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那些事儿 ——读《神奇的种子图鉴》

豆子那些事儿

——读《神奇的种子图鉴》


看书名是种子图鉴,脑补是很大很厚的一本,其实并不厚,也好,读着轻松。看内容基本上写的都是豆子,建议封面书名后加上“(豆类篇)”或者干脆改书名为《神奇的豆子图鉴》。做为一本豆子图鉴,它很合格,并称的上优秀。著绘是盛口满先生,书中绘画贴近自然、细致写实、色彩清新悦目,可以感受到绘者的热爱之情,爱自然,就会用审美的目光去看待。

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大家拿起科普读物,科普读物该怎样把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传达出来呢?趣味性就尤为重要了,有趣才会让读者不断的看下去。我们来看盛口满先生是如何做的。

他先在书名页部分的大跨页展示了满满的各种各样豆子的图画,这些豆子和实物等大,很多是不是很熟悉?什么?竟然有花生,花生也是豆子啊?再看一看,还有哪些是厨房里、饭碗里常出现的?哪些是听说过,没见过的?在这一页就可以停留很久。这种跨页展示,既便于展示丰富的内容,又让阅读者视野开阔。


接着再用一个跨页,把一些颜色、花纹、大小、各不一样的豆子放大六倍,汇集起来,济济一堂各具特色。注意,作者注明这一页的豆子都是人们培育出来的,为之后人工培育品种和野生品种并列展示打下伏笔。


再接下来则是按豆子种类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来推进,人对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产生链接的,这样就牢牢抓住读者的兴趣点。盛口满先生从大家最熟悉的大豆开始,并充分显示了科学性,同属大豆种类很多,原来这绿的黑的都是大豆啊,我想如果书中提到的那些大豆制品都用图画表现出来会更直观有趣。在这个跨页,不仅画出了大豆的植株,还画出了野大豆的植株,在野外玩儿的时候不妨找找看。野大豆源于中国,是大豆的祖先呢。为呼应这个野大豆,下一个跨页,作者又用颇具大众好感的点心话题来讲经常用来做馅儿的种种豆子,引出了红豆和红豆的祖先野小豆。

接下来盛口满先生继续用豆类的一生,何时被人类怎样食用说开去,引出我们最熟悉的超市豆芽,菜场豆荚,然后再讲讲那些名字里有豆,长得像豆却不是豆,怎么看都不像豆却是豆的豆子们,又挖开豆子地下的秘密给你看,再由田野中的豆子把我们引向户外,看一看,喜欢吃豆子的虫子有哪些?豆子的花如此美丽,这些都将会给我们漫步野外时增加不少乐趣,然后书中用三个跨页来展示了各种长相怪异的奇葩豆荚,着重描绘了世界上最大的豆子,也是吸引盛口满走近植物学的种子——西表岛的鸭腱藤,大自然真是奇妙啊。

书中还不断指引大家自己动手培育豆芽菜来吃,试着播种各类豆子,更在最后一页呼唤大家到海滩上采集漂流而来的种子,虽然它同样在页面上列出的都是豆子。如果今后在海滨度假时,你能在海滩有意识的寻找采集种子,并进而和同伴讨论这些种子可能是从哪里漂来的?为什么会漂到这里?世界上有什么关于种子漂流的奇闻轶事,那么就是这本书做为种子在你心里生根发的芽。正如盛口满在书末所说,小时候珍藏了一张从杂志上剪下的一个大人双手高举着超过一米长的豆荚的照片,十年后他在冲绳的西表岛终于看到了这自小梦寐以求的巨大豆荚,这张照片和他现在作为科学绘本大师、博物学家住在冲绳很有关系。本书或许也会成为引领你走向未来的种子。

这本书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书中把野生品种的植株,和改良的优质品种植株并列。盛口满先生为什么要把这些已经被农业生产所淘汰的品种,不偏不倚,详详细细地画出来呢?比如在讲到大豆的时候,在左侧就是现代大豆的源头野大豆的植株,仔细观察野大豆是蔓生植物,附近是冲绳古品小粒黄豆植株的图画,看得出也是蔓生,在它旁边我发现两个字“蔓草”,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中国人对蔓草是很熟悉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难道蔓草就是野大豆吗?我在网上搜寻了一番,并没有找到曼草就是野大豆的证据,意外看到一则“中国野大豆拯救美国大豆”的文章。美国大豆产量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很高,据说,我们国家每年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然而如此霸气的美国大豆曾经差点覆灭。六十年代末,美国大豆感染了花叶病,大豆严重减产或绝收,产量从世界的80%锐减到20%,解决的唯一方法是通过杂交育种引进抗病毒基因,而中国是唯一有野大豆的国家。传说某美国育种专家在中国机场偶遇野大豆,顺手摘了些种子,回国后培育出新的抗病毒大豆,美国大豆得以重生,并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据说现在中国一周就要采购85万吨美国大豆。人们驯化植物,培育出的优质品种更好吃、产量更高、并得到广泛的种植,却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物种单一化一旦遇到天敌或病害,要面临的就是绝种的危险。野生品种亿万年来自然进化,种群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大量优异基因,是物种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书中将野生品种和改良品种并列,体现了对它的尊重,给天然的野生品种留出了位置,不把全部的目光放在豆子改良的如何好,如何被我们利用来造福人类上,使本书具有了更长远更全面更科学的视野。书中如果再增加一些野生品种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内容就更完美了,尊重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拥有多彩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豆子那些事儿 ——读《神奇的种子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