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儒家72贤人之一,也是孔子门下的大杠精!

孔子一生招了三千多个徒弟,教出了七十二个贤人。

其中,经常受到孔子表扬的是颜回,最受孔子批评的是宰予。

宰予在《论语》里面的出镜率很高,他思维特别发散活跃,思想有点异端,性格更有点奇葩的学生,让孔子又爱又恨,好几次抬杠差点让孔子下不了台。

放在现在,我们会把宰予叫做“杠精”。

宰予是个特别爱独立思考的人,虽然这种独立思考要加个双引号。

比如有一次,孔子提倡要遵守周礼的三年之孝,认为作儿女的应该在父母死后放下工作,守孝三年。本来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事情,唯独宰予就这个问题率先向孔子发难。

他说:三年居丧也太长了吧!?君子三年蹲在家,不习礼乐,很快就会礼崩乐坏。就好像旧的谷梁吃完,新一年的又长出来,我看守孝一年就够了。

孔子马上就反问: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就大口吃饭,穿着花缎衣,你这心安吗?

宰予理直气壮地回答,心安理得。

孔子呛着说:你心安你就干吧!君子三年守孝,吃美食都没滋味,听音乐都心如槁灰,住在家里都浑身不舒服。既然你心安理得你就照着办。

宰予眼看孔子面色都变了,灰溜溜地退下。孔子等待宰予走了还说,宰予这小子真不仁,儿女生下来,过了三年才脱离父母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宰予怎么就没想到自己在父母怀里三年的爱护?

后来的墨家也猛烈地抨击儒家居丧守孝时间太长了,最后人都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眼睛不明,饿得四体无力。但是在儒家内部,唯独宰予一个人就这个问题当面对孔夫子提问过。

不过如果两人举行一场辩论大赛,那么宰予明显是胜方,有理有据。孔子只能诉诸权威,周礼是如此,所以肯定是对的。

宰予这个大杠精向老师开炮,孔夫子靠着儒家复古的经验,守住了擂台。

又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不谈怪力乱神,劝学生要敬而远之,宰予就偏要扯上神鬼的迷信话题,并差点让孔子翻车。

有一次,他向孔子提出一个与仁义道德毫不相关的问题。他问到:“我听说黄帝活了三百年,请问夫子,黄帝究竟是神仙还是人,如果是人怎么可能活三百年呢?”

孔子勉为其难地想出了一个无关鬼神的答案,他说:黄帝活着的时候人们受他的恩惠一百年,他死后一百年人们络绎不绝地敬畏拜祭他,之后人们遵守黄帝的教诲又过了一百年。他的精神影响了人们三百年,所以说活了三百年。

孔子的回答还没有满足宰予的好奇心,所以宰予继续穷追猛打:“那夫子,请您给我科普上古时代五位帝王都有哪些高尚品德吧。”

谁知道身为圣人的孔子,对年代久远的事情也茫然,孔子只好说:“你所问非人了!另请高明吧!”

宰予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令孔子着实捏了一把汗。

宰予平时一肚子机灵古怪的想法,一次鲁国的君主鲁哀公咨询宰予,祭祀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木材。这一回,宰予却瞎说大实话,口直心快地回答:“夏朝用松书,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目的是要让老百姓战栗。”

这句话传到孔子耳旁,简直让他扎心了。

孔子是周礼的忠实粉丝,一生以恢复周礼为理想,孔子平常教导学生都是这么讲的:“周礼是从夏商两代而来的,丰富多彩,我赞同遵从周朝的制度。”

在孔子眼里周礼是白璧无瑕、尽善尽美,不识趣的宰予却没有把孔夫子的教导牢牢记在脑子里,还把周朝礼乐的阴暗面,无意中地爆了料。

孔子这次没办法逻辑自洽,只好说:过往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不要再追究了。

宰予平时没事就抬杠,有事就说实话,弄得孔子快哑口无言,靠着一句话蒙混过去,维护周礼的神圣。

孔子为人儒雅,文质彬彬,唯一一次气得跺脚,就是被宰予抬杠,最后大动肝火。

宰予不知从哪里得到的灵感,想出一道“电车难题”向孔子请教。

宰予问:如果有人落井,君子跳下去救人,就会一起死,这样是求仁得仁。如果不跳下去救人,君子的性命是保住了,但如此就是不仁。

这道难题在孔夫子看来很可能是宰予设置逻辑陷阱,让他往坑里跳。因为孔子曾说过,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有些恼羞成怒,他带着情绪答非所问地说:“你为什么想出这么没用的问题!你可以让君子远远走开,但你不能陷害他。你可以欺骗君子,但你不能这样愚弄他!”

也许宰予只是想以夫子之道,考验夫子,却料想不到自己的老师会发火,用君子可欺不可愚弄,把对话打断了住。

也许是课程内容对他来说太无聊,也许因为他是夜猫子,宰予上孔子的课时,经常打瞌睡,经孔子多次批评都不改正。

结果孔子骂宰予,骂出了师长教导学生的千古金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宰予啊,我都懒得骂你了!以前我听人家的话就会相信他的为人。今天之后,我要改变态度了,听到别人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许多人就质疑孔老夫子,学生不就是在课堂睡觉,人家可能是身体不适,昨晚睡不好,怎么对学生这么严格?

如果我们留意到宰予对孔子几次的抬杠,也许就不难理解,老师对一个杠精,一个调皮的学生,进行严厉责备,事出有因。

其实,这杠精的鼻祖宰予没有恶意,但不识时务的抬杠,也让原本“温良恭俭”的孔子出既急躁又无奈。

宰予不是颜渊、子贡、曾参那样的乖学生,在孔门之中,他是独一无二的,骨子里有叛逆精神,对传统权威胆敢质疑。

虽然宰予经常抬杠,使得孔夫子都难以招架,甚至要臭骂一顿。不过孔夫子还是很厚道,并没有把宰予逐出门下;宰予也并没有因为思想分歧投靠别的老师。

宰予虽然是杠精,却是一个可爱的杠精,孔子晚年回忆起弟子聚集在身边,好不热闹的样子,绝不会忘记宰予。在能言善辩的学生里面,宰予可以跟孔门首富子贡齐名。

在孔子逝世后,宰予跟子贡一起很积极地把孔子推向圣人地位,他跟人很自豪地说:“我在老夫子门下多年了,根据我的观察,孔夫子比传说中的尧舜更称得上圣贤。”

或许师徒两人都没有把抬杠的事放在心里,孔子以为师的样子教训宰予,宰予也只是灰溜溜地默默倾听,然后大家会心一笑。

宰予的能言善辩,会让我们想起如今网络上的杠精,他们没事找事,为杠而杠,甚至强词夺理,咬文爵字地抓住对方言语的漏铜,穷追猛打,上纲上线,跟杠精对骂不气得肝痛,也让你头昏脑涨。

不过宰予这个大杠精,身为七十二贤人,抬杠有理有据,还有底线和原则,还会一杠到底,每次把人杠得快想爆炸的时候,都及时地悬崖勒马。

俗人之中的杠精,让人讨厌;圣贤里面的杠精,让人感到可爱。宰予的存在就为正经八儿的儒家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是儒家72贤人之一,也是孔子门下的大杠精!)