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武王伐纣的本质是什么,从这个人的死就能看出来,后人却忽略了!

我们都知道商朝最后的王叫帝辛,也就是纣王。他荒淫无道,于是武王伐纣灭掉了商朝。但这就是事件的全部吗?并不是的,其实商周的恩怨由来已久了。


周人的始祖叫弃,是帝喾的儿子。

从弃的儿子继位开始,周人不再从事农耕于是被放逐到犬戎之地,也就是岐山一带。

在结合了蛮夷文化生活了很多代人以后周人才再次进入农耕生产。


可以说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地理位置,当时的周人都被夏商正统列为蛮夷。

虽然周人荒蛮但是发展的却非常快,而且武力强悍。

商王武乙,也就是纣王的太祖父在位的时候,周人开始兴盛了。

武乙21年,周伯季历继位,这位就是文王姬昌的父亲,姬发和姬旦的祖父。


季历是个狠人,他继位后凭借周人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经济基础,开始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季历的战果是一排一排的。

武乙24年,周师伐程。克。

武乙30年,周师伐义渠,就是后来秦人后院那个游牧民族,季历抓了义渠王回来了。


武乙34年,武乙接见了季历,大加赏赐。

武乙35年,季历伐鬼戎,就是匈奴人的祖先。成功了。

这个时候商王武乙被雷劈死了。商王文丁继位,也就是纣王的祖父。


文丁2年,季历伐燕京之戎,燕京在哪大家都知道,周人的触手这时候就能伸的这么远了。

文丁4年,季历伐余无之戎。

由于季历打击的对象多是北方南下入侵的游牧民族,于是商王文丁任命季历为牧师,也就是西部诸侯之长。


但是我们看到,在这十多年里,季历就没消停过,战争越大越远,胜利越打越大。整个中国快打下一半了,俨然有了能与商人分庭抗礼的架势。

这引起了商王文丁的忧虑,于是他以击败戎狄为名把季历招致殷地加以封赏。

名义上,季历被封为“方伯”,号“西伯侯”实际上却把季历软禁了起来。


有记载说季历被软禁一段时间后被杀害,也有季历绝食而亡的说法,不管怎么说,季历死在了殷是没有争议了。

季历死后岐周就由季历的小儿子姬昌继位。是为周文王。

看到这里岐周伐商的逻辑也大概出来了。


纣王的祖父害死了周武王的祖父,纣王还囚禁过武王的父亲,而周的势力几乎足以与商分庭抗礼,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其实周人的兴起就是武力的兴起,三秦之地,关中沃土向来都是帝王之资。

这里民风剽悍,胡汉混杂战斗力极强。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是满分,依靠秦岭进可攻退可守。是完美的发展武力的地方。


相对于关中,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上长期看更加发达,但是这里的百姓终年耕种,体质上普遍的相对孱弱,武力就显得有些不足。地势更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

一直到宋朝灭亡前,中国的国都一直都在左右摇摆。

在西方长安,咸阳就是武力立国。

在洛阳,汴梁就是大力发展经济。


所以对于农耕文明国家的选择,通常就是武力定国了就跑到东方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不下去了就到长安打天下。仿佛成为一个轮回。

直到元朝统一,农耕文明不能再自己独自存在,游牧文明被纳入国家体系,所以首都跑到了北京这个能兼顾两种文明和互相交流的地方。

最开始商周的矛盾就是周人武力的强大引起了商人的反弹。


但是一旦对立情绪开始了,从西而东的统一就无法避免了,这是在中国一次又一次被证明的规律。

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持续存在的西方军事强而经济弱,东方经济强而军事弱。

周朝代替商朝其实就是这个政权演变规律的开始。

但是这个故事远没有结束,后来就会发生秦灭六国,汉灭楚,前秦统一北方,北周统一北方后隋朝建立,唐朝的统一加上五代的五个政权基本都是出于晋地。直到宋朝的灭亡而结束。


而从这个角度看曹操却是个特例,他能从中原起家,加上当时政治上世家大族的压力。曹魏开创的难度是难以想象的。曹操从这个意义上讲堪称伟大。

而另一个特例是刘秀,这位是真正的天选之子,仿佛冥冥中所有人都在为刘秀的统一而做出着贡献。甚至包括气候条件!

刘秀是个人很有意思,是值得详细说说的人。而从本文主题来看,只能说历史规律在刘秀身上是没有作用的!


除了曹操和天选之子的刘秀,中国从西向东的统一路线规律一直影响着政权的更替。直到宋朝灭亡。

那么本文的结论就是,周代替商的根本原因不是纣王荒淫无道失去民心,更重要的是,周人自身的崛起和东西方军事经济上的不对等。


季历的死就充分表明了西方武力强大,而东方经济文明发达作为政治中心。

关中的势力通过武力崛起,中原的政权全力防范,结果却久守必失。

商王杀了季历,囚禁过姬昌,但是他们没熬过姬发。被贼惦记久了,总有河边湿鞋的时候。

纣王把主力放到了东南战场,于是周武王找到了机会。


现在可以看到周灭商几乎是一种必然,就算纣王挺过去了,他的后代未必能挺过去。

就算周人被商人搞得衰落了,也会出现第二个周人,继续完成灭商的大业。

这可能就是历史的必然吧!

想看更多历史【连载:21】,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1武王伐纣的本质是什么,从这个人的死就能看出来,后人却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