支持,其他自己解决”。在婆婆那永远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能行,哪怕只是交朋友,都觉得那是极大的优点。

所以自始至终,我都觉得老公的优秀和他妹妹的优秀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因为父母思维的方式不同,所以我和老公的能力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思维不同,决定地位不同。很多人说,像马云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当然是少数,因为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普通人的思维,你具有普通人的思维,就必定是个普通人。

现如今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将更加发达。那我们的孩子的立足之地在哪里?一定是领导能力和创造力。你如何与其他人不一样,关键是思维和格局。

如果孩子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被家长一味的管教,说服,打压,压制成绩,长期下来,他如何敢有自己的想法呢?想法不会被扼杀掉吗?久而久之,他原本与你不同的思维,却被你管教和出和你这个普通人相同的思维来。

看看自己的现状,足以成为孩子的榜样,让他将来和你一样吗?你确定你够优秀吗?不想孩子将来孩子比你更优秀吗?更优秀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不是管教出来的。而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不用我们的思维去限制孩子的思维,放大格局放大梦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贫瘠的想法限制了孩子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