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4.7:既爱之能勿劳乎,若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篇第十四」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

孔子说:“爱护他,能不(为他)劳心劳力吗?忠于他,能不(以道)规劝教诲吗?”

【注释】

“爱”,爱护。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吴广素爱人”。

“劳”,用力甚也。指劳心劳力。

“忠”,尽心竭力。与“劳”近义。

“焉”,此处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

“诲”,晓教也。指规劝教诲。

【评析】

孔子的弟子樊迟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参见《善读「论语」12.22》)。《礼记·檀弓上》云:“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就是说智者爱人以德,愚者爱人以姑息。子曰:“主忠信”,这是仁德最基本的体现。因此爱人以德就必须要待人以“忠”。尽己竭诚之谓“忠”,用力甚也之谓“劳”;“尽己竭诚”必“用力甚也”,故待人以“忠”者必“劳”。是故子曰“爱之,能勿劳乎”。

待人以“忠”,就是要人尽心竭力地助人为善,亦即孟子所谓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因此,待人以“忠”,就要教人行道守正,对于违礼不义之举,就要加以规劝。故曰“忠焉,能勿诲乎”。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道事君、以仁辅友,这些都属于爱人以德、待人以忠。当然,儒家所谓“爱”的内涵极为广泛,不仅仅指“爱人”。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因此“爱之”、“劳乎”、“忠焉”,不仅是对亲友、国人,也是对天下之人和宇宙万物。此即儒家正大光明之“仁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4.7:既爱之能勿劳乎,若忠焉能勿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