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阿房宫赋》

作者:郭铠槟

《阿房宫赋》是杜牧的传世名篇之一,杜牧借写秦朝灭亡的过程以此劝谏当朝皇帝要爱民如子,不应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在我看来,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能把议论与叙写极其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叙写是议论的铺陈与暗示,议论是叙写的解释、深化,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在描叙的部分,作者运用了华丽的渲染,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一开头“六王毕,四海一。”对于秦一统建立的丰功伟业,作者只用了短短六个字描写,虽惜字如金,但却极有气势,强大如六王也都完结,辽阔如四海也都被统一,但其实这里隐藏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似强大的六国能被如此轻易打打败?”但秦皇没有多想,“蜀山兀,阿房出”。作者马上就写下这六个字,秦皇才一统中国,马上就筹备起阿房宫的建造,筹划起未来奢靡的生活了。“兀”,表面上写秦皇因修建阿房宫而砍光蜀山的树木(也是夸张的描写),实际上“兀”的何止蜀山,还有民脂民膏,还有那些以为迎来了太平盛世的百姓们的心啊,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其实都是在文中从未出现但却处处看见的百姓们的肉和血啊。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作者在后文尽极华丽的辞藻想象阿房宫的堂皇,秦始皇生活之奢靡,在读者眼中也都只是那繁华的背后无数百姓痛苦的哀叫。在描写的最后,作者与行文开头对照,用了极简的文字描写秦王朝的覆灭:“戍卒叫,函谷举”这一声呼叫是由远而近的,它慢慢的,慢慢的大了起来,直到最后震耳欲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无数的百姓站了起来,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无尽的繁华,眨眼,已是烟云。那漫天的火光下,秦朝,秦皇,阿房宫,一切都成飞灰。作者在头尾两段言简意赅的编排,与中间大篇幅的对阿房宫的描写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原来无尽的繁华,看似的强大,在人民的愤怒下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仿若笑话。

而开头的问题,在此也已有了答案。为什么六王败得如此快,“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正是那些只想安居乐业却被带入战争,被迫修筑宫殿,最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的百姓啊。六国国君不爱民,所以灭亡。而秦皇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以为是自己武力的强大,也以为凭此可以奢靡一辈子,乃至二世,三世,所以重蹈六国覆辙:“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百姓,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才是主宰了国家命运的人。

作者借叙述而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借议论深化了王朝荣辱兴衰的原因,就事而论,就论写事,结合得极为融洽,其劝谏的主旨已然呼之欲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当时唐敬宗已是“大起宫室,广声色”,杜牧眼中,这已是唐王朝衰亡之兆,唐敬宗作为后人,还有机会去借鉴秦朝的灭亡过程,若仍是效法秦皇的奢靡生活,唐朝灭亡之期就不远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评《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